农田水利灌溉的问题几对策 刘远航

发表时间:2020/6/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刘远航
[导读] 摘要:农业离不开水,农业发展因水而兴,而水资源极其宝贵。
        黑龙江省鸡西市虎林市八五六农场水务局
        摘要:农业离不开水,农业发展因水而兴,而水资源极其宝贵。我国水资源数量近年来趋于减少趋势,特别是北方地区中小水源径流量大幅减少,对北方地区现有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供水保证构成严重威胁,针对长期以来我国农业一直存在的缺水与浪费并存的现状,有必要加强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保障农业用水和农业发展。但从目前情况看,各地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有待农业和水利部门共同解决。
        关键词:农田水利;灌溉;对策
        前言
        我国农业一直存在缺水与浪费的情况,发展节水农业已成为缓解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必然选择。针对当前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存在的排灌设备不完善、水利设施老化等问题,提出加大节能高效排灌设备研发、增加水利灌溉工程投入、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等方法。因此,发展节水农业已成为缓解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必然选择。
        1.农田水利灌溉的现状
        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多建于上世纪,为大部分山区丘陵区的农田灌溉、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但由于当时历史客观原因,工程建设标准低、渠系不配套、配套渠道不完整,且工程运行几十年,渠道垮坍、淤塞、渗漏等病害特别严重,致使渠系水利用系数低,浪费了大量水资源,使得有效灌溉面积长期不能达到设计标准。灌溉保证率低,尤其尾部灌区的灌溉状况恶化,每年春灌用水高峰,或伏旱季节,水量难以灌到田间,造成平水年尾部灌区不能适时栽插、甚至无水可灌的严重缺水状况。严重阻碍和约束工程效益的发挥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农田水利排灌设施不完善
        排灌机械已广泛应用于灌溉、排涝、防洪、供水等农业生产和水利建设中,但从排灌机械应用情况看,我国排灌机械低端产品比较多、高端产品少,而且产品能耗高、适应性差、智能化程度较低。全国91%的灌区采用地面灌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0.53,这说明灌区一半左右的水资源在输水、配水和田间灌水过程中浪费掉。小型机电灌站运行期过长,机泵普遍老化,防渗渠道破烂严重,有的沟渠甚至被堵塞弃用。
        2.2农田水利工程普遍老化
        许多人对发展水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农田水利的基础地位认识不深,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不高,节水意识和水环境保护意识较差。农田水利设施投入不足,许多地区农田水利建设始于20世纪60年代,排灌建设标准低,排灌设施老化,存在灌溉涵管漏水问题,使很多水利设施成为摆设,没有真正发挥其补旱排涝作用。
        2.3劳动力及修护成本上升
        土地承包到户后,一家一户的土地经营机制彻底改变了原有的公社集体所有制模式,动员广大农民投身参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已行不通,也很少有人主动参与。只有那些与己相关的农田水利工程,他们才会舍得出工出力。同时,农村种粮效益较低,许多青壮年劳动力宁愿选择进城务工也不愿束缚在收入微薄的土地上,导致农村劳动力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短缺。让这些留守的老人和妇女参与农田水利工程,不仅工作效率低下,而且难以保证施工质量。为此,绝大多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依靠项目资金支持,雇用施工队来完成,导致修建、维护等成本上升。
        2.4井灌区管理水平滞后
        土地承包经营制的实施,给原本集体所有的小电灌站的后期管理带来困难。许多地区水利灌溉设施建设后没有专门人员管理,导致设备丢失、房屋损坏现象屡屡发生。近年来一些地区遭遇连续干旱,导致农田灌溉用水严重不足,一些机井水位严重下降,部分区域水井越打越深,吊泵现象时有发生,使农田灌溉工程设备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3.做好农田灌溉工程建设工作的措施
        3.1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现有水利设施
        水利相关部门要深刻的意识到这一问题,并采取改造措施对老化、失修工程做出整修,以点致面,使整修、改造工作全面开展,并做好统筹兼顾,部署全局。特别是对于一些边远贫困地区及一些年代较久的中小泵站,要从急从优完成。完善防洪抗旱排涝体系,杜绝和避免已有水利设施的不足,为农田水力建设打好基础。
        3.2加快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设备更新进程
        替换老旧设备,开展排灌泵站节能技术改造,发挥排灌设备节水潜力,解决现存水利设备老化、损坏问题。加大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技术研发,借鉴国外先进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技术及经验,开发研制出一套符合我国各地区不同特点的水利工程设施与技术,为我国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良性发展提供装备支撑。根据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要加大水利灌溉管理单位的体制改革的力度,将水源经济收益纳入财政预算,保证他们可以正常的经费开支,从而才能促进和稳定水利灌溉管理单位的正常运行,提高设施的使用效率。
        3.3提高相关人员思想认识
        水利灌溉管理单位要在思想上要逐渐提高认识,明确目标。水资源是维持正常的经济发展以及农业生产稳定的重要资源,必须在整个管理工作进行过程中树立明确的节水理念,要加强其科学管理、科学调度,并且尊重自然规律,要充分的依靠科学技术来实现和谐用水。应该推广合理用水的理念,不断完善水利灌溉管理制度的目标,建立健全的农业用水的保障体系。
        3.4加强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监管水平
        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研究灌溉设备的运行管理机制,使农田水利灌溉工程项目发挥更大效益。建立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限制用水量较多、水资源污染和破坏严重的产业发展。建立层级负责制,加强监管力度,及时维护与管理设施设备。建立水资源节约机制,促进水资源循环高效利用。完善农田灌溉管理措施和制度,建立村级水务员管理体系,专职负责辖区内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护。建立小型农田水利管理长效机制,严格控制用水,提高节水效益。加强水利法制建设,增强依法治水、以法管水意识,提高全社会对水和水法规重要性的认识,做到立法与执法并重,执法与监督并举。虽然当前在农业水利灌溉方面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各种技术水平仍旧比较低,但是,只要我们积极的进行改进,因地制宜的发展好水利灌溉工程,遵循可持续的发展的战略目标,积极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以及科学技术,制定出最符合国情的水利灌溉管理模式,提升水利灌溉的管理水平,就会更好地为农业发展服务,促进农业更加行之有效的发展。
        3.5加强工程节水技术与非工程节水技术相结合
        形成高度集成的节水农业技术体系,是当前节水农业技术的发展方向。将传统工程节水技术与非工程节水技术相互配合,形成覆盖农作物生产全过程的节水技术体系,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提高水利用率。根据不同节水农业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特点,采取免耕播种施肥、地膜覆盖、秸秆还田覆盖等保护性耕作节水技术。选用耐旱作物品种,充分利用灌溉水、自然降水和地下水,提高水的利用效率,达到节水、高产、优质和低耗的目标。加强农业与水利两个行业系统的配合和联系,从农业和水利发展的大局出发,打破行业之间的界限,形成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统一一体,提高有限水资源的利用率。开展节水农业技术联合攻关,加大技术推广力度,逐步建立起以乡镇水利(水保)站为主体,多种服务并存的基层水利社会化服务网络,保证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
        4.结语
        为了实现衣田水利灌溉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农田水利灌溉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提倡节约用水,使水资源充分得到应用;农田灌溉规划区域之间需相互协调;合理分配灌溉的水资源,提高灌溉水利用率;根据因地制宜的发展策略,确定灌溉的设备设施、建设方向及建设措施,用较少的投资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生产效益及生态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席艳鸽.农村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问题研究[].南方农机,2016(10):71.
        [2]项文正.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改造探讨[J].黑龙江科学,2015(19):1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