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镇淮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淮安 223200
摘要: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中常用的脚手架主要由带有扣件式的钢管脚手架组成。市场上的断头台支架种类混杂,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单位贪图便宜,将低成本低质量的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进入施工现场,造成安全事故频发。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研究较多,对建筑工程事故预防的分析也不少见。从我国各地每年施工安全事故的现状来看,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倒塌造成安全事故,往往会造成重大伤亡,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本文论述了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施工和安全监督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及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施工安全因素;控制措施
1 影响脚手架施工安全的因素分析
1.1 材料因素
脚手架材料包括钢管、扣件、底座垫板、拖座、支撑板(脚手板)、挡脚板、安全网、爬梯等,其中以钢管和扣件质量问题导致发生事故最为常见。
钢管、扣件不合格,或者选择的钢管、扣件的材料参数、荷载参数、地基参数等不符合标准规范要求。如钢管、扣件出厂壁厚不足,扣件抗滑和抗破坏性能不合格等,规范规定脚手架钢管应采用现行GB/T13793-2012《直缝电焊钢管》或GB/T3091-2008《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中规定的Q235普通钢管,钢管的钢材质量应符合现行GB/T700-2006《碳素结构钢》中Q235级钢的规定,宜采用Φ48.3mm、壁厚3.6mm的钢管,扣件应采用可锻铸铁或铸钢制作,螺栓拧紧扭力矩达到65N·m。但目前有些钢管生产厂家为了抢占市场,生产的钢管壁厚仅为3.0~3.2mm,这样会导致截面惯性矩降低10%左右。
重复使用的脚手架材料没有进行定期检测、维修、更换,没有同步做到材料完好状态的出入库、储存、使用登记的信息管理。钢管、扣件均为建筑施工周转性材料,尤其是多次周转使用后钢管和扣件等存在严重磨损,加上维护保养不到位,造成外观质量差,钢管和扣件锈蚀、变形、开裂,导致其在拧紧力矩未达到规范规定便发生破坏,节点刚性减弱,致使承载力、稳定性明显降低。
1.2 施工技术因素
对工人的安全技术交底不充分、不完整,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内容不完善、不合理或未严格按照编制审核过的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对支撑结构及连接件的安装构造仅凭施工人员的个人经验。
(1)搭设不规范。搭设时脚手架步距、横距、跨距或横杆间距过大或步距和跨距搭配不成比例,未满足底层步距和立杆纵横距的要求及其它规范要求。立杆的垂直度偏差大于规定的允许值,降低了钢管的抗压能力。例如JGJ130-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中规定,满堂支撑架搭设中的检查立杆的垂直度偏差:立杆高度H=2m、垂直允许偏差△为±7mm,H=10m、△=±30mm,H=20m、△=±60mm,H=30m、△=±90mm;施工人员往往不能严格遵守技术规范规定要求,质检人员又不能严格把关,施工中抢进度,忽视质量管理,在搭设脚手架过程中就可能留下了影响构架稳定性的安全隐患。
(2)地基处理不当。支架立杆直接安装在未经夯实或夯实不合格的土层上,杆底固定支撑点底座垫板不合格,不能满足承载力的要求,脚手架基础表面和基础四周的排水不充分、排水设施不到位,地基沉降观测不到位,有基础地基缓慢沉降及地基土体滑移、泡水现象不能及时发现,发现了又忽视及时纠正,使部分立杆底座悬空。
(3)方案落实性差。立杆、水平杆接长采用的接扣件连接,未按规范规定的要求实施。脚手架作业层小横杆间距过大,满铺脚手板没有完全固定,踢脚板安装不全,栏杆和安全网安装要求不规范等。例如设计为顶托式支撑,现场基本未设置可调顶托,最为常用的是利用横担和扣件承受载荷。纵横水平拉杆、扫地杆、剪刀撑等未按规定进行搭设或搭设不合理,致使支撑体系的整体稳定性得不到保证。
1.3 管理因素
目前在建脚手架工程大多采取分包方式,有些脚手架工人无证上岗或安全意识不够,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项目分包和项目管理职责不清,以包代管,对分包现场人员持证情况检查、监督不到位,对现场安全人员、监护人、现场负贵人的安全技术和管理能力不清楚,造成施工过程的监护、监督失责。
(2)脚手架工程的搭设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批把关不严,对涉及施工安全的重点部位和环节的风险识别不足、风险评估不够、消减措施不当等,造成脚手架搭设质量管理失控。
(3)安全技术交底流于形式,一般仅交底到班组长,对搭设工艺、关键工序、关键节点和主要构造技术内容、要求、参数进行交底内容不够全面、严格、严谨,所以从搭设开始就埋下了安全隐患。
(4)报验制度不健全,未严格按照材料进场制度和标准规范进行检查、验收,造成材料混用、管理失控等。
(5)专项施工方案编写关于脚手架上的防雨、雪、冰冻措施不完善,导致杆件和扣件机械强度、应力下降,在脚手架上集中堆放建筑材料、预制构件或施工设备等,尤其是震动设备(混凝土震捣设备)造成局部区域、杆件、扣件超载,挠变失效,引起杆件系统失稳,导致脚手架整体倒塌。
2 现场施工控制措施
2.1 材料风险的应对措施
应对措施在施工中严格检查进场的钢管、扣件质量,加强维护保养工作,防止腐蚀。该工程在施工中重点检查进场的钢管、扣件的生产许可证、质量合格检测证明和厂家标识,杜绝假冒伪劣的钢筋和扣件进场;对壁厚外观进行检查,要求钢管壁厚不小于3mm;对其力学性能在监理工程师见证下进行抽样送检;对壁厚或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弯曲变形、裂缝、严重腐蚀的钢管和扣件应及时责令退场,严禁使用。
2.2 施工中荷载增大风险的应对措施
应对措施严禁将泵管固定在支撑系统上,避免混凝土泵的振动作用破坏支撑系统的整体稳定性。混凝土的浇筑方向尽可能对称,以确保模板高支撑系统受荷均衡,优先考虑从中部开始向四周扩展的浇筑程序。对于高大跨的大梁混凝土采取水平分层浇筑,使其支撑系统受力均衡。控制浇筑仓面的施工荷载,仓面上仅留必要的混凝土操作人员,混凝土的堆积高度控制在150mm内,以防止支撑局部荷载过大导致失稳。指派专业人员对模板支撑系统立杆支撑面的变形情况进行监测。发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浇筑,果断采取对策排险。
2.3 管理风险的措施
应对措施该工程在进场时,由项目部制定现场施工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和考核制度,明确各个施工安全管理岗位职责;由公司技术和安全管理部门对现场施工安全管理人员就施工技术专项方案、搭设构造要求、技术参数和安全质量注意事项等进行交底,并对施工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思想教育,提高业务水平。在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密切关注施工安全管理人员的思想状态,使管理人员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督促施工安全管理人员及时对现场支撑系统搭设质量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模板支撑系统搭设完后,由公司总工组织检查验收合格后,向监理方申请报验,经监理方总监理工程师验收确认后进入下道工序。
3 结语
脚手架的安全应用是建筑事故预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人员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安全技术规范的指导下严格组织和应用,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研究和探索,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管理脚手架的安装和使用。
参考文献:
[1]天津建设教育培训中心.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管理规范[M].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2014.5.
[2]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