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的几点反思

发表时间:2020/6/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5期   作者:陈光兰
[导读] 教师这个职业是神圣而光荣的,因为教师面对的不仅仅是求知欲渴的学生
        摘要:教师这个职业是神圣而光荣的,因为教师面对的不仅仅是求知欲渴的学生,更是祖国的未来。随着时代的飞速前进,陈旧的脚步已经赶不上日新月异的变化。新课标的实施,新教材的使用,给我们的英语课吹进了一股春风,给英语教师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英语教学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特别是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关键词: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新课改
        随着新课改和高效课堂的推进,我也学习吸收了新课程的先进教学理念。新课改倡导联系实际生活的教学策略,目的在于使学生拥有丰富的直接经验。它从根本上改变小学生机械重复,死记硬背等学习状况,进一步强调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尽量真实的语言情境,组织具有交际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并达到高效。我采用了一些教学方法来丰富我的课堂,从中体会到了新课改给小学英语课堂带来的活力,但仍有不足之处。现将我在英语教学中的几点反思总结如下:
        一、目前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
        小学英语各版新教材大都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它们注重听、说、读、写技能的综合训练,重视发展学生语言的流畅性。不少教师能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为交际运用语言的能力,重视学生的需要、兴趣、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有机地结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了开放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但是,也有些学校,尤其是不少学校,部分教师仍沿袭旧的教学方法。他们常常是用一支粉笔,一本书就应付课堂内的一切,将精彩生动的语言材料支离破碎地加以分解,逐词、逐句象教“文言文”那样把它们译成汉语,接着是花费大量时间去演绎讲解所谓的“语法规则”和“原理”,甚至把功能项目也作为知识点来讲解,并不断地在黑板上加深拓宽。他们对语言点的分析深入细致,旁征博引,而完成这一系列程序教师所用的却是汉语而非英语。
        二、学习新课标 改进英语课堂教学
(一)学习新课标,更新教学观念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目前英语课堂教学是:虽然课程标准变了,教材变了,但教师的教学方法变来变去还是换汤不换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其原因是广大教师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教学上一直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填鸭式”教法为主,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阻碍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要彻底改变目前的状况首先应从教师做起,教师要更新观念。观念是先导,关键在教师。教师要勤奋学习现代化教育教学理论,树立人本主义教育理念,转变角色,建立良好、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有持续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教师不改变观念,不从自身做起,改变现状只能是一句空话。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决定英语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决定着学生的能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程度。按照传统的“师本思想”教学模式,教师垄断课堂,教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洗耳恭听;教师问,学生答。那么,这种课堂气氛只会越来越沉闷,教师也会越教越吃力,学生越学越没劲。最终,学生将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 服务的,教师一定要认真了解学生,给学生创造各种语言环境,提供各种运用英语的机会,让学生充分接触英语,运用英语,力争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显示才能、发挥才智的英语环境。此外,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教学使全班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冒尖,尽可能不让学生掉队。
(三)灵活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优化课堂效率的重要保证。教学方法的恰当选择与发挥,是教师创造性与教育艺术性表现的主要形式。一个教师在挑选各种具体情况下的最佳教学方法的能力越强,那么他的教学技巧与技能就表现得越娴熟、越新颖,课堂气氛就越活跃,教学效果当然也就越显著。教有定则,但教无定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和实际条件、个人的教学风格和特长,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另外,要彻底改变传统的“一本书,一支粉笔加上一张嘴”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实物、图片、幻灯、录音、计算机多媒体等直观教具和现代化电教手段进行辅助教学,积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运用,有效强化其对所学材料的感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强化记忆,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英语学习就是要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初级阶段,能否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保持长久,是学生能否学好英语的关键,它影响着学生今后各个阶段的英语学习。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实践的热情,加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让学生变兴趣为参与实践的动力。在英语教学中,歌曲和chant是激起学生兴趣的有效形式,针对孩子天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把音乐带入课堂,用歌曲来导入新课、组织课堂教学,效果很好,明显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另外,采用多样化活动教学,充分利用实物教学调动学生的感官,学生摸、闻、听、触结合起来,也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教育的一切改革,最终要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服务为指导思想。“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应当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教育不是捧上一张张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捧出一个个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不是追求百分之多少的优秀率、合格率,而是追求每个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教育不是汇报时的总结、评比时的数据,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总之,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带来了外语教学全方位改革的机遇,新的课程改革赋予教育以时代特征和新的内涵。要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改进英语课堂教学,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反思。在反思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加以改正,取得进步。
参考文献:
[1]《小学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
[2]《英语教学法教程(第二版)》 著议者:王蔷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