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6/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5期   作者:陈雪丽
[导读]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教学变革,目前混合式教学已成为诸多学者重点关注的对象
        摘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教学变革,目前混合式教学已成为诸多学者重点关注的对象。本文对混合式教学的涵义进行阐释,对当前的英语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混合式教学实施过程中上课前、上课中、上课后三个阶段的师生活动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对混合式教学改革提供指引及经验借鉴。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模式;英语教学;实施过程
一、混合式教学的概念及内涵
        关于 Blended Learning,国际上公认的比较典型的定义是:Blended learning focuses on optimizing achievement of learning objectives by applying the “right” learning technologies to match the “right” personal learning style to transfer the “right” skills to the “right” person at the “right” time.
        黄荣怀教授将此定义译为:“五个合适”,他还解释了该定义包含的四个设计原则: ① 混合式学习的运用,首先应考虑学习目标,而不是传递方法。 ② 要满足多数人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不同类别的学习方式。③ 让所有人可以将自己独立的经验带入到学习过程中。 ④ 在较多情景下,学习策略最为有效的形式就是要及时,同时也要根据需求而定。
2002年Michael Orey 在one Year of Onliine Blended Learning: Lessons learned 一文中将 Blended Learning 从两个角度进行了定义: 从学生的角度,Blended Learning 代表的是一种能力,主要指的是学习者结合以往学习的经验,从不同的设备、工具或者教材当中进行综合的判断和选择,最终达到学习的目标。如果站在教师角度来看,Blended Learning就是指的对相应的教学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以及组织最终达到教学目标。我国著名的教育学者何克抗教授也曾经提出过混合式学习能够充分结合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的自身优势,不仅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还最大限度发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混合式教学拥有丰富的内涵,它并不仅仅是多种教育方法的简单混合,除此之外,混合教育还有学习策略、学习服务等多方面的深度融合,这是一种最新教育形式。
        混合式教学的混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首先是离线与在线学习的混合。离线教学指的是传统的课堂教育,而在线教育则是通过网络来完成自主的学习。②其次则是自主和协作学习两者的混合。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在对自我学习状况清晰认识的前提下,自行的选择和控制学习步调。而协作学习则是指在协作的环境下通过相关方法相互交流学习经验。③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学习的混合。如今的社会可以让学习者不仅可以实现结构化的方式有计划开展学习,同时还可以通过一些论坛、博客等非结构化形式来进行学习,在混合教育中同样也注重这部分非结构化学习信息的获取。④多种资源的混合。由于在普通学习环境下,学生接触的仅有学校教材和老师的讲解,但是在网络学习环境下则包括更多的其他学习资料类型。⑤学习环境的混合,在目前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前提下,学生不仅仅只能在传统教室中开展学习,他们还可以借助于网络了解更多的知识。⑥多种学习方式的混合。目前学习方式也越来越广泛,不仅有老师的讲解,同样还有自主性阅读、网络的搜索等多种形式。总体而言,混合教学并不是一种简单过程,它是处于持续不断变化的过程。教学设计中也应该合理的去选择教学不同媒体。实践教学过程也要对混合教学开展深入尝试,这样才可以让教学阶段和教学的层次进一步提升,才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将不同的方法应用,进而学习的目标才能达成。
二、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面向全体学生的掌握学习理论
        教育人才培养培养模式代表的是一种标准化的教育过程,教学过程中,所以所有涉及到的相关内容都有一系列的标准,包括教学方法、教材等,他们都被限定在某一时间和范围内。在传统教学设计环节内,教师被迫考虑到学生群体做出统一化的教学安排,这样做也没有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最终成绩出现差异的现象也比较普遍。而之后还从这种结果反过来入手,又继续将教学的设计过程进行了进一步强化,这就导致了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两者之间的恶性循环现象。如果教学是有目的的,那么学生的成绩应该是偏态分布的状况。换而言之,在统一的教学设计下,绝大部分智力正常的学生按理都应该取得优秀成绩,在这一假设前提下,布鲁姆提出的掌控理论则认为,只要在时间和教学方法掌控合适的前提下,学生都几乎能够掌控所有的教学内容。
掌握学习理论后,世界教育界进行了大规模的掌握学习实验,但由于条件限制,未能彻底解决统一教学与学生个别差异的矛盾,特别是优秀学生的学习需求是不能满足的,导致理论的发展处于停滞阶段。半个多世纪后,信息技术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自然优势凸显出来,掌握学习理论为混合教学特别是课外知识学习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以问题为中心的首要教学原理
        国外学者Merrill通过分析指出,多媒体类的教学产品只是简单的从信息层面上来开展设计,虽然从外在看来,这部分多媒体教学类的学习产品外观较为优越,并且也有很好的吸引力。但是从根本来说,这部分产品只能够对教学起到加强的效果,这些设计也并不是结合学生学习要求来设计的。而他还在结合其他相应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将问题作为中心的首要教学原则,并且该原则指出,只有学生在现实当中解决相关的问题的前提下,学习能力才能得到提升。
围绕解决实际问题,Merrill提出了四个有效教学阶段:激活、展示、应用和整合,其核心思想是,只有教师的问题设计面向现实世界,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指导。此时老师教学方法也会相应的升高,这个理论也将教学过程看得更为实际,并且强调现实的重要性,他还认为教学设计过程也要结合实际问题完成设计,另外还要加强对问题解决过程的相应指导。老师在这一过程中,从单纯的知识输送者的角色转变为指导者的角色。
(三)关注高阶思维养成的深度学习理论
        布鲁姆将认知过程从6个不同维度来进行划分,并且这6个维度分别包括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估和创造这6个方面。从当前的教学课堂实际状况也可以看出,大部分的教学过程老师是将时间应用在如何帮助学生记忆知识,这种学习的层次较浅。而大部分课堂依旧没有开始重视问题解决创造性的培养,解决问题是一种层次较高的思维活动。在“深入学习理论”中也提出了对这种学习方法的批判,为此教师也要注重在教学活动中更多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大部分课堂也缺乏老师对学生的帮助,如果学生想要尝试自行解决一些层次稍深的问题时,他们往往也发现自己孤立无援。为此就要在这一基础上打破原有的教学结构,在课前让学生开展知识的浅层次学习,老师在课堂中进一步帮助学生消化这部分知识并提出相关的指导以及帮助,这样也能让学习学生的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
(四)促进记忆保留的主动学习理论
        根据信息处理理论,所有学习过程都是通过一系列内在心理行为进行外部处理信息的过程。从这个角度,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心理学教授梅耶讨论了学习过程中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近年来,认知科学家的研究表明,主动学习是促进知识从短期记忆向长期记忆转变的最佳方式。结合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可以发现,被动接受教师在教学中传递的抽象经验和观察经验,学生记忆保留时间短,学习效率低下,因为自己做的经验可以是一个生动而具体的形象,也能够按结果得到更真实的反馈,这样能够让学生记忆停留更为长远,在学习的过程中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正因为如此,为了进一步保留学生的知识记忆,老师应该在混学教学的时候提出更多的关注以及指导,让学生也可以实际参与到相关问题的解决过程,并且加强学习过程的合作。此过程中,学生不断的观察和反省,最终也获得了知识和相关技能的积累,更重要的是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基本方法,从而才能够不断取得进步。


三、混合式教学的设计原则
        原则就是要在开展教学设计的时候必须要遵从的相关框架,只有在一个教学原则的严格约束下,教师接下来才能够根据不同的实际状况设计科学的教学规划,这样才能让教学的效果提升。
(一)导向性原则
每一门课程设置的时候都对应有相关教学大纲和教育的目的,所有教学的进行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开展的,如果教学过程与目的相偏离就不能达到最终要求,从而教学的意义也不复存在,另外还会让学生失去对这门课程的兴趣,为此在进行任何教学设计的时候也要把握其导向性原则。
(二)系统整体性原则
教学活动是一个严密的系统过程,不仅要考虑教学要素如:教学构成要素、 教学运行要素、教学环境要素等,还要考虑学习形式、学习方法、学习风格等。 在混合式式教学中,要引入系统科学的思想,考虑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混合式教学的优势,促进教学的优化。
(三)适度性与操作性相结合原则
混合式教学并不是单纯的将多种教学方式相互组合起来,这是在充分考量各项要素之后最终选择的教学形式。混合教学要求在设计的过程中合理的控制各类教学占比,把握传统教学和在线教育的比例,另外综合教学的方案设计也要与实际相符合,从而才能提升其可操作性,另外还需要考虑到教学的环境等相关因素。
四、当代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师教学思想落后,教学方式枯燥、单一
        许多英语教师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仅将学生的成绩作为评判的唯一标准,教学过程中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也不够创新,这就不利于学生学习热情的提高。学生面临着极大的学业压力,英语教师仍继续给学生施加压力,要求学生多学英语,尽快提高英语成绩。但是,教师忽视学生的感受,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教学,教学效果不明显。在实际工作中,有的老师没有及时备课,教学不认真,而只为教学,不作为教学的主体,甚至有些老师对学生,使师生关系更加不和谐,最终会极大地影响英语教学的效果。
(二)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对英语学习兴趣不足
        因为学生需要掌握太多的知识,会厌烦学习,尤其是学习英语科目更头疼,学生认为只有外国人才能学好英语。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时间和教学任务,英语教师的教学速度会加快,水平较差的学生就会出队,这也加速了学生对英语的反感。因为每个老师都在不断给学生增加压力,让学生分配更多时间完成自己科目的学习,这也导致学生的学习时间很难自我进行分配。由于英语这一学科与其他的学科相比而言更加枯燥,当前在课堂中老师的自言自语现象依旧还不比较普遍,学习过程也没有给予学生太多的自由时间,学生遇到问题也不愿意积极与老师沟通,长此以往这就会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不利于英语教学的长远发展。
(三)英语实践机会少,学生能力得不到锻炼
        高阶段英语教师“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式阻碍了学生的发展,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学生学的英语知识很多,却得不到有效运用,使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得不到锻炼。有的教师认为学习英语只要成绩提高就行了,至于在日常生活中英语的沟通应用需要学生自己去摸索。这样的思想是错误的,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好习惯,这也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英语教师给学生提供的实践机会太少,没有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由于教师的教学方式错误,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探究。有的学生英语水平很高,但没有得到锻炼,会渐渐的对英语失去兴趣,只把学习英语当作是应付考试。
五、混合式教学的实施流程
(一)课前阶段
        在正式实施混合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将以微视频为核心的自学任务列表和在线支持课程资源上传到学习平台。自学任务清单可分为三个部分:①学习指南部分,可以为学生提供有关课程和教学的相关信息,如教学目标、重难点以及学习方法的建议等;②对于具体的任务方面而言,应该要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视频等途径找寻各种学习资源,并且了解学习的任务。③对于困惑建议这一方面,学生学习过程中一旦有任何的困惑要及时的通过平台进行反馈,这样也能够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状况,也能清晰洞察学生问题所在,这样能够让后续课堂教学的针对性进一步得到提升。
总而言之,课前阶段是学生自主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完成自主的学习,并且也让教师全面布置各项教学任务,学生学习过程遇到的问题也可以通过此阶段反馈给平台,这也就构建形成完善的课前自学反馈机制。老师也应该积极利用各类及时交流工具与学生开展交流,并且针对性提出差异化的指导。
(二)课中阶段
        在上课阶段开始时,教师可以通过专注于教学或组织讨论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来回答问题。网络平台无法完成的个性化指导,也可在课堂阶段面对面进行。在典型的任务查询阶段,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询问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进行独立探究或合作学习。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探究引导的这一过程中,老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个体独立性,并且让学生懂得在此探究过程中自主性的重要程度,也要构建个人知识体系,进而能够保障学生可以在有限时间内将学习效益最大限度提升。另外教师也要在各项学习活动组织的过程中全面给予学生各项帮助,从而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另外教师还需要根据不同的学习活动适当的提供相关决策支持,这样能够保障该活动可以顺利进行。
当独立探索学习活动完成以后,接下来就进入了课程结果展示这一阶段,此过程中学生也要充分应用讲座、辩论等形式对学习成果进一步研讨,并且将个人的经验进行分享。另外在此过程,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能够进一步获得反思,并且带来技能上的收获,也要引导学生如何完成课后的总结,帮助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改良学习经验,也能掌握更多良好的学习方法,并且实现个人的自我评价,完善学生的自我意识。
(三)课后阶段
在完成课堂演示和课堂交流之后,学生应该进一步对学习成果进行完善,并且进一步反思,也要将这部分经验通过平台广泛的开展交流。一方面而言,教师可以借助于学习平台完成学习的全面评价,另外一方面也可以重新组合现有的学习资源,进而让教育系统得到不断完善。
六、结语
        不管是实际的教学还是远程教学等诸多教学方面而言,提升教育质量以及培养人才的这一基本目标依旧没有发生改变,混合教学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创新,能够帮助进一步完善当前的教学体系,也为将来学术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前景。教育改革始终走在前进的道路上,一线教师既是教育改革的实践者,也是教育模式创新的创造者;只有我们共同努力,超越狭隘的个人观点和眼前利益,新的教育模式才能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Harvey Singh. Building Effective Blended Learning Programs. [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03: 51-54.
[2] Kaye Thorne. Blended Learning:How to Integrate Online & Traditional Learning. [M]. London: Kogan Page Limited,2003:55-60.
[3] Harvi Singh, Chris Reed. A White Paper: Achieving Success with Blended Learning. [J]. Centra Software, 2001,(12):76-79.
[4]何克抗.从 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 育,2004,04:21-31.
[5]赵丽娟.从大学英语教学透视 Blended Learning[J].电化教育研究,2004,11:47-51.
[6]刘晶慧.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 报,2011,02:109-111.
[7]靳贵珍,党立新.基于传统课堂的混合式学习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校园英语,2016:200- 200.
[8]甘容辉.高校混合式教学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07):174.
[9]王菁,田秋丽,王晓璐,等.基于慕课资源的混合式教学方法探索[J].高教学刊,2017:89.
[10]李逢庆,韩晓玲.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7(1):113-114.

作者简介:陈雪丽(1997-03-08),女,汉族,籍贯:河南省信阳市,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混合式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