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音乐学科在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决定性的关键作用,音乐教学工作的落实与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培育息息相关。因此,高中音乐教学对学生个人素养和情趣的熏陶,可以使得学生在情理交合的音乐教学氛围中,增强音乐艺术的文化感染,构建良好的情感个性体系,提升自身的精神文化涵养。本文通过对高中音乐教学审美能力的培养方式进行探究,提出相关建议策略以促进音乐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音乐;审美;能力培养
高中音乐教学是对学生个性发展极其重要的,它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观念作为培养核心,在学习乐理和鉴赏音乐的过程中, 学生可以让身心全方面的放松,同时个人品德修养与精神品格将会得到滋润和提升。因此,教师要完善高中音乐的科学教学体系,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综合提升。
一、紧跟时代,引导学生的音乐审美兴趣
伴随着时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流行音乐成为了新时代中的主流部分,深受学生的喜爱,同时也是学生的兴趣点所在。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爱好,与其紧密结合,避免教学过于迂腐陈旧,要将生活实际与音乐教学水乳交融,并利用现代流行音乐中的现代化元素发挥音乐教学的优势特点。
例如,我在教学《飘逸的南国风》这堂音乐课的时候,就采用以流行音乐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将传统质朴的南方特色民风民谣与现代流行乐坛中有关南方的民谣深度融合,将流行音乐作为教学的导入部分,通过播放当今流行的《南方姑娘》、《南山南》等民谣歌曲,让学生对南方产生向往的情愫,唤起学生对于南方传统音乐的热情兴致。从教学案例中不难发现,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将流行音乐作为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出发点,引导学生在分析流行音乐的特点中学习相关的乐理知识,使得学生对于音乐品鉴和欣赏的能力得到具大提升。传统音乐借助流行音乐得以再次引起人们的注意,同时赋予传统音乐新的内涵,使传统音乐的学习不再枯燥乏味,将传统音乐发展的形式更加多元化,也拓展了学生审美能力的层次和涉及领域。
二、感官运用,构建良好的鉴赏情景模式
音乐不仅仅只是音符单调的组合与传达,更是人们内心与情感的交汇点,因此音乐教学不能只停留在音乐鉴赏和乐理教学,同时要结合表现形式、表现要素等方法传达音乐中的所蕴含的深刻内涵,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挖掘音乐自身的审美价值,营造活跃愉快的音乐课堂教学氛围,促进现代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发展。
例如,我在教学《草原放牧》这堂音乐课的时候,就以美丽的草原风景图片作为课堂导入,让学生的视线和思维走进由色彩、图像所构成的音乐内容当中,在观看的同时欣赏相关的音乐,让学生利用感官能力感知音乐的深刻内涵。由此观之,在教学体系中构建良好的音乐情景模式是十分关键的,优秀的音乐教学情景模式,会使得学生将想象与创造深度结合,对音乐的内容产生独特的思考和理解,而在此基础上通过课堂上的分享交流,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和解析力。
三、知行合一,具备完善的专业审美体系
仅仅依靠对于音乐简单的欣赏是不够的,即使是极为精彩且引人注目的音乐背景和音乐评论,都无法取代对于音乐本身的专业鉴赏和分析,因而 具备相关的乐理知识是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基本技能,只有熟悉、掌握相关的音乐理论知识,才能为往后的音乐审美鉴赏能力牢固坚实的基础,教师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当中不能忽略乐理知识的教学,要在音乐鉴赏的实践活动中普及传授相关乐理知识。
例如,我在教学《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这堂音乐课的时候,首先通过音调、音色、音乐风格等方面对西北民歌的基本特点进行详细的分析,在明确学生将相关乐理知识消化后,我采取歌曲演唱接龙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利用刚刚学习的乐理知识,运用于一首简单西北民歌的演唱中,每一位学生演唱其中一句歌词,轮番演唱直至歌曲结束。从教学案例中可以发现,音乐知识在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使学生从专业化和深层次的角度去分析音乐本身,而不再是从浅显易懂的层面对音乐进行简单分析,是在感性理解与理性理解的碰撞中构建自身音乐鉴赏的综合体系。与此同时,通过新颖的教学授课方式,让学生在不同形式下开展音乐的审美学习,给予学生更多展现自我的舞台,使得学生在艺术表演的实践过程中提升对于音乐的敏感度,并强化自身的音乐鉴赏以及审美感知能力。
综上所述,高中音乐教学是中学生培养精神涵养的基础,是完善情感品格的中心环节,而在音乐教学中所培养的文化审美能力将会伴随学生个人终身发展。与此同时,教师在高中音乐教学中要做好教学规划和设计,通过对教学思维和方式的革故鼎新,完善审美能力的综合培养,掌握审美能力教学规律,促进学生审美观念与现代审美理念相接轨。
参考文献:
[1]王艳.让高中音乐课堂“动”起来——新体系普通高中综合音乐课教学模式初探[J].北方音乐,2020(06):215-216.
[2]朱文海.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2020(09):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