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平沙建筑工程公司 广东珠海 519000
摘要: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深基坑施工活动相应增多,为全面保证工程质量,将深基坑支护管理工作具体落实。本文首先介绍建筑深基坑支护特点及意义,然后总结建筑深基坑施工阶段常见问题,最后重点探究深基坑支护施工管理措施。旨在提高深基坑支护水平,促进建筑行业常态化发展。
关键词: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管理;管理措施
当前深基坑支护施工被提出较高要求,对于施工单位来说,应结合实际情况探究可行性管理措施,这是保证施工安全性和工程稳定性的必要条件。从长远发展来看,适时创新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法具有迫切性和重要性,以此深化建筑业改革,大大提升施工管理水平。
1.建筑深基坑支护特点及意义
1.1特点
特点一,复杂性。深基坑施工过程即地下空间开发过程,一般来说,开挖深度>5.5米,地下施工影响因素较多[1]。施工期间全面考虑管线布设情况,尽最大可能控制施工风险,降低安全事故发生几率。部分工程实施分层施工法,导致施工难度在原有基础上增加,如果安全工作不到位,那么施工问题将接连出现。
特点二,技术性。深基坑工程性质较特殊,要想顺利、高效完成施工任务,应合理使用施工技术,以便全过程监测施工活动,取得规范化、标准化施工效果,确保施工任务又好又快完成。此外,这能为日后施工奠定良好基础。
1.2意义
建筑工程质量对建筑物使用性能有直接影响,高层建筑地下施工环节,应高度重视支护工程,从周围地质环境出发,有效制定应急预案,全方面优化工程质量。基坑支护施工服务于整体工程,从安全管理角度来看,客观分析生态环境、总结施工要求,具体落实土方开挖工作,并合理调整施工方案,满足基坑可靠性支护需要[2]。基坑支护施工有效管理,这对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步发展有积极影响。
2.建筑深基坑施工常见问题
2.1基坑坍塌
深基坑设计达不到科学化、合理化要求,或者支护形式不到位,极易出现坍塌事故(如图1)。除设计因素外,施工环节会因施工实际与设计图纸脱节、施工防护不到位而产生质量问题。例如,某建筑工程支护施工活动结束后,出现长度为35米的坍塌现象,深究原因可知,深基坑坍塌问题由支护设计缺乏实用性、随意施工等综合原因所致。
图 1 深基坑坍塌事故
2.2边坡位移
边坡位移问题一旦出现,主要原因即地质结构失稳。此外,外力作用也是边坡位置移动的关键因素。随着位移距离延长,边坡扩张现象将愈演愈烈,极易增加施工风险。
2.3载重失衡
基坑施工任务完成后,根据具体要求进行地基处理。因施工空间有限,多数施工单位会在坑口周围堆放钢筋材料,当浇筑活动启动后,罐车、吊车(大重量)会在坑口附近运输,导致深基坑形状不同程度受到影响,最终出现坍塌事故。
2.4地基失稳
深基坑施工期间,应考虑施工活动对周边建筑物影响情况,如果地基受波及力量影响出现失稳问题,那么后续施工风险自此产生,并且工程安全性得不到保证。总结地基稳定性降低具体原因:施工活动无序推进,或者地下水分布失调,会为地基非均匀沉降提供条件,进而产生坍塌故障;地面堆积物过多,一旦超过桩体承受力,则建筑物稳定状态无从保证,正常情况下,坡顶荷重为18~23kPa;临时建筑长时间存留,会加大边坡重力;土石方挖掘活动非规范性推进,也会影响地基稳定性,进而产生系列化安全问题[3]。
3.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管理措施
3.1施工要点
3.1.1前期准备
施工单位是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管理主体,施工活动开始前,要客观分析地质条件,通过资料搜集、资料整理来总结施工经验,从工程实际出发,合理制定、细致审核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全面勘察施工现场,记录管线分布位置,出具详细、具体的勘察报告。需注意事项包括:尽早提交设计方案,待审核通过后方可施工,同时,细分相关责任人职责,确保设计问题有效处理;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良性沟通,施工方上交支护施工方案并等待批复结果,结果等待阶段严禁擅自施工。
3.1.2土方开挖
土方开挖环节是深基坑施工关键环节,能为施工人员提供适宜环境,使施工活动有序进行[4]。土方开挖期间,优选分层开挖法,将坑内土体顺利运出,并彻底清理周边杂物,避免尘土污染环境。在此期间,加快土方挖掘速度,视情况调整挖掘进程,针对性处理施工问题,推动施工活动顺利开展。
3.1.3桩施工
支护桩施工过程中,从安全性、可靠性角度出发,优选人工支护法。由于建筑物类型及施工要求不同,所以施工方法差异化使用,以房屋建筑项目为例,螺旋钻施工法较常用,必要时配备灌注桩施工法(如图2),全方面优化支护效果。在此期间,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要求执行施工任务,客观总结施工要点,一旦在支护桩施工环节发现问题,应暂停施工,直到施工问题顺利处理。
图 2 深基坑工程中灌注桩施工法
3.1.4锚杆施工
锚杆施工环节应遵循相关要求,并考虑载重承受情况,一般来说,承拉位置与地基紧密连接,其中牵拉法在稳固性保障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锚杆施工阶段应合理控制相关参数,将施工流程有序梳理,以便为锚固、钻孔施工奠定基础。注浆阶段优选施工材料。安装阶段适当调节高度,使支护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得到保证。
3.2技术要点
深基坑支护施工离不开技术支持,这要求施工人员将技术交底工作具体落实,使项目施工任务在技术支撑下高效完成。
3.2.1施工监控技术
深基坑支护施工环节存在安全风险,对此要全过程了解支护结构变化情况,有依据的调整支护施工方案,以此优化深基坑工程质量,全面提高施工管理效率。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深基坑项目为基础项目,其质量对工程整体质量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落实基础项目质管工作于细节,有利于控制施工成本,逐步提高工程综合效益。实际上,施工环节受多种因素影响,有效运用监控技术能够全过程了解施工情况,确保施工人员强化责任感,减少违规施工行为,这对工程质量问题客观分析、有效处理有重要意义。全过程监控后,深基坑作业环境能够达到标准化要求,最终施工风险能够得到有效管控。
3.2.2止水帷幔技术
不同地区地质环境存在差异性,意味着深基坑支护方案相应改进。当建筑物施工活动在恶劣条件下进行时,应事先考虑断桩、桩基失稳等问题,进而制定可行性应急预案,全面提升施工管理水平。临桩施工期间,适当控制桩间距,这是安全问题控制的有效措施。灌注桩施工阶段应高度重视水渗透问题,联用钻孔灌注和止水帷幔技术,能够优化隔水、止水效果。
3.3管理措施
3.3.1加大施工管理力度
基坑支护活动开展时,施工人员强化安全施工意识,并高度重视施工管理工作,运用专业技能解决施工问题。设计人员基于实际制定可行性支护方案,根据信息数据变化情况进行方案调整,以此提高支护施工有效性。采购人员对比不同商家产品质量、产品价格,并衡量商家信用资质,选择低成本、高质量施工材料。施工人员运用精益化理念指导施工行为,确保各环节施工任务具体落实。监管人员独立执行监管工作,并成立监管小组,对深基坑支护各环节进行质量抽检,一旦发现质量不达标现象,深入追究负责人责任,直到工程质量符合标准。
3.3.2记录基坑支护顺序
基坑支护阶段涉及多个工序,为提高施工管理效率、保证工程质量,针对基坑支护工序详尽记录,这既能规范施工行为,又能为后期质量检验提供依据。当深基坑支护施工问题出现后,施工人员记录故障点、故障原因、处理时间及具体方法,待施工问题解决后继续施工。日后建筑深基坑项目施工要求会不断提高,针对支护工序适当调整能够优化施工质量,并且支护效果能够达到预期。
3.3.3健全相关管理制度
深基坑支护施工管理期间,要想规范施工行为,应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使支护施工活动有序进行。一方面,健全岗前培训制度。施工人员作为支护项目执行者,其专业技能、综合素养对支护结构稳固度有重要影响,基于此,实施岗前培训制度,使其通过培训熟练掌握支护施工要点,直到符合上岗要求。培训期间,传授基坑支护理论知识、锻炼施工技术运用能力,尽可能减少施工阻力,保证支护结构安全性。另一方面,实施岗位责任制度。基坑支护施工人员及管理者应强化责任感,以严谨认真态度完成施工任务,如其不然,施工管理问题接踵而至,最终弱化支护效果。从中可以看出,落实管理职责于个人,有利于降低施工风险,使施工活动规范化推进。
3.3.4提升文明施工水平
建筑行业发展期间,从业人员应树立安全文明理念,在这一理念引导下规范施工行为,进而提升安全防护水平。深基坑安全文明施工阶段,适当完善安全防护措施,基于地基安全状态细化安全施工要点,尽最大可能保证管网稳定性和安全性。例如,珠海市某房地产企业在深基坑施工中涉及土体挖掘及运输,施工人员从安全施工、文明施工等角度考虑,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引进最新工艺技术,尽可能减少噪声污染,确保施工任务高效、优质完成。
4.总结
综上所述,深基坑支护施工管控要点逐渐细化,施工管理阶段做好准备工作,掌握土方开挖、桩施工、锚杆施工等要点,并合理运用施工监控技术和止水帷幔技术,以便为高质量施工提供有利条件。此外,加大施工管理力度、完善管理制度、提升文明安全施工水平,促进深基坑支护施工活动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施相远.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管理措施分析[J].安徽建筑,2020,27(03):156+183.
[2]毛兴建.探究建筑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要点及施工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9(17):175-176.
[3]何强.探究建筑深基坑支护工程的安全施工与管理措施[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09):496.
[4]杨密.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与管理[J].中国高新科技,2019(19):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