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问题研究述评

发表时间:2020/6/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刘晶
[导读] 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现代化的深入推进,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事业和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的培养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东平县州城街道办事处  山东泰安  271506
        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现代化的深入推进,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事业和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的培养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对此,需要立足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在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的调查基础之上,研究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科学系统的人才培养机制,从而达到畅通人才供给渠道的目的。
        关键词: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研究述评
        1、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的研究现状
        1.1关于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现状的研究
        第一,关于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竞争力的研究。我国学者对人才竞争力的研究主要从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的年龄、职称和教育水平三方面进行分析,一致认为当前我国农推人才竞争力不强,存在结构性短缺。基于中日两国科技力量对比发现我国农业科技人才匮乏,超过半数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吸纳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屈指可数,但反观日本,所有专职人员和近70%的改良推广员都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都难以满足我国由传统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的人才需求。通过对第二次全国科技工作者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我国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结构呈现出年龄高、学历低、职称低的“一高两低”特点,发展能力和潜力严重不足。
        第二,关于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稳定性的研究
        一大批学者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基层农技人员工作稳定性较差,由于工作环境艰苦、经济收入较低、社会地位较低等原因,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离职”和“换岗”现象频繁发生,年轻的高学历农技人员更是流失严重。农技人员的职业忠诚度影响到农技推广队伍的稳定性。
        第三,关于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生存环境的研究
        生存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的职业稳定性和人才竞争性,以高道才,就我国整体而言,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不健全,科技推广服务机构形同虚设,有的农技站只有一名或极少数技术人员,有的农业科技推广中心甚至变成了单一的种子站、肥料经销店,农技人员从事第二职业的现象较为普遍。从农技推广机构“三权归乡(镇)”管理模式角度出发,认为基层农技人员完全服从于基层政府的指令,使得农技推广人员大量的工作时间被乡镇繁重的行政性事务所挤占而无心指导生产,同时,由于乡镇财政实力不足,乡镇农技推广人员薪资待遇和业务经费均缺少支撑,使得农技推广工作呈现瘫痪、半瘫痪状态。
        1.2关于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队伍的建设
        关于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队伍的建设,学者们也是各抒己见,但一致认为教育培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解决现有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存在的种种问题,当前最具操作性的三项措施是改革机制、教育培训和提高收入。具体到教育培训方面,政府在农业高校已经推行的农业技术推广硕士的这个方向要继续保持,此外,政府还应当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继续教育力度。从宏观机制改革方面提出,要全面推行农业科技推广人员聘用制度和资格准入制度,知识更新培训工程要与持证上岗制度相结合。可见,人才队伍的建设受内外部环境的影响,需要宏观微观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1.3关于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的研究
        1.3.1对于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中发挥农业高校作用的研究
        新形势下,地方农业院校一方面要开拓思路,重视发展与农业科技相关的交叉学科,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另一方面,既要继续加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实践活动,又要重视发挥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作用,丰富服务内涵。高等农业院校要继续发挥在人才培养中的主导作用,对选派过来的农村实用人才、农业科技人才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为现代农业、农村培养大批农业科技人员以及掌握现代科技的基层骨干。
        1.3.2关于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困境的研究
        就职前学历教育而言,一些学者认为生源严重不足一直是阻碍高校开展农推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

从三个方面探讨农业院校在招收农业推广硕士时存在的困境:第一,由于涉农专业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比重小、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考生选择专业学位类别的自由度小、涉农的专业学位报考人员少等诸多原因,造成农林高校难以成为培养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的实质性主体;第二,在农业推广硕士领域,存在传统农业领域、技术性强及专业性强的领域报考人员少、录取少,“软科学”领域报考人员多、录取多的困境;第三,农业推广硕士的生源职业背景有进一步弱化的趋势,真正来自基层、来自农业科技推广一线的人很少。由于农业产业本身的弱质性,生源不足是当前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中存在的最大难题。
        1.3.3关于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策略的研究
        农林高校视角出发对此提出一系列具体举措,如彰显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的公益性特点,鼓励培养单位到基层“办班”以解决在职人员攻读学位存在的“工学矛盾”,强化农林高校的主体责任,在农业推广硕士领域增设不同类型的专业学位等。要提高基层农技人员的推广能力,首先要通过系统的职业技能培训,采取异地研讨、班级授课和现场实训等形式,对基层农技人员开展分层、分类教育;其次要继续推进基层农推人才学历提升项目,定期安排基层农技骨干到农业大学、科研单位进行研修、深造。
        2、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分析
        2.1研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不够
        一方面,研究范围多点开花,涵盖现状、问题、原因、对策等方面,内容相对零散,不够详尽透彻;对农技人员培养缺失原因的归纳、对人才开发对策提炼不够;关于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其他群体的研究相比较而言,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的研究过多地停留在现象的描述和经验的总结上,未能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进行概括、总结和梳理。另一方面,研究视角较窄,目前理论界针对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的研究较少,对县级及以下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的关注更是微乎其微;研究的关注点较多聚焦于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的职前教育,从成人教育角度分析农业科技推广人才职后教育问题的研究较少。
        2.2基层农技人才培养尚未融入培养体系的构建中
        梳理基层农技人才培养的研究,不难发现,大多数学者研究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时很少关注农业科技推广人才这一特殊群体,仅有的几篇对国内基层农技人才培养研究的文章也只是从教育网络建立方面进行了探讨,未能从教育学角度提出系统的构建策略。对此,在准确把握教育规律的基础上从培养目标、培养制度、培养过程以及培养评价等方面构建包括基层农技人才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将来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研究的重要方向。
        2.3关于农业科技推广人才供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
        当前关于农业科技推广人才供给的理论和路径研究较少,农业科技推广人才下不去、留不住以及如何解决人才结构性供给不足的问题是当前研究比较欠缺的。农业院校一般被认为是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的主要提供者,实际上农业院校培养的人才却到不了基层工作岗位,既有培养的农科大学生素质不高的原因,也有政府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因此,关于未来谁来提供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如何让农业院校大学生扎根基层也是我们今后研究应该努力的方向。
        3、结论
        综合上述,关于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的研究可知,当前理论界对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的系统研究较少,结合现代农业对基层农技人才素质结构提出的新要求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笔者建议要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以现代农业产业为背景,重新定位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的素质结构,在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的基础上,立足于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机制现存的问题,构建科学系统的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机制,以期形成培养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的常态效应。同时,学者们需要重点关注如何通过各方的努力畅通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的供给渠道,为人才培养提供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1]武忠远.关于农业科技人才分类的探讨[J].农业经济,2006.(06).
        [2]邢晓柳.中日农业科技发展比较研究[J].世界农业,2014(07).
        [3]杨璐,何光喜,李强.我国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调查分析[J].软科学,2014(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