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刘秀玉

发表时间:2020/6/8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20年3期   作者:刘秀玉
[导读] 【摘 要】 信息技术的大量使用,对小学科学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和学的传统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其最终目的是追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科学知识。 【关键词】 小学科学 信息技术 应用 教学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城关第二完全小学    四川 甘孜    626400

      【摘 要】 信息技术的大量使用,对小学科学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和学的传统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其最终目的是追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科学知识。
      【关键词】 小学科学  信息技术  应用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20)03-072-01
        在小学科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展现生动多彩的教学画面,创设有趣的教学情景,化被动为主动,化抽象为直观,化有限为无线,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提高教学成效。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1.目标性原则
        教师在进行备课的时候,考虑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就要根据小学科学的教材内容特点,结合小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的基础等,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来进行。小学科学课堂上运用多媒体,也要以教学目标为基础,运用精练的语言,清晰明了的多媒体课件,组织学生进行课堂问题的讨论,让学生学会主动的学习与思考,进而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2.辅助性原则
        伴随着信息技术走进小学生的科学课堂,教学就变得更加的直观和有趣,这是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但是,信息技术是小学科学教学的辅助手段,特别是辅助课堂教学的软件,不是万能的。如果过分的依赖多媒体就会导致适得其反。教师成为信息技术的操作工,学生把注意力放在了画面上,教师与学生被这样冰冷的机器隔开,学生的思维也变得僵化,教学活动不断的被打断,造成了课堂主体的转移,这点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时候要尤其注意,要坚持辅助性原则,才能提高教学成效。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 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习惯
        良好的探究的习惯是指:正确使用器材、探究进行记录、思考等行为。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形成、矫正学生的探究习惯,已初见成效。如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实验报告单,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撰写实验报告的习惯,利用CAI的直观性让学生判断习惯的优劣,从而培养学生好的探究习惯。



        2.巧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信息技术把以往的教学模式来了一个颠覆,从视觉、听觉等方面给学生一定的震撼,实现了知识的完美转化,把抽象空洞的理论知识转变成了具体直观的动态化知识。小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自觉性不是很高,如果他们没有学习兴趣的话,很难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小学生天生好动,对于灌输性的知识提不起兴趣,如果把知识穿插到图片、视频等形式上,就能吸引到他们的注意力,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小学科学本身就是传播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学科,在教学方式的应用上应该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CAI课件的使用实现了知识的动态化,知识呈现的方式学生也比较喜欢,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也得到了激发,将被动式的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学习,实现了乐学乐教的目标。
        3. 运用信息技术突破科学教学的重点难点
        小学科学讲授的内容很多是非常贴近学生生活的,但是对于一些抽象化的理论知识,学生还是很难理解,对于这些学习难度系数较大的知识点如果采取机械式记忆的方法,效果肯定很差,学生听不懂、学不会的现象就会出现,甚至会出现厌学的情况。对于小学科学而言,知识有简单和复杂之分,有重点难点之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助于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常规的课堂教学方法,比如板书版画授课,使用挂图,纯碎的语言描述等,这些途径小学生一般不是很喜欢,虽然老师讲的津津有味,甚至口若悬河,但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却得不到激发。如果运用信息技术的话,就可以通过声文并茂的方式呈现知识,也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多媒体技术在一线教学中的应用,优化了教学过程,从视觉、听觉和体验上给学生很大的冲击,在辅助教学上发挥出巨大的促进作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可以把复杂枯燥的知识转化为鲜活的图像、动画等,大大提升了教学质量。小学生天性好动、贪耍,如果课堂吸引不到他的注意力和兴趣,他就会脱离课堂,甚至思想逃离到课堂之外。而多媒体以声文图茂的优势从视觉、听觉等方面刺激着他们,有利于他们参与其中。
        4. 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何谓创新呢?创新,就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就是弃旧图新。也可以说,创新是人的全部体力和智力都处在高度紧张状态下,创造独特新颖成果的有益活动。对于小学生而言,创新就是指学生调动已知信息、已有知识,开展创新思维,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的新见解、新方法、新设想,或者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的智力活动过程。
        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自学能力,始于积极思维,始于动手时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起指导、启发、达成共识的作用。教师应给学生留有更多的思维空间,不需要面面俱到,包办代替学生所要做的一切,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创新的乐趣。这不仅能深化教学内容,把学生的兴趣推向高潮,而且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好信息技术,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让学生的科学学习置身于信息化的时代,拓展教师的知识视野,使科学教学让人耳目一新。

        参考文献
      [1] 闫其安. 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03
      [2] 李全林. 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应用.《新一代》.2014.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