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上海 200000
摘要:“一带一路”项目大多为公共产品建设,资金需求大,投资周期长,内容复杂,风险较高,短期回报率通常达不到私人资本的盈利要求,难以吸引私人资本投资。而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商业投资环境和政治环境都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还面临着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市场不完善、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使得社会资本投资跨区域基础设施的动力严重不足。因此,必须探索一条能够调动社会资本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ppp模式;一带一路;基础设施
引言
“一带一路”倡议需要各国之间建立互联、互通网络,对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提出迫切要求。当前,沿线国家财政资金缺口较大,单纯依靠政府财政很难满足基础设施的建设需求。根据亚洲开发银行早前的预测,2010-2020年亚太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高达8万亿美元。相对庞大的资金需求,银行及基金机构所能提供的资金有限,远低于预测数据。
1 PPP模式的概念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在国际上没有统一定义,仅见于世界银行、亚州开发银行、英国财政部等机构的解释。PPP模式的学术定义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共同参与公共产品的提供和服务。(1)实行PPP模式有利于实现政府公共部门职能,弥补政府财政资金缺口,提高公共产品配置效率。(2)相对私人组织,PPP模式可以拓宽投资领域,激活资本运作活力,从而达到政府、私人组织、公众的三方共赢局面。在PPP模式中,私人达到了投资获利的目的,同时比政府公共部门提供这些公共产品或服务更有效率,资源配置和社会利益得到优化提高。(3)PPP模式强调对社会资本的运用,实现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融资的主体多元化,同时加强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合作,双方共同分担投资成本和风险,有利于激励私人组织尤其是中国企业加快“走出去”的步伐。PPP模式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英国的PFI模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全世界得到广泛应用,也逐渐演变出了三种主要形式:外包、特许经营和私有化。外包类PPP项目,是指私人企业承包政府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的几项,或者政府作为项目主体,委托私人企业提供公共产品服务,并由政府支付相关费用,私人企业从而获得一定收益。外包类PPP项目中,政府是主导,私人企业承担的风险较小。特许经营类PPP项目,是指私人企业参与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部分或全部投资,并通过相应的合作机制和与政府部门对接,双方共同承担风险和收益。
2 一带一路建设现状
伴随“一带一路”建设的进程,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脚步在加快。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19年1—2月,我国对“一带一路”国家投资合作积极推进。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的48个国家新增投资,合计23亿美元,同比增长7%1。
在这些“走出去”的靓丽成绩单中,不乏浙江省知名企业的贡献。就在今年6月8日浙江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大会上,首次发布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六年来浙江省推进建设成果清单,分为合作倡议、合作平台、投资项目和示范园区四类,共56项。其中,合作倡议3项,包括发布海上丝路指数、16+1贸易指数和宁波港口指数,还包括中国与埃及等13个国家的33个有关机构、企业的代表共同成立“海上丝绸之路”港口合作机制并发布《海丝港口合作宁波倡议》2项入选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合作平台28项;投资项目16项,包括建设“一带一路”迪拜站入选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示范园区9项2。与此同时,大会还成功签约项目20个,总投资超过143亿美元。其中,利用外资项目9个,总投资24亿美元;境外投资项目11个,总投资119亿美元。
作为“一带一路”浙江枢纽中的重要节点,金华市对“一带一路”的投资稳步推进。2018年全市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投资项目14个,中方投资额1.36亿美元,占全市总额的82.77%。浙江(捷克)国际经贸合作园获省政府授牌,使金华市在境外经贸合作区的设立上实现零的突破,成为金华市首个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区4。同时,“一带一路”倡议六年来,随着与沿线国家贸易升温,义乌市融入世界的步伐未曾停歇,“朋友圈”更是越拓越大,与21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每年来义采购的境外客商近50万人次,采购的各类商品数以亿计,沿线国家客商与义乌经营户在合作中各获其利,互惠共赢。
然而,面对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发展困境,近两年来许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在面临经济下行的压力,其国内边缘化或半边缘化的政治力量开始要求更多的话语权,并试图构建有利于自己的发展模式,从而引发相关国家的权力结构调整。加之中美贸易摩擦加剧,这也给企业参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带来了更为复杂的风险和问题。
3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越两国新合作发展的具体方面
3.1 文化交流多元发展
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文化作为一种看不见的精神力量有着重要的传承作用。中国文化在向外传播的过程中,在展现中国国家形象、促进文化交流、表现中国人民生活状态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工作,“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便利的政策舞台。中国赴越南留学访问的留学生学者逐年上升,极大地促进了双方文化的交流借鉴。越南在社会习俗等方面和中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越南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中秋等与中国一脉相承,共同的文化习俗使两国人民有着相同的文化情感。两国互派访问学者、开展语言学习、边境地区人民贸易情感交流都有力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3.2 中国政府支持鼓励第三产业走出去
中国政府在鼓励企业走出去的同时,积极推动第三产业走出去,如,旅游业、文化产业、教育产业等。近年来随着中越两国贸易和经济的发展,我国赴越旅游人数呈现增长趋势,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餐饮业、保险业、交通运输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沟通。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结束语
“一带一路”战略作为促进互联、互通网络、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平台,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基础设施建设是“一带一路”战略推进的重要环节,重要程度不容忽视。但沿线国家受财政基础薄弱、战争和宗教等因素制约,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PPP模式将政府和私人部门相结合,激发社会资本活力,提高资源效能。随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PPP模式的不断发展,不仅可以为中国企业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且充分调动沿线国家的社会资本,促进各国之间的金融互通,真正实现“一带一路”是企业、政府的共享和结合。
参考文献
[1]倪筱楠,肖梦瑶,刘凯.一带一路倡议下PPP模式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J].农业经济,2019(06):24-25.
[2]陈双,曾嘉.“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PPP模式的应用及风险规避[J].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19,7(01):16-21.
[3]张鹏飞,黄烨菁.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PPP合作模式的影响因素研究——以亚洲发展中国家为合作对象的分析[J].新金融,2019(01):2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