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晖杰
(石家庄市按摩医院;河北石家庄050000)
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对于患有颈椎病的患者来说,使用牵引加按摩两种方法对他们进行联合治疗所能取得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院2019年1月21日到2020年1月21日这段时间内收治的患有颈椎病的患者当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10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在此基础上,使用电脑小程序将这102例患者随机分为人数各为51例的研究组和对照组。对于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牵引疗法来对他们进行治疗;而对于研究组患者,则在前者的基础上加入按摩疗法进行综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进行综合的对比分析,并分析它们治疗前后的颈椎功能情况。结果:在治疗有效性方面,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达98.04%,而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仅为88.20%,差异显著,p小于0.05。在颈椎功能改善情况方面,研究组患者的改善情况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同样小于0.05。
结论:对于患有颈椎病且饱受这一疾病折磨的患者来说,如果能够使用牵引和按摩两种疗法来为他们进行联合治疗,那么不仅能够显著提升他们的治疗有效率,与此同时,还能够有效改善他们的颈椎机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范围的推广。
关键词:牵引加按摩治疗;颈椎病患者;治疗有效性;颈椎机能评分;联合治疗
引言:
近年来人们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不断增加,同时缺乏足够的颈椎运动,因此患上颈椎病这一疾病的人数逐年攀升[1]。特别是对于年龄介于30岁到50岁之间的青年人和中年人来说,特别容易由于长期的伏案工作而出现这一疾病。与此同时,由于颈椎的生理结构较为复杂,因此如果采用手术的方式来治疗这一疾病风险较高,所以临床上经常使用牵引和按摩等疗法来为此类患者进行治疗。而本研究正是以此为基础,尝试探究在为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当中,使用牵引和按摩这两种方式进行联合治疗所能取得的效果。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就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从2019年1月21日到2020年1月21日这段时间内前来本院就诊的患有颈椎病的患者当中,随机抽取102例患者加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使用电脑小程序将50%的患者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当中,使用牵引疗法为他们进行治疗。而将剩下50%的患者随机分配到研究组当中,使用牵引和按摩两种方式来为他们进行联合治疗。每组患者的人数都为51例。在对照组的51例患者当中,男性患者的人数为27例,女性患者的人数为24例,其中年龄最低的患者32岁,年龄最高的患者54岁,平均年龄为(40.87±3.57)岁。在研究组的51例患者当中,男性患者的人数为28例,女性患者的人数为23例,其中年龄最低的患者33岁,年龄最高的患者55岁,平均年龄为(41.26±3.89)岁。除此之外,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并不具备显著的临床差异,可以进行综合的对比研究,p>0.05。
1.2研究方法分析
对于对照组的51例患者,单纯使用牵引方式为他们进行治疗。牵引时要使用坐位枕颌带法,牵引量大小控制在3千克到5千克之间,由轻到重循序渐进为患者进行牵引,每天治疗30分钟,一日一次。以5次为一个疗程。在为患者进行牵引的过程当中,医生要灵活使用拿捏、弹拨等方式,来对患者软组织的粘连部位进行纠正,以此来提升患者的脊椎稳定性,改善其功能[2]。而对于研究组的另外51例患者,则在牵引的基础上使用按摩方式进行联合治疗。在为患者按摩的时候要灵活地使用各种手法来对患者颈椎的相关穴位进行按摩,并且要叮嘱患者放松身心,每天按摩20分钟左右即可,每日按摩一次。同样以治疗5天作为一个疗程。
1.3观察指标分析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颈椎机能评分情况,并且分析他们的治疗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的研究数据都录入到spss22.0软件当中,并使用开方检验来统计两组之间的差异。
2.研究结果分析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3.讨论
经过本次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如果单纯使用牵引的方式来对患有颈椎病的患
者进行治疗,那么患者的病情改善效果远不如在牵引的基础上再加入按摩疗法为他们进行综合治疗所能取得的疗效[3]。除此之外,在使用这两种方式为患者进行治疗的前提下,患者的颈椎功能改善效果也会更加显著,同时治愈率也能够获得极大的提升。因此相关人员必须致力于在临床上推广这种联合治疗方案,以此来为更多的疾病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缓解他们由于颈椎病而带来的痛苦,使得他们的工作和生活都能够恢复正常[3]。
参考文献:
[1] 杨济源, 董杰, 谭志宏. 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牵引配合推拿治疗脊髓性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中医急症, 2018,27(12):75-77+99.
[2] 刘德江, 吴毅军, 邓宏芬. 弹力悬吊牵引配合手法按摩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 湖北中医杂志, 2014(05):65-66.
[3] 高扬, 杨文广, 李乾, et al. 经穴疏导加痛点揉拨推拿手法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5):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