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健康教育用于脑血管病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20/6/9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3月6期   作者:刘妍 张一鸣
[导读] 对系统性健康教育应用在脑血管并康复护理中的干预效果进行调查。
 刘妍 张一鸣
(亳州市人民医院门诊部;安徽亳州236800)
摘要:目的:对系统性健康教育应用在脑血管并康复护理中的干预效果进行调查。方法:以我院门诊部就诊的8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为调查样本,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性健康教育。结果:管理前两组患者疾病认知水平无差异(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评分高于对照组,统计有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评估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统计有差异(P<0.05)。结论:系统性健康教育能够提升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和治疗依从性。
关键词:系统性健康教育;脑血管病;康复
脑血管疾病患者多存在脑血管痉挛、堵塞表现,因此患者颅内组织缺血、缺氧、坏死的几率较高,患者致死率、致残率非常高,且在疾病治疗后容易出现肢体功能障碍、口眼歪斜等症状,导致患者自理能力下降,需要开展康复护理,通过康复护理恢复患者生活能力[1]。但此类患者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康复方能改善肢体功能,且康复过程较为艰辛,因此部分患者配合度低下,导致康复效果并不理想。系统性健康指导能够通过健康教育和行为管理帮助患者纠正错误的观念和行为,让患者更好的配合康复,提升康复效果。本次研究将针对系统性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调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门诊部就诊的8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为调查样本,本次研究时间为2019年1月-2019年12月。所有患者均符合脑血管疾病诊断;患者无外伤性脑损伤;患者无其他脏器功能障碍;患者知情且同意参与调查。对照组:患者年龄平均(62.3±4.3)岁,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脑梗死患者23例,脑出血患者17例。观察组:患者年龄平均(63.1±4.4)岁,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脑梗死患者24例,脑出血患者16例。
1.2一般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管理,观察组同时给予系统性护理干预。
入院评估:患者来院后回来人员要积极与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评估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包括疾病发生、发展影响因素、病情影响、后遗症、日常生活行为、康复等相关内容。不仅要评估患者认知度,同时要评估患者康复意愿,全面了解患者情况。
早期指导:针对有康复意愿但配合度低下、不愿纠正自身不良行为者要给予基础健康指导,可通过沟通、聊天的方式让患者了解疾病康复的重要性以及自身行为对疾病康复的影响,潜移默化改变患者观念。也可通过患者家属的配合,让患者能够愿意配合康复管理,积极引导患者,让其能够接受康复管理,同时为患者树立康复信心[2]。
行为管理:当患者有意向改善自身行为,更好的配合康复护理后,护理人员要重新评估患者综合状况,并结合患者意向以及病情制定针对性健康指导计划,帮助患者明确康复过程、康复操作方式以及康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同时要多鼓励患者,帮助患者建立康复的信心。
强化管理:当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康复,且能够主动改善自身不良行为时,护理人员要在患者康复过程中对其行为进行评估,针对存在的问题积极纠正,并鼓励患者完成相应的内容[3]。此外也要鼓励患者尝试穿衣、梳头、洗脸,帮助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调整患者饮食结构,可根据患者病情、基础疾病、日常饮食习惯制定针对性饮食计划,并要家属对患者的饮食进行监督。此外,叮嘱家属参与到患者的护理管理中,通过家庭化管理提升监督力度,同时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其他管理:根据患者所处的不同时期制定不同的健康指导手册,有针对性的发放给患者,护理人员也要对手册中内容进行讲解。早期指导使用的手册以疾病基础知识为主,后期所用手册要深入讲解康复的重要性,可通过图文的方式对康复操作、康复注意事项进行讲述,帮助患者更好的理解相应内容。
1.3观察指标[4]
采用我院自制量表对患者疾病认知水平进行评估,量表总分100分,分数与患者疾病认知程度成正比。评估患者治疗依从性,患者遵医嘱行为超过90.0 %视为依从性高;遵医嘱行为在70.0%-89.0%视为依从性一般;遵医嘱行为低于70.0%视为依从性差。评估有效率=依从性高比例。
1.4数据统计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文中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卡方检验,P<0.05视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疾病认知水平评估
管理前两组患者疾病认知水平无差异(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评分高于对照组,统计有差异(P<0.05),详见下表。
 
3讨论
    脑血管疾病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生率更高,患者生理、心理均承受着较重的负担,因此除了对症治疗也要积极开展康复管理,提升患者生活能力。系统性健康教育能够根据患者不同的阶段、不同的需求开展针对性健康指导,由浅入深引导患者,让患者能够重视自身自我管理,提升疾病认知度,纠正患者不良的行为,进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同时能够让患者更好的配合护理管理[5]。观察组患者疾病认知水平以及治疗依从性明显提升,证明系统性护理干预能够循序渐进改善患者行为,调动患者积极性,对患者疾病康复十分有利,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汪霄.老年脑血管病患者护理中开展健康教育的效果[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04):72-73+75.
[2]柴秀英.高龄老年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与健康教育[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9):225+240.
[3]张德光,麦祖满.创新健康教育预防心脑血管病[J].中国循环杂志,2018,33(S1):8-9.
[4]许玉红.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及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肢体运动能力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08):1228-1230.
[5]李晓冬.中西医结合健康指导心脑血管病患者生活方式的护理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23):113+1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