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研究

发表时间:2020/6/9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4期   作者:崔鑫华
[导读] 摘要:智能电网集成了先进技术及方法,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环境友好、使用安全等特征,是未来电网的主要发展模式。
        (国网阳城县供电公司  山西晋城  048100)
        摘要:智能电网集成了先进技术及方法,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环境友好、使用安全等特征,是未来电网的主要发展模式。为提高我国电网的运行效率,降低配电网的运行成本,保障人民用电安全和质量,本文对国内外智能电网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总结其规划思路与原则,并综合讨论实现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的方式,以期能够为智能电网的配网调控实现一体化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智能电网;配网;一体化
        1概述
        智能电网也称“电网2.0”,是在传统电网技术上应用高度集成化的双向高速通信技术,在电网的传感、测量、通信等方面进行技术升级,同时应用更为先进的电网设备单元,提高电网系统功能的自动化程度,实现电网管理过程中的智能化,提高电网系统网络的运行效率。智能电网通过在电力输送过程中增加具有信息收集、发送功能的单元设备,在电网运行过程中采集相关的数据并实现各个工作部门之间的信息交互,有效实现了电网系统网络中各个环节之间的信息沟通。同时智能电网鼓励引导用电部门参与其所在电网的运行和管理,为电网系统提供即时的用电信息,帮助电网系统制定经济节能的发电与配电方案,以提高电网终端的用电率。
        2智能电网模式下电网调控一体化的特点
        2.1实时性
        智能电网模式下,电网调控一体化所具有的实时性主要能够在以下两个方面体现出来:①利用先进的遥测技术,对系统中所反映出来的有效数据,做好收集工作,并进行有效的记录,然后将其保存到数据库中,如此,就极大的方便了调控人员与运行人员对电网运行情况的实时监控;②系统能够及时响应遥控指令,做到尽快把有用的信息输送到厂站端,最大程度的促进调控指令的要求得到满足。
        2.2开放性
        在平台方面,可以以开放式的框架结构为基础,构建一个更具开放性、兼容性的平台,并保证第三方软件能够完全介入该平台,这样就能够使信息、数据库等系统相连接。
        2.3系统性
        主要内容:①当电网出现故障时,可以利用智能的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实现对电网网架和各个变电站的控制,从而能够及时、迅速的报警,避免了电力系统出现更大的问题;②为了切实提高电网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需要对各类信息进行分析整合,针对各类信息提出不同的反馈建议,使电网系统的工作人员更加方便的工作;③为了保证电网系统能够安全运行,要从各个方面对电网的运行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可以以系统本身收集到的信息为前提,从而对电网的运行状态进行评估,以此达到目的。
        3 配网调控一体化的现状
        3.1电力设备的运行维护问题
        对电力设备进行维护是供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电网系统虽然有效提高了电力供应中的效率与质量,但在电力设备运行维护方面并没有太大的提高。事实上,现在的电力设备维护方式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例如城郊与城乡接合部的电网管理工作尤其薄弱,在这些地区,多种线缆混合的情况较多,所涉及的部门也比较复杂,这就使得维护的难度加大。
        3.2数据统计工作中的问题
        配网调控一体化的面积往往比较大,所涉及的用电网络中的用电设备数量庞大。能否做到及时调控、有效调控,信息数据统计是关键。对于这些数据信息的统计工作如果单独依靠对工程图纸等信息进行统计明显是不现实的。在具体的调配过程中任何数据的偏差都有可能导致工作人员的判断失误,从而对电网运行安全造成影响。
        3.3缺乏健全配网管理模式
        我国大力建设电网后,电网覆盖范围得到不断扩大,配网工作取得明显进步。在目前阶段,我国已逐步实现电缆化配网管理以及单条馈路混合模式。

在该模式下,就需要多个部门间相互协作与配合,例如:电缆部门、架空线管理部门等,从而使配网管理工作的复杂程度增加。而在实际工作中,为了能够避免出现该现象,仍旧使用分散式配网管理模式,各个部门间各自管理、各司其职。虽然有效避免了管理复杂程度,但在实际管理工作中难以确保管理高效性,导致数据信息混乱甚至缺乏准确性。
        4 实现配网调控一体化的具体措施
        4.1自动化建设
        搭建智能配电网的基础就是配电网的自动化建设,智能配电网可以为配网自动化建设提供相关的指引性意见和思路。自动化建设还需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开展:配电网络、配电设备的状态参数特征、分布式电源和储能、监测配电网、运行配电网、控制动态数字化。只有在以上几个方面搭建完成,才能保证配网调控一体化的顺利进行。
        4.2集成信息系统
        配网一体化信息系统的集成,通过建设和统筹方式,实现了PMS、GIS、OMS、ERP系统的集成,与此同时还满足了以上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功能。电网管理信息平台在这几个系统功能的不断扩充下不断健全,已经可以为生产管理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和决策性意见。完善设备的管理和检修机制,保证配网中PMS、GIS的应用。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配网设备统一的,规范的命名,统一设备运行标准,促进企业生产管理标准化。
        4.3完善配网网架结构
        在进行配网网架构架时,要保证主网的稳定性和配网的可靠性,实现配电网的分区分层管理,并对电网结构进行调整和完善。配网中的联络网架结构可以保证用户用电的稳定性。另外,接线模式是否科学会直接影响到用户用电的稳定性,合理接线有效避免线路分段问题。合理接线还可以提高电源点数,实现网架结构的分段和互接,提高配网系统的可靠性。
        4.4基于GIS的配网调控一体化
        虽然传统的调度管理方式已经可以满足配网的远程实时自动化监控,在线路没有安装自动化设备的情况下,则会需要人工查阅图册进行手动调控。而智能升级的SCADA系统则实现了接入配网自动化信息功能,能将调度和监控有效结合,实现了配网调度一体化管理模式。
        4.5规范配网管理模式
        统一配网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整个电网系统的互换性和操作性,在实际操作中,要围绕调度灵活、绿色电力的相关基准,保证电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明确主网设备的可靠性标准,做好管理和检修事宜,确保主网设备的运行安全。以防止主网因为配网变电设备故障而产生更大的安全事故和经济损失。
        4.6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素质
        制定并完善配网调控工作人员培训体系,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心。搭建科学合理的岗位培训体系,制定一系列的配网调控人才的培养流程,实现智能电网配网调控人才的规范化、专业化培养。营造良好的技术学习氛围,鼓励工作人员研究和探讨智能电网、配网调控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提升配网调控技术水平。
        5 结束语
        总之,电力发展是保证我国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动力。在人类社会各种资源不断枯竭的今天,能够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就是真正掌握了发展与生存的先机。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发展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电网系统的智能化发展为原来在电力企业中疏于管理、松散的管理模式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央兴德.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41:236-237.
        [2]汪坚杰.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研究[J].四川水泥,2016,11:274.
        [3]谭泓.智能电网背景下的企业电网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12):19-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