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发展刘伟

发表时间:2020/6/9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3期   作者:刘伟
[导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电力的质量和安全要求越来越高。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电力的质量和安全要求越来越高。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电力故障,一旦发生电力故障,继电保护装置能够立即隔离故障,将损失降低到最低,因此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广泛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保护、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广泛应用在电力系统中,促进了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继电保护系统也逐渐向自动化水平方向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继电保护自动化的概念、目前发展情况以及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应用
        电能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近年来国家大力建设电力工程,我国电网规模和发电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是随着电网的规模不断扩大,电网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电力系统维护人员一般通过计算机计算短路电流,从而确定继电保护的数值,并对系统进行维护,确保电力系统正常运行。不过这种计算方式容易出现错误或者破坏电路。而随着继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利用这一技术能够将短时间内系统能够自行切断电力线路,将损失降低到最小。
        1继电保护的作用及特点
        继电保护的作用就其效果而言,一是在电网设备发生故障时,通过跳开相应的断路器将故障区间从电网主系统中切除,从而避免故障的进一步扩大;二是针对电网运行中的一系列不正常工作状态,发出对应的信号来提醒运维人员及时处理,从而避免进一步恶化发展成故障。就技术层面而言,主要考虑的就是通过何种指标来准确地区分电网运行的正常工作状态、不正常工作状态及故障状态。通常的做法就是将继电保护装置采集到的电气量与设定的整定值或者边界量作比较,以越过边界值、整定值为对应的区分线,需要注意的是所选计算量的不同将决定是跨过边界动作或是进入界内动作。
        当然,继电保护装置的好坏与否应该从其四个基本要求来分析。(1)可靠性。即正常运行状态时可靠不动作,不正常状态或是故障状态时可靠动作。(2)速动性。即发生故障或是不正常状态时应该快速动作,不过为了互相配合及防止误动,也会有需要地设置一定的动作时 。(3)选择性。即发生故障的区域及时切除,正常运行的区域不误动作。(4)灵敏性。即继电保护装置应能够灵敏地反应各类故障及不正常状态。继电保护的这四个基本要求既是矛盾的也是统一的,对于具体的情况通常还需要参考其经济性,想要同时满足四个基本要求则过于        理想化了。
        2继电保护的发展与现状
        2.1继电保护的发展历史
        继电保护从其诞生到现在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其技术特征也在飞速的发展和进步,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1)机电型继电保护装置。其主要通过不同性能的机电型继电器来实现,其优点主要体现在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技术成熟以及良好的耐浪涌性;但其缺点也很明显,机械构件的不稳定性导致其保护装置的准确度低、动作速度慢,难以实现复杂的保护功能。(2)晶体管型继电保护装置。相比于机电型继电保护装置,其动作速度有了较大的提升,也能实现一些复杂的保护原理,易于掌握且比较经济,但其所需元器件较多,维护不便且抗干扰能力差也限制了其发展。(3)集成电路型继电保护装置。相比于前两种型号,集成电路型继电保护装置进一步提高了动作速度,更容易        实现复杂的保护功能,还额外增加了装置自检功能,大大提高了装置稳定性,随之带来的缺点主要体现在其复杂的接线、依旧难以避免的抗干扰能力差和高昂的造价。(4)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70年代随着微型计算机及微处理器的研制,微机继电保护逐渐趋于成熟。相比于集成电路型继电保护装置,其进一步完善了自检功能,其庞大的存储能力及快速计算能力都给调试及编程提供了便利,同时可以提供诸多附加功能,扩展性很强。其缺点主要表现在技术难度大,导致现场维护调试过度依赖于厂家、维护不便。



        2.2继电保护的发展现状
        继电保护的技术层出不穷,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越来越便捷的新技术脱颖而出,在取代旧技术的同时却也有选择性地作了保留,所以当前的电力系统中运行的继电保护装置可以说是新旧并存。例如,很多配电站或是小型发电站仍然延用着电磁型继电保护技术;配电线路上仍普遍采用电磁型三相一次重合闸;部分中型发电机、变压器还采用着晶体管型差动保护技术;新建的变电站及大型发电站则已基本实现微机化。另外,近年来随着智能化的发展,数字站及智能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已经初具雏形。技术原理的多样化、保护种类的多样化都给继电保护工作人员增加了维护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研究方向
        3.1继电保护的网络化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国继电保护的网络化。目前,我国使用的继电保护系统普遍存在缺乏全系统数据资源共享的现象,导致其只能在高压变电系统出现故障时起到找到故障源的作用。通过网络化技术能够将电力系统的各部分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参数和故障参数进行共享,从而使得各个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在分析这些参数的基础上协调动作,快速、高效的检测发生的故障以及原因、部位等信息,并且及时的进行维护,保障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
        3.2继电保护的智能化
        智能化是智能电网背景下的必然产物。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技术的探索应用和日益普及都为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条件。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越来越多的智能化技术被应用到继电保护之中,和继电保护技术相结合。利用传感器等智能元件对电网运行中发、输、变、配各个环节的关键设备进行实时监控,数据采集整合后加以分析,能够有效的提高问题的修正速度和监控灵敏度,对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作用显著。
        3.3继电保护的计算机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力系统对微机保护的期待也越来越高。现在,人们不但要求继电保护设备可以起到正常的保护作用,还对其数据分析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其拥有更大的信息保存空间、更好的通信功能、更快的处理速度以及与别的保护装置实现数据资源共享的功能等。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目前继电保护在计算机化发展上面最为显著的就是装置升级、操作等功能方面的计算机化,还有保护装置智能化与数字化。继电保护的计算机化让保护装置的使用和维护变得更加的方便和快捷,也为保护装置稳定工作提供良好的保障。
        3.4继电保护系统的一体化
        继电保护技术的一体化严格来说是在实现继电保护网络化和计算机化的基础上实现的,具体可以理解为是保护功能、数据处理与信息通讯的一体化,将继电保护技术与整体智能化进行结合,同时通过计算机有关技术来将数据资源进行共享,从而达到对电力设备的全面监护。利用继电保护的一体化,能够让各个子保护系统不但可以起到单体保护的基本功能,还可以随时进行测量、操作及数据交互等功能,亦即实现继电保护装置保护、测量、操控及通信一体化,以此来提升继电保护系统的工作效率。
        结束语
        电力资源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电力系统能否平稳的运行关系着区域经济能否快速发展。继电保护设备的应用对保障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应该不断对电网运行中继电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如何提升电网运行中的继电保护性能进行研究和探讨,为促进我国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娟.浅析变电继电保护的主要故障以及处理策略[J].山东工业技术,2017(09):191.
        [2]陆建琴,陆萍,曹志勇.电力系统变电运行中继电保护改进策略研究[J].电子世界,2017(03):88+90.
        [3]王鑫悦,王欣怡.变电运行中的继电保护问题分析[J].江苏科技信息,2017(02):7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