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培养学生良好品德

发表时间:2020/6/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5期   作者:蓝小文
[导读] 班级是学生进行学习、生活、活动的重要场所
        摘要:班级是学生进行学习、生活、活动的重要场所,班级文化氛围的良好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及良好品德的形成,对其身心的健康成长和今后的良好发展都有重要且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良好品德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应在先进教学管理理念的指引下,积极的进行班级文化的构建,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身心、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关键词:班级文化;良好品德;构建策略
        一、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新型的教学管理理念纷纷涌现,班级管理的重要意义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对班级进行科学管理的过程中,班级文化的构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管理措施,对于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健全人格的塑造、班级凝聚力的增强及良好学风、班风的形成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注重自身教学管理理念的更新及学生自主管理地位的尊重,以此实现良好班级文化的构建,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提升。
        二、进行班级文化构建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班级管理效率的提升。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高效的班级管理不仅能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重要的保证,同时也能增强班级德育管理的效果,实现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由此可见,提高班级管理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班级文化的构建,能有效的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班级荣誉感、班级归属感,这样就使班级的凝聚力得到极大的提升,使学生会更加积极 的进行班级管理事务的参与,从而实现了班级管理效率的提升。
        2.有助于良好学习氛围的构建。班级是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场所,班级中和谐、良好、浓厚的学习氛围,对于学生的学习效率及学习行为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而通过班级文化的建设,不仅能使校园、教室的学习环境得到有效的优化,同时也会在班级内形成互帮互助、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这种积极向上、健康进取的班级氛围内实现学习效率的提升。
        3.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学生正处于知识增长、能力形成、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良好班级文化的构建,学生可以以管理主体的地位参与到班级管理的工作中,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锻炼与发展,从而为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以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为目标,进行班级文化构建的具体策略
        1.积极进行班级物质文化的构建,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在班级文化构建的过程中,物质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构建工作,是班级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注重进行班级的物质文化建设,为学生提供更为良好的学习环境。首先,应保持教室的卫生状况,使学生在整洁、温馨的学习环境中进行良好的学习。

教师应完善班级的值日制度及卫生标准,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养成班级的主人翁意识,同时也能养成热爱劳动、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质。其次,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班级教室中的墙壁、板报等空间,张贴、悬挂德育标语、名人名言等,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使学生能感受到德育的熏陶与感染,实现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引导。同时创建班级“图书角”“优秀作品展示台”等具有个性化的教学区域,也是进行班级物质文化构建的重要手段,需要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献言献策,为学生提供学习及展示自我的平台,实现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
        2.积极进行班级制度文化的完善,实现班级管理水平的提升。“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班级文化构建的过程中,制度文化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构建内容,对于班级秩序的维护、班级管理效果的增强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积极的进行教学理念的转变,实现班级管理制度的有效完善与健全。首先,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班级管理制度的自主制定。学生可以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依据《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积极的进行具有个性化的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实现学生对班级管理制度的自觉遵守。其次,教师还可以在“以人为本”教学管理理念的指引下,积极鼓励学生进行班级管理事务的参与,实现自身自主管理主体地位的发挥。如可以 制定“班干部轮换制度”“分组管理制度”等,都能使学生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得到综合素质能力方面的锻炼。
        3.积极进行班级精神文化的创建,注重学生良好品质的培养。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中最为核心的内容,同时也是班级文化中最为高级的内容形式。因此,在班级文化构建的过程中,班级精神文化的构建是不可或缺的。首先,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班级活动的开展,来实现班级精神文化的创建,如主题班会、朗诵大赛、运动会、篮球赛等活动都会使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得到增强,从而实现班级凝聚力的形成与提升。其次,教师还可以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制定可行性的班级发展目标,使学生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全体学生的合作,来实现发展目标,实现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级文化的构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对于提高班级管理效率、促进良好班风形成及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都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充分重视班级文化构建的重要意义,并通过管理理念更新、管理手段的创新,来有效的进行班级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及精神文化的创建,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及道德品质的提升创造良好的氛围。
 参考文献:
[1] 陈健.基于职业素养提升的中职班级文化建设策略分析[J].才智. 2019(35)
[2] 张时争,胡阳秀,方有智.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9(04)
[3]黄晨.书香满庭芳——以阅读促进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建设[J].江苏教育. 2017(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