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职人员是按规定编制聘用军队工作非现役人员,文职人员制度是中央军委为推进特色军事变革,打赢信息化战争做出的战略决策,是对我军充足人员编制的根本性变革。文职人员是我军新型人才队伍,文职人员思政工作是全新的课题。各聘用单位党委对工作高度重视,但思政工作中存在许多问题。招聘文职人员工作满一年,探讨其思想状况,总结聘用中的经验,对教育管理文职人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军队;文职人员;思想状况;思政工作
文职人员制度是我军为顺应军事变革调整改革我军力量构成的重要举措,主要内容是面向市场招聘文员,参照事业单位同类岗位人员确定待遇,形成开放灵活的进出机制,按岗定酬的分配机制。文职人员履行干部同类岗位职责,根据军队需要参加作战,军事训练等活动。与现役军人身份不同,但履职与使命相同,我军实行文职人员制度有利于作战体系向精干方向发展,解决军队人才队伍建设矛盾问题。招聘文职人员分布于院校基础课教学,医院护理等专业初级技术岗位,我军招收两批文职人员,招收文职人员思想状况如何?如何引导其献身国防建功立业?本文对军校文职人员进行调查了解其思想情况,分析在军营不适应问题,提出应对措施为教育管理文职人员提供参考。
一、文职人员的特点
文职人员受聘军队岗位前受过高校教育,其政治思想等方面与现役军官相同,自觉以马列主义为思想指导,拥护党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积极学习践行习近平主席的社会主义思想,关注国内外经济政治形势,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对国家民族未来发展保持积极乐观态度。人生价值观积极向上,创新务实渴望为部队建设服务。
文职人员相比现役军官具有自身优势,表现为思维活跃,知识结构可胜任本职工作要求。为适应市场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高校采用弹性学制,必修与选修课结合等制度,培养人才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知识。文职人员教育背景为胜任本职工作提供了基础。地方高校是各种学术观点相互激荡的课堂,学术自由氛围熏陶文职人员思维活跃开放,对新生事物易于接受。文职人员能自觉克服各种困难,从事教学工作文员易于与学员沟通,文职人员与学员无上下级关系,与学员沟通中可克服学员畏惧心理,激发学员的创造性思维。
二、文职人员思想素质的不足
文职人员基本在改革开放后成长,其物质生活条件优越,对军营生活向往等因素影响,献身国防热情高,但对军营生活缺乏足够认知下进入军营,其思想性格等存在不适应军营情况。主要表现为坚定正确的政治品格有待养成,艰苦奋斗精神淡薄,对部队艰苦奋斗生活缺乏足够准备。
军队中履行教学服务等岗位职责的文员政治必须合格,政治素质关系到新时期我军光荣使命的实现。文职人员与现役军人同样需要树立坚定政治方向,始终以党的旗帜为导向。坚决贯彻党的指示精神。认真践行新时期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历史使命,勇于同鼓吹军队非党化等妄图使我军脱离党的领导的言行作斗争。坚定政治品格养成需要长期的教育过程。随着改革开放深入,人民生活物质水平提高,新一代年轻人生活安逸,缺乏艰苦奋斗精神,由于激烈竞争普遍崇拜自我奋斗,将自我实现发展作为人生价值标准,缺乏团结精神与集体主义观念,与提倡集体主义军队生活不符。
三、文职人员思政教育措施
针对文职人员思想状况,从如何教育管理好文职人员需求出发,引导其献身国防,应加大理想信念教育力度,加强作风养成培育,建立文职人员教学科研与军队建设需要结合的引导机制,确保为部队培养现代军事要求适应的新型文职人才,实现新时代强军目标。
加大理想信念教育要做好以鼓励文职人员建功立业为主要内容的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人生观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事业观,变单纯就业为爱岗敬业。教育文员树立正确成才观,从个人价值至上观的思想走出,将个人理想追求融入部队建设目标中。在部队建设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加大克难奋进教育力度,让文职人员接受艰苦奋斗生活磨练,引导其树立正确对待得失奉献收获,在艰苦环境中培养过硬作风,为部队生活打下基础。
严格的组织纪律观念是对军人的基本要求,教育其加强纪律作风培养,自觉服从军队统一管理,努力在教育养成中培养军人气质。军队干部人事部门设专员进行管理,为研究有关文职人员法规与上级指示,做好其思想工作,提出有关思想作风等方面的建议措施。为引导文职人员科研内容满足军队建设需要,军队有关部门可采取灵活方式鼓励引导文职人员将其才智与军队建设发展需要结合,为推进建设信息化人民军队献计献策。可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为科研教学文职人员配备指导教师,掌握军队教研前沿问题,带领文职人员进入教学科研一线,鼓励文职人员承担科研课题研究任务,使其所学知识转化为部队战斗力。
职业态度无论做何种工作,端正态度都是前提。通常,职业态度源于职业意愿。那些没有从教意愿,只是将目前的从教行为作为跳槽其他职业的缓冲,或者在激烈的就业环境下虽已入职但内心排斥文职人员身份的,必然不会集中精力于教学上,也就不会有良好的职业态度,不可能产出优秀的工作绩效。应该说,现有文职人员直招而来,从教意愿还是有的,只是存在强弱程度区别。但是,他们从地方大学到军校,面临角色转换问题。院校应树立文职人员光荣的价值导向,帮助他们融入部队集体生活,打牢热爱军队、爱岗敬业的思想根基,增强身份荣誉感和职业使命感,进而强化从教意愿,促进良好职业态度的形成。
人才队伍的建设离不开必要的教育与培训。在信息化、数字化的今天,必须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才能不被社会淘汰。军校要有组织、有计划地择优保送相关人员参加学历教育,同时,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和设施,通过函授、职业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结合他们自身的情况,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并制定和完善长期激励制度和学费奖励政策。
总结
综上所述,根据军队院校文职人员的特点,思想政治方面的不足,从实际出发,制定相应政策,强化几率作风,端正工作态度,不断学习接受再教育,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素养。
参考文献:
1.辛明玲.军队医院文职人员政治思想教育之我见[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0,17(12):1197-1198.
2.唐世富,闫佳.试析如何加强对军队非现役文职人员的科学管理——以思想管理为例进行探讨[J].世纪桥,2009(23):75-76.
3.王肖曾,张响学.军队文职人员思想政治工作问题及对策[J].学理论,2009(16):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