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如何提高小学生体质

发表时间:2020/6/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5期   作者:粟梦霞
[导读] 在小学阶段,通过学校体育活动使学生在文化学习的同时
        摘要:在小学阶段,通过学校体育活动使学生在文化学习的同时,在身体形态、身体素质上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和提高,作为体育教师应该把此项工作放在应有的高度给予重视。体质健康教育在本质上应该是一种养成教育。养成教育是一种长期的、广泛的、潜移默化的综合性教育,而家庭在养成教育方面也存在着种种问题。
关键词:农村小学;小学生体质;体育活动;提高;
        造成小学生体能下降的原因有:现代生活方式对人们的影响占了不容忽视的地位,过去爬楼梯,现在坐电梯;过去骑自行车,现在坐汽车;人类的劳动活动大大减少,造成体能下降。再则,生在“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时代,相当一部分小学生,仗着祖父辈及父母的宠爱,连家务的边都摸不到,缺乏最基本的活动内容,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惰性心理。而且长期的溺爱造成了不少学生娇气的性格,一遇到运动量比较大的活动或者不好的天气,潜意识使其产生了惧怕及抵制心理,如上种种,使小学生体质下降。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充分利用多种体育手段,逐步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习惯。所谓的身体素质,通常指的是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是人体各器官系统机能在肌肉工作中的反映。在教学中,我主要是从力量、速度、灵敏、柔韧性和耐力等能反映身体素质和运动成绩的五个方面进行实验和研究的。
       
1.力量素质是人体运动的基础,是人体运动最广泛的一项素质。力量是从事各项体育活动的基础。

        2.速度素质是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即在单位时间内动作或通过某一距离的能力。速度素质不是先天的,而是经过后天的反复训练,进行快速动作练习得以提高的。经常从事各种速度练习,可以提高大脑皮层兴奋、抑制过程转换的灵活性和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性,能提高呼吸、循环系统活动的能力,对身体发展、增强体质、掌握动作技术和运动成绩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3.灵敏素质是在锻炼中发展的。灵敏素质是人体表现出来的快速随机应变的能力,是一种复杂的素质,既是神经的灵敏性反应,又是力量、速度、协调等素质的体现。因此也可以说它是一种综合性素质。


       
4.柔韧素质贵在持之以恒。柔韧素质是指人体各关节的活动幅度、肌肉和韧带的伸展能力。柔韧素质的关键取决于肌肉、韧带的弹性和关节的活动范围,也取决于神经支配肌肉的紧张与放松的协调能力,发展少年儿童的柔韧素质要从小抓起。少年儿童时期,柔韧素质容易发展,但也容易消退。所以要提高柔韧素质应以主动形式经常性地进行锻炼。每次练习要有一定的重复次数和动作幅度,以保证练习的效果。所以要早抓,抓敏感期。

        5.耐力素质对其他各项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它能改善和提高心肺功能,提高少年儿童的心肺机能水平和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能力,发展和提高运动成绩。耐力素质的训练是一项十分枯燥的事情,现在的少年儿童最缺乏的就是吃苦精神,课堂上一谈耐力跑,就一片叹息声,不乐意活动。所以在进行耐力素质练习时要先讲述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激发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培养他们顽强的精神意志。
每天进行一定时间的体育锻炼活动,充分使孩子动起来。教师可带领学生进行一些趣味性浓的运动项目,真正让学生的身体运动起来,要强化学生增强体质的意识,必须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在教学中,首先要掌握好课堂节奏,调动课堂气氛。因此,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教案,教法更新颖多变。只有当学生对体育运动感兴趣后,才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才会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觉地去锻炼身体,弥补自己的缺陷。

   现在部分家长对子女过分关心、溺爱,普遍最关注孩子的身体,但又不注意身体与营养的关系,这样就导致了体质下降。所谓的身体素质,通常指的是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是人体各器官系统机能在肌肉工作中的反映。实践证明,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是体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体质好坏的主要方面之一,它与人的体型、体格、机能、神经反应和心理等均有密切关系。身体素质的好坏与遗传有关,但与后天的营养和体育锻炼的关系更为密切。所以要想提高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素质,必须坚持科学的体育锻炼,要遵守科学的原则,切不可操之过急,方可收到实效。

   总之,身体素质全面发展才是衡量少年儿童的标志。青少年学生对力量、速度、灵敏、柔韧、耐力的训练既要全面,又可以重点突破,特别是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应当有所侧重,才能取得显著效果。健康的身体为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身体素质的发展又促进了身体的健康,增强体质。通过各种体育项目的锻炼,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达到了身体健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立.农村小学如何提高小学生体质[J].学周刊,2012(09):204-205
[2]巴音克西克. 小学体育课堂体质训练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164-1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