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建设与实践教学探讨

发表时间:2020/6/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5期   作者:杨晶
[导读] 在科技神速发展的背景下,物联网技术实现了较快的发展
        摘要:在科技神速发展的背景下,物联网技术实现了较快的发展。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则是国家新批准设立的专业,特别是对于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的课程教学目前正处于探索阶段,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实践教学方面,还存在很多的不足,这就很难满足实际教学的需求。对此,本文立足时代发展的背景,对建立完整的物联网课程教学体系,以及实践教学的优化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培养出高水平的技术人才做出一点贡献。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专业建设;实践教学
        对于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的设立,主要是为了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技术性人才,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物联网技术是一种集众多先进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技术,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广泛,特别是高校关于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的实践教学,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因此,在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则需要教师抓住时代发展的规律,实现专业课程与实践教学进行整合,培养技术型人才。
        一、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培养目标
        高校对于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的设立,主要是为了培养技术型人才。从物联网技术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理论基础,还需要具备专业实践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这对于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当下高校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设置中,需要高校建立起产学结合的办学模式,重视实践教学的开展,全面落实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的培养目标。由于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了迎合素质教育的需求,面向物联网专业,实现产学结合,全面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的提升学生的专业基础和实践能力,为社会输出专业的物联网技术型人才。
        二、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
        在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则需要教师依据实际的情况,从岗位能力培养的角度来看待实践教学,对学生的岗位能力进行培养。教师在为学生传授物联网基础知识以外,还需要重视学生施加能力的培养,并在此基础上,设计针对性的实践教学体系,关注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在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上,为学生的实践学习奠定基础。另外,学校对于该专业的课程设置,还需要合理的安排专业基础课程和公共课程,比如物联网技术概论等,从多方面来实现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建设和实践教学的优化。
        三、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实践教学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物联网产业作为新型的产业,其具有产业链长、涉及内容多的特点,在物联网产业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环节就业压力。而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则需要在人才的支撑下,才能实现长久的发展。所以,国家从战略性角度出发,加大了对物联网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力度,这对于高校的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的实践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由于高校的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是面向社会发展需求而设置的,对于人才的培养要求则是十分的明确,该专业主要是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能够熟练的掌握物联网的相关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职业手段和实践技能,并具有较高创新意识的综合性技术型人才。


        (二)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
        在当下高校的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中,主要是凭借计算机专业的基础上建设起来的,所以在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该专业的必修课程,如程序设计、操作系统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而对于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主要为物联网导论,无线传感器网络,射频与无线通信等专业课程。对于实践课的设置,则是将其放在理论教学之后,一般是在基础课程教学之后的学期,开设实践课程教学,并将实际的训练项目添加到实训环节中。在实践教学中,学校也会将企业的物联网项目引入到教学中,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训练。
        另外,由于物联网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其不仅综合了计算机、微电子等多个方面的知识,还具有一定的难度。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般不需要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深入的了解,只需要学生在掌握这些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开发设计就可以了。由于实践教学更加重视学生对于物联网技术的实际应用,在实训课上,教师主要讲解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实例,在加深学生对物联网知识认识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行锻炼,培养出更加专业的物联网技术人才。
        (三)实践课程的教学方法
        高校在培养物联网人才的过程中,则需要与实际需求进行紧密的结合,加强校企合作,实现物联网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利用多种渠道来健全物联网实训项目基地,通过有效的实践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设计能力。
        首先,应用项目实例驱动教学法。高校对于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的设立,主要是为了培养应用型的技术人才,所以对于物联网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必须与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进行结合。在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的实践教学中,教师则可以应用项目实例驱动教学法来组织教学,一是依据实践教学需求,将项目原型分解到各门专业课中,二是将企业物联网项目具体案例分析融入到实践教学中。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在简化需求的基础上来实现难度的降低,但也要确保学生所参与的实践项目必须符合实际需求。
        其次,应用跨年级结合的实践教学法。在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的实践教学中,由于物联网在设计环节中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难度较大,所以对于一些大型的实训项目,教师可以应用跨年级结合的实践教学方式,借助传帮接代的优势,实现实践教学的开展。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让高年级的师兄师姐们来负责项目需求分析、规划设计等工作内容,让低年级的师弟师妹们来负责程序设计,通过这种滚动式的结合方式,来引导学生参与大型实训项目,不断的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国家推出了一系列的战略性措施,其中设立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则也是一种战略性措施,主要目的是为物联网产业提供技术型人才,这对于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尤为关键。因此,在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则需要教师将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重视起来,强化该专业教学的实践性,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出具有计算机特色的技术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翠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19(19):15-16.
        [2]刘博.物联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福建电脑,2018,31(11):151+139.
        [3]廖丽嵘.应用型高校物联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7(27):17-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