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传播中华文化是高中对外学汉语教师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中西方学生的特点差异所带来的教学冲击,文化震惊,让教师们苦不堪言,不知所措,无法进行正常的汉语教学。面对这种挑战,对外汉语教师要清楚的认识到:对外汉语教学的难度不在于教,而在于管控课堂秩序,更在于教学得法。只有百变课堂,才能稳中求法,法中求变、变中教学,才能掌控“来玩的魔兽”,顺利进行汉语教学,弘扬我中华文化,完成时代赋予我们对外汉语教师的光荣使命。
关键词:对外高学汉语教学 教学策略 方法
为了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习总书记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 “一带一路”的倡议,这不仅彰显了我国的世界情怀和天下担当,更强调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重要性。我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传教和而不同的中华文化,是对外高学汉语教师即将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和一项艰巨任务。面对一群从未接触过汉语、胆大活泼、散漫游动、随意提问、打瞌睡、敢想敢做、甚至恶作剧的熊孩子,我们对外汉语教师任重而道远。对外汉语课上,每位教师都在与困兽般的洋学生斗智斗勇,努力管控纪律,尽量避免学生违纪、辱骂、甚至打斗的情况发生,才能传道受业。我们国内教师,大多习惯了咱中国娃的乖巧听话、守规矩、会读书,只管行云流水教就行。一旦从事对外汉语教学,面对中西方学生的特点差异所带来的教学冲击,文化震惊,大多数教师苦不堪言,不知所措,无法进行正常的汉语教学,这无疑是挑战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潜能和教学水平。笔者对美高中汉语教学的感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难度不在于教,而在于管控课堂秩序,更在于教学得法。只有灵活多变、操作性强、有趣适用的教学方法才能稳住“无法无天”的“洋鬼子”,才能稳中求法,法中求变、变中教学。只有百变课堂,方能牢牢掌控一群“来玩的魔兽”,才能顺利的进行汉语教学,弘扬我中华文化,才能完成时代赋予我们对外教师的光荣使命。
一、一堂课一个游戏。面对一进教室就问"Anything fun today?”的牛高马大的美国高中学生,笔者忍俊不住问“Why are you here?” "For fun”是洋学生的学习内动力。为了激发洋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绞尽脑汁,想出好玩的“招”,即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让洋学生动起来,忙起来,无暇打闹,边玩边学。在国内课堂罕见的教学情景: 麻将教学。笔者带领洋学生“玩’’麻将,利用“小方块”上的汉字,教洋学生认字、数数,洋学生沉浸在洗牌、垒方块、摸牌猜字的喜悦中,轻松地转换汉语听力、识字、辨字、矫正发音等几个教学环节。笔者教学的实践表明:利用摸得着的、具娱乐效果的实物进行汉语教学,课堂多种教学活动交替开展,效果好。
(1)Class activity:教师读出汉字:一万、九万,看谁快而准拿出对应汉字麻将;
(2)Pair work: 让同桌闭眼,读出“几”万,让同伴在“万”字堆里摸出对应“字块”,打出并读出该词的汉语拼音。
(3)Individual work: 按0~9的数字分堆麻将,码“积木”,把识数教学进行到底。
二、一堂课一场秀:各国学生各有所长。国内学生大多文静内秀,洋学生则开朗自我、好表现,爱“show”。教师要善于捕捉他们的特点,把握机会,提供多个舞台,让他们展现自己,秀中教学与学习。学生参与系列的展示活动时,会沉浸在一种快乐和感觉良好的气氛中,这既是学习汉语、了解我国文化的一个认知过程,又是一种艺术上的感受和体验。师生情感的互动交流是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外汉语教师可投其所好,创设丰富多彩的中国秀。洋学生爱中国功夫,尤其喜欢陈龙(Jack Chen)主演的功夫片,一段陈龙主演的功夫视频教学是行之有效,洋学生爱中国功夫,爱中华文化。延长和拓展洋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太极、练剑也是寓教于乐的教学手段。教“功夫”时,融入汉字“左右”“前后”“起立”“吐吸”“快慢”等汉字教学。洋学生对中文学习的都存在畏难情绪,认为学汉语是学汉字和拼音两门语言,所以我们对外汉语教学内容不可贪多,旨在精讲精炼,尽量在真实的语境中习得。
笔者踏出国门前,专门拜师学“太极”。有中国功夫护教,其乐无穷。在教洋学生“习武”的过程中,“憨憨”“笨笨”的洋学生对“小小枝”的笔者充满敬畏,“花架子”造势,着实调动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笔者的弟子一踏入教室就开练,兴趣高涨的比试。笔者从班级中,挑选打的好且声音洪亮的洋学生,在穿着唐装的笔者的率领下,在美国Jacksonville市中国文化节的舞台上表演,轰动一时。一位有心家长还录了相并刻成光碟,送师生纪念。笔者在四个教学班回放,学生情绪高涨,中华文化再次大放光彩。
(1)身势语(Body language)在汉语教学中的运用着实有趣。“球类”词汇教学:羽毛球、高尔夫球、篮球、桌球、足球,教师采用“body Language”比划教听、说、读、写。用酸奶瓶装水,在“magic paper”上,用毛笔沾水抄写汉字,酷呆了老外。还没等洋学生“画”够,好铁趁热打,教室拼课桌,来场秀:乒乓球比赛。来自梦之队的笔者,与热爱运动又自负的老美,逐一交手,洋学生自叹技不如人。但第二天一进教室又叫嚷:什么时候打乒乓球?“乒乓球秀”控课,效果斐然。
(2)视觉盛宴秀:融说唱跳为一体的汉语教学,音乐明快、律动感强,学生易上手上口。眼、耳、口、鼻、嘴“五官”专题教学,可利用光碟、视频、多媒体、投影等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播放国内幼儿园小朋友吟唱的“妈妈我要亲亲你”的儿歌。让洋学生动起来,边唱边跳,手口一致,唱哪摸五官哪,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兴趣盎然。校园里,所教洋学生一见笔者就摇头摆尾唱“妈妈我要亲亲你”,让人忍俊不住想笑。
三、一堂课一竞赛:爱玩、喜比赛、好动是洋学生的特性。教师一味机械重复的讲授,令学生乏味。唉声叹气很难完成教学任务。组织课堂竞赛能唤醒“装睡”的洋学生,给他们全新的课堂体验,有解乏醒脑之效。竞赛的特殊魅力,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令学生痴迷。在丰富趣味性强的竞赛氛围中,学生的荣誉感、面子、虚荣的增损,争强好胜的心理,都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利于课堂任务教学。学生参与“玩”、“动”的比赛过程中,通过彼此的较量、互动、输赢产生的失落、快感,渗透汉语教学,才能享国学之美。竞赛教学也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有利于我们教师收获“老外”的友好。接龙、拍“苍蝇”,剪纸、“神笔”等都是课堂竞赛好用的“招”。接龙竞赛是学生的最爱:让洋学生报数接龙,接不上或报错的,让其学动物叫;拍“苍蝇”巩固所学:分组并选出两个队长,各组派出队员,教师读出汉字,队员用苍蝇拍快速拍出白板上的正确汉字,看谁拍的多。裁判评出胜方并奖中国结,败方罚做深蹲。一场课堂汉语教学任务通过竞赛的方式顺利完成。
四、一堂课一堂食: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教语言就是教文化。把语言教学与文化有机的结合的教学,效果凸显。民以食为天,好吃更是孩子们的天性。把汉语教学揉入介绍中华美食、制作美食、品尝美食的过程是开心的学习体验。让呆板、硬输入的汉语教学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教学更具活力。我的课堂我做主:笔者自带面粉、包饺子的食材、电饭煲、调理,教室变成了开心厨房。PPT展示包饺子的制作过程,介绍所需食材,教会包饺子的相关汉字“面、饺皮、揉、和、肉、馅、擀面杖、作料、油”,老师指导带领学生一边操作,一边提问,巩固所教词汇及表达。包饺子教汉语的过程,既体现了中华食文化,又加深了孩子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师生相互配合,和面、包饺、煮饺、吃饺,洋学生端着纸盘,咬着叉,眼睛盯着上下翻滚的饺子,画面喜人。这种让学生“垂涎三尺”的堂食教学,效果不好都不行。
总之,对外中学汉语教学应遵循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对外汉语教师要多动脑筋,想出高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洋学生学习汉语的热情,才能顺利完成汉语教学。只有开展丰富多彩、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选用得当有趣的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才能得到洋学生的认可和尊重。这些不可小觑的教育活动、教育手段是行之有效的:师生间不冲突、不对抗,合作共赢,在和谐互动友好的教学氛围中,汉语娓娓道来,我们教师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书目:
《跟我学汉语》人民教育出版社
《体验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