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伴我行——预见.遇见

发表时间:2020/6/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5期   作者:沙蒙蒙
[导读] 幼儿安全是最让人牵挂的安全,幼儿园安全不仅体现在园舍的坚固
        【摘要】幼儿安全是最让人牵挂的安全,幼儿园安全不仅体现在园舍的坚固,更体现在大家始终绷紧的安全弦。《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所以我们平时利用多途径让安全与大家相伴而行。首先为幼儿创设环境,获取安全常识,然后利用生动的生活和游戏活动,增强幼儿安全意识,最后教师利用各途径遇见安全,保障活动安全预见。希望通过一系列的安全教育具体的活动,让幼儿获得有关安全和自我防护意识,让我们的孩子在安全、和谐的环境下,快乐、健康地成长,为孩子撑起有效的安全伞,让家长放心,让全社会安心。
        【关键词】安全意识、良好习惯、安全预见、健康成长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所以幼儿的安全是重中之重。的确,现在安全事故的频发,提高全社会及家长、教师、幼儿的安全意识刻不容缓。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幼儿在园的安全并不是靠减少活动来保证的,而是通过对幼儿进行适当的安全教育和安全预见措施,给予孩子提供安全的空间,让孩子在增长经验的同时,拥有健康的体魄,快乐地成长是幼儿园的重要责任。因此,尽可能地对不安全因素提前做好防范,预测并及时排除,把伤害率减到最低。
        一、预见安全环境,遇见安全常识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孩子创设健康、安全的环境。”“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首先通过大的环境潜移默化地让幼儿获取安全常识,如:墙上投放形象可爱、颜色鲜明的图片,吸引幼儿与环境互动,如:“小红帽”等安全故事,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习得安全常识;其次,对于班级室内外环境,在平时注重安全整理的同时,也要定期进行检查、修理。同时要注意创设良好生活环境,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把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自我保护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孩子在参与的活动中建立起的良好生活习惯,也起着一定的自我保护作用。
        二、预见生动的生活、游戏活动安全,遇见安全意识
        我们严格落实每周的安全活动进行幼儿安全教育,每日安全小结,每周五向家长发放安全提醒,使安全能够真正的在家长和幼儿心中落地生根。同时在平时的活动中引导幼儿找出身边的安全隐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注重调动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让他们亲自参与到安全教育之中。如:“安全我做主”活动中,让幼儿自己找一找活动室中哪些地方易有危险,怎样预防这些危险。和孩子们一起来设计安全标志,并把它们贴到适当的位置上,这样不仅提高了幼儿自主的安全意识,而且同伴之间也会相互提醒,孩子们安全意识变得更主动。在一日生活中,上下楼梯时、玩大型滑梯时、进盥洗室时,都有安全叮嘱语;同时利用多媒体调动幼儿参与安全常识的兴趣,增强安全意识。一味的说教会使幼儿失去兴趣,而且幼儿年龄小,很大程度上受兴趣、情感支配。教师制作并使用课件,将幼儿熟悉的一些动画形象,设计到活动中去。如:利用课件制作了正确户外游戏应注意的安全问题,连贯、动态、形象、生动的课件激发了幼儿的参与的兴趣。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孩子们把“安全”二字深深的印在自己心里。
        三、多途径预见安全,保障活动安全遇见
        (一)预见安全
        1.安全设施:班级室内外提供给孩子的设施、玩具必须牢固、安全、卫生,并定期检查是否存在隐患。如电源插座是否在安全区域,线路有无漏电,室内物品是否有锐角,摆放是否合理,活动器械、玩具是否破损等。只要发现安全隐患就要及时维修。
        2.活动前的安全预判,教师在各个活动前都进行安全风险预判。如:语言活动《大老鼠找小老鼠》表演位置的布置是否合理不拥堵,表演环节幼儿躲在房子后面,请小老鼠寻找自己,由于幼儿比较兴奋,可能会出现摔倒、碰撞等现象教师提前合理布局,孩子所拿的教具是否安全、不易划伤;户外滑滑梯时,教师提前提醒幼儿,避免幼儿逆向上滑梯,容易与上面滑下来的幼儿发生碰撞。避免幼儿在滑梯上趴着滑下来,很容易造成脸部受伤。避免孩子滑滑梯时,同伴从滑梯上往下推,造成孩子摔伤。孩子避免穿有帽子的衣服或衣服上有坚硬的饰品,预防造成帽绳钩、拉住孩子窒息、坚硬物品戳伤孩子等安全隐患。通过活动前的安全风险预判,使得活动更加的顺利和安全,幼儿在滑滑梯时,大部分幼儿都能做到安全滑滑梯,少数几名幼儿在老师的提醒下也能及时地改正错误的做法,通过风险预判大大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幼儿园中保障幼儿的安全效果较好,非常适用。

       
       
       

       
       

(二)安全遇见
        1.活动中紧绷安全弦。幼儿阶段的孩子活泼好动,但是由于幼儿年龄小,自我保护和防范危险的能力较弱,在孩子探索活动中很容易发生危险,怎样有效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活动中教师要时刻紧绷这根安全弦不放松。如:安全活动《保护牙齿》首先教师让幼儿操作开始前要有安全叮嘱,环节结束要有小结,让幼儿明确要求以及少吃糖保护牙齿的办法,更不要随便乱吃任何东西。其次活动的材料提前分好,每人都有小盒子,避免掉落,同时教师注意幼儿之间的坐位,拉大幼儿间的距离,若出现掉落,避免人多拥挤造成孩子磕碰现象。最后配班教师配合主班教师加强活动中的巡视力度,在增强孩子参与积极性的同时,避免出现拿操作材料当玩具玩的现象。
       
       
       


        2.情境参与安全不放松。情景参与式活动演练,对教师、幼儿来说,都是不同寻常的安全教育活动,让孩子在亲身体验中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逃生、避震和防骗的技能,有效地提高了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如:消防演习:知道火灾发生时逃生是第一位的,用湿毛巾捂嘴弯腰前进。地震演习:地震时有可能就用最快的速度逃到空旷的场地上。防拐骗情境演习:不吃陌生人递给的食物,不跟陌生人走。
       
       
       
       
       
        孩子的安全是大家都非常关心、关注的问题,幼儿园的安全教育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中之重。通过教师的遇见和预见,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安全教育具体的活动,让幼儿获得安全常识和自我防护意识,让孩子们在安全、和谐的环境下,快乐、健康地成长!让安全与大家相伴而行,为孩子撑起有效的安全伞,让家长放心,让全社会安心!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S].教育部印发?.2001年7月2日
        [2]张静.浅谈加强幼儿园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J].才智,2011(32).
[3]丁志俊.幼儿园安全教育刻不容缓[J].山东教育,2010(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