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细雨 润物无声——转化学困生有感

发表时间:2020/6/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5期   作者: 段航航
[导读] 学困生的转化,一直是困扰老师们的一个难题。
        学困生的转化,一直是困扰老师们的一个难题。因为它是一项复杂、细致且艰巨的工作,也是显示教师思想水平、业务能力和教学艺术高低的重要标志。尤其是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如今教育已由原来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他们的优点可以得到赏识,而这些正是以前所缺少的。现结合自己平时的工作谈一谈关于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关爱加尊重。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谁能在学困生的心田上种下自信、自尊的种子,谁就能找到开启学困生心灵之锁的钥匙,就能为他们铺设一条通向成功的光明大道”。爱护学困生首先要做到一视同仁,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不分层次,不划优劣,在师生间建立起平等、自由、同情、关心、宽容、鼓励、帮助的关系。爱护学困生就要把学生看成一个个活生生的有独立个性的人,承认每个人兴趣、爱好、能力以及个性的差异,而不能把他们放在同一个模子里,把他们截长补短、磨去棱角、锻打冶炼成标准的产品。应当如马卡连柯所说:“正像高明的猎人射击走动的目标要射向远远的前方一样,教师在自己的教育事业中也应当高瞻远瞩,对人要多加要求,也应特别的尊重,即使在表面上看来这个人并不值得怎样尊重。”
        俗话说得好:"人非草木,熟能无情"。由于后进生常常被遗忘,要想使他们在短期内由后进转变成先进不大可能。它需要一个过程,只要我们多接触他们、了解他们,找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他们讲清道理,关注他们细小的变化,用爱心、用真情去感化他们。我想: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他们一定会有所改变的。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对于"学困生",要尊重其人格和情感,要把爱心无私的奉献给学生,真正建立起相互尊重,信任理解的师生关系,寓教于情,使"学困生"乐于受教。老师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多谈心,多个别辅导帮助,以良好的师德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启迪他们,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和责任感。 一个人如果丧失了自尊心,那就像丧失了弹性的弹簧,失去存在的意义。一个孩子变坏,往往是从破罐子破摔、不顾廉耻开始的,所以老师要十分小心细致地对待和处理学生中出现的问题,不仅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还要想方设法培养他们的自尊心。比如:当你发现学生作业没有做完,而说谎忘在家里时,决不能当着全班学生的面揭穿它,更不能用恶毒的语言伤害他,可以给他一个补救机会,如:‘下午带来好吗?老师相信你是个听话的学生,一定能按时完成作业’。如果大声斥责,他非但不听,反而会变本加厉。
         三、发挥榜样的力量,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反复教育。
   小学生身体、心理、生理都处在发展阶段,他们是非观念模糊,好奇心强,容易模仿,因此,教师的言传身教,像“润物细无声”的雨露一样,对他们的教育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首先必须做到。我们教师要时时处处想办法为他们树立榜样。比如,给他们讲一些伟人的故事,在班级经常开展树优评差活动。让学生时刻以他人为榜样,永不自满。
        学困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稳定四个阶段。

因此,在转化过程中,后进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现象。对这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热情,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后进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
        四、挖掘闪光点,寻找教育契机,增强学生自信心。
   人人都有优点,如同人人都有缺点一样。再好的学生都有缺点,再差的学生也有优点。教师应在班级多开展一些兴趣活动,以便给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这样可以让后进生展现自己闪光点,还可以受到别人的尊重。在教学中,我经常抓住学困生身上哪怕一个微弱的“闪光点”,并用放大镜视之,达到激励学困生的目的。记得刚带六年级时,我班上有个学生叫朱凯,他经常上课做小动作,不是钻在桌子底下,就是上课看课外书,要不就是打瞌睡,字写的一塌糊涂,学习成绩特别差,还经常和同学闹矛盾,是个十足十的问题生。我多次批评教育他都没有明显的效果,他总是表现为认错积极,但没多久就还是老样子。批评教育不见效果,我只能从别的方面入手。就在我观察他几天后发现这名学生上学特别积极,在学校总是抢着和同学劳动,老师手里的活他总是看到眼里,二话不说就来帮忙。和他家长取得联系后我又得知他起床不需要家长催促,而且总是起得很早,从来不迟到。并且他在家也时常念着老师的好,理解老师的辛苦。想想他平时的表现还真不假,他总是悄悄的把一块糖放在我的桌子上,有了这些观察收获,我对他也关注的多了,在上课时总是有意无意地表扬他,在同学面前鼓励他,慢慢的我发现他有了进步。记得在一次“夸夸我的同学”的主题班会上,当朱凯看到班里同学都没有一个人夸他时,低着头,一言不发。这时我说:“我也想发言,请同学们猜猜我会夸奖谁呢?”
“马甜”、“李敏”、“朱佳楠”……学生们一猜就是那些学优生。
        我说:“这些同学的确有很多优点,大家对他们的赞扬我也同意,现在我要说的是‘朱凯你真棒’!”当我把朱凯的事迹向同学们介绍后,全班同学向他投去赞许的目光,并报以热烈的掌声,我接着说,“如果朱凯同学在课堂上能专心听讲,认真书写,并和同学们搞好团结,那他一定更优秀。”
        从此,朱凯慢慢变得自信了,学习的热情也高了,学习成绩渐渐提高了,和同学的关系也逐渐融洽了。
        五、锻炼意志,树立战胜困难的决心。
意志是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力量,是非智力因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同一般学生相比更多,他们往往不能战胜自我和控制自我,意志薄弱,退缩消极,没有克服困难和战胜困难的信心,为此,在教学安排上,要针对"学困生"的实际情况,确立适宜的目标,让他们能够接受。循序渐进地提高知识负荷量和作题的难度,有必要时单个辅导。适当布置一些课外作业,使其能够增强学习信心,克服胆怯,畏惧退缩心理,激发坚韧不拔的精神。
    总之,转化学困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教育系统工程。用我们诚挚的心,真诚的爱,去善待每一位学生。多给学困生奉献爱心,让爱的阳光温暖他们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他们的成长。学生像花朵,老师是园丁,有了爱的雨露,祖国的幼苗才会茁壮成长,爱是教育的源泉,让我们把爱倾注给学生,使他们健康、自信的成长!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