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语文教学的困境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0/6/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5期   作者:李荣花
[导读] 语文学科是特殊小学学生的基础科目之一
        摘要:语文学科是特殊小学学生的基础科目之一,其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但是,在目前的很多特殊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普遍不高。一方面,教师在语文教学的指导策略和教育方式上与学生发展预期、社会定位要求有着很大差异,导致很多教学活动的开展呈现无效运作状态,教学效率长期止步不前;另一方面,受到自身身体、心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很多特殊小学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上普遍缺乏自信和兴趣,甚至对学习语文产生怯懦意识,学习收获微乎其微。针对这一现状,承担特殊小学语文教学的教育者必须引起重视,且通过诸多有效性改进措施的落实,为促进语文教学效率获得实质性蜕变而提供助力。
关键词:特殊小学;语文教学;困境;对策
        对于特殊小学的学生而言,由于其长时间受到身心问题的困扰,语文学习质量始终原地踏步,与自身发展预期和自我成长需要背离甚远。针对这一现状,学校、教师都付诸了诸多努力与变革,但就具体成效而言,依然不够理想。鉴于此,教师必须给予特殊小学语文教学实际足够重视,并根据学生现状、教学实情,在教学策略、教育方式上积极寻求变革和突破,以促使学生在更加科学、合理、充分的教学指导下重拾学习自信,获得更好发展。
        一、特殊小学语文教学中面临的困境和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特殊小学的学生对于学好语文普遍有着比较迫切的期待,但是,苦于身心诸多方面的障碍与困扰,导致其在语文学习上依然存在诸多畏难情绪。学习自信不足,学习兴趣缺失,学习定位迷茫,学习方式单调等问题比比皆是。针对这些困境和问题,教师应该给予其更多关爱与指导,让这些学生在不懈努力下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渐渐消除自卑心理,进而在科学指导与自我坚持中掌握更多语文知识,为实现其人生发展而奠基铺路。
        1.教师教育策略与学生实际情况不相契合
        特殊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对教师专业能力、教育素养有着很高要求。可以说,教师教育指导作用的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但是,在目前的很多特殊小学,基本都存在语文教师教育指导不规范、不精准、不合理的情况。一方面,很多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依然按照程式化模式组织教学活动,不能切实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实际,教育方式比较单调,教学内容按部就班,很少结合不同学生实际情况开展差异性教学,导致很多身心障碍比较严重的学生听不懂、不会学,其学习效率与预期发展差异很大。另一方面,一些教师对学生的生活、情感、需要重视不足,除了组织开展正常教学活动之外,很少俯下身子去了解学生心灵世界。由于对学生思想、情感、心理问题了解较少,以致很多教学活动的组织和设计呈现无效运作状态。第三,部分语文教师在教学指导中缺乏耐心、爱心和责任心,甚至对一些教学发展长期止步不前的学生严加批评、过分指责,导致一些学生自卑心理与日俱增,学习自信严重缺失,学习动力严重不足,学习定位严重失衡。这些源自教师层面的问题,是制约特殊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主要困境之一。
        2.学生学习方式与自我发展定位背离甚远
        语文教学必须以具体的语言生态为辅助,让学生在强烈的学习渴望中萌生使用语言开展交际、表达、交流的迫切愿望。但是,对很多特殊小学学生而言,由于其身心缺陷比较严重,因而内心一般都比较自卑,对借助语文知识和他人交往有着严重的排斥心理。于是,在语文学习中,很多学生也只是按照教师指导采用故步自封式状态各自为战,对于自我评价不够客观具体,就自己的优势与潜能缺乏精准认知,渐渐地,其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也被消磨殆尽,语文学习的实效性难以及时彰显。
        二、变革特殊小学语文教学困境的具体对策
        特殊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开展,离不开教师的科学指导,更离不开学生的全力配合。只有师生之间彼此认可、通力协作,语文教学的实效性方可切实凸显。因此,教师在具体教学活动设计时,应尽量多关注学生体验和发展,针对不同学生特点和实情,设计出具有针对性、趣味性、创造性的教学活动,给予学生更多实践和参与的机会,以促使学生在循序渐进式指导中全面提升其语文综合能力。


        1.不断转变师生角色定位,全面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在特殊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始终扮演着组织者、协助者、参与者的角色。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的研究,并不断提高其专业素养,切实走进学生内心世界,全面关注学生发展预期,让教学活动与学生学习需要相契合,针对不同学生需要,加强个别指导,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教师对于自己的关爱和尊重,进而以积极的态度、强烈的渴望投身语文学习,对学好语文萌生强大自信。一方面,教师应该全面提高其专业素养。通过对新理念、新思想、新策略的学习与实践,在教学策略上不断优化与革新,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中感受语文的价值,以强烈的学习内驱力开启语文学习之旅。同时,特殊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虚心学习、积极探索,多借鉴、应用比较成熟的语文教学经验,使自己的教学设计更具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切实转变师生角色定位。将爱心、耐心、责任心融合至特殊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多和学生交流、沟通,并结合学生实际推动语文教学发展。多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给予特殊小学学生更多实践、参与、展示、表现的机会,教学中避免“满堂灌”式讲授,让学生在自主体悟中学习语文,提高其语文应用能力。
        2.积极优化教学活动模式,切实拓宽教学发展路径
        对特殊小学学生而言,由于其身心各方面缺陷或者障碍的影响,以致在语文教学中存在困难、出现问题在所难免。因此,教师必须就教学模式不断优化和创新,结合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学生实际,让教学活动更加贴近学生实际。一方面,应该加强对现代化教学辅助工具的使用,让学生在多元化、丰富性、直观性教学体验中学习语文,感知语文魅力,提高其语文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应该让语文教学活动更加贴近生活实际,给予学生比较充分的应用机会,实现即学即用,全面激活学生的语文认知潜能。
        3.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尊严,科学发挥教学评价作用
        很多特殊小学的学生,在心理、思想、意识等层面都有着诸多误区。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多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和肯定,少一些不必要的批评和指责,让学生客观认识自己,逐渐走出心理困境,对学好语文充满自信,对发展自我信心百倍,在欢悦、和谐的分为内学习语文知识,逐步塑造健全人格,提高其语文种鸽能力。
        三、结论
        总之,特殊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对教师、学生都是一种考验,也是一种彼此成就的机会。教师在教学活动组织、设计、开展中,应该切实关注学生实际,尽量让教学活动丰富化、教学方式多元化、教学生态情景化,给予学生更多展示自我、释放自我的机会,以驱使学生在渐渐适应、慢慢成长中学好语文。
参考文献:
        [1]王存德.特教学校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策略[J].甘肃教育,2019(11):84.
        [2]陈丽娟.浅谈特教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19(18):52.
        [3]刘明超.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09):66-67.
        [4]刘超.特殊教育学校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8,9(19):102-1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