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小学语文教学开始强调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小学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融入情感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知识,也能提高小学生文章情感理解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不单是指知识方面的教育,同样要注重小学生感情的培养,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小学语文融入情感教育能使小学生对中国语言文化有更深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情感,并将其发扬和传承。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教育策略
在新课改背景下,提倡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小学生年龄小,对自己思想、行为没有准确的认知。小学生的价值观与人身观的形成与所受的教育活动有着密切关系的,小学生受到外界的干预教育效果是最明显的[1]。在小学的教学科目中,语文教学容易渗透情感教育,因此,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将德育教育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开展情感教育工作,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帮助其形成全面的社会认知,建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与道德观,实现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伴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家长也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利用各种途径提高孩子的成绩,在这种观念下,忽视了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导致学生错过了最佳的德育教育时间。此外,当今社会道德观、价值观扭曲的事件频繁发生,更加凸显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对小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可以为德育教育的开展做铺垫,情感教育是指教师通过一种温柔而又有力的教育方式,在教育中逐渐将正确的三观渗入到学生的思想观念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使小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2]。
在新课程背景下,加之小学语文学科的独特特点,小学语文情感教学能够丰富学生情感世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帮助小学生形成更全面的社会认知的作用。小学生年龄较小,身心处于发展阶段,在其成长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关怀,小学语文教师应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情感学习氛围,关注学生在学习时的心理情绪变化,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3]。同时,小学生往往喜欢模仿教师的行为,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应将更多的情感传达给小学生,使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也会有更多的情感体验,有利于丰富小学生的情感世界、净化心灵。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对许多社会现象产生疑惑,小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应增加对小学生的观察,在小学生出现疑惑时耐心为其讲解,在出现不良好的情绪时要给予有效的指导,使小学生能形成更良好的人生观、社会观、世界观,为小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将情感教育与日常教学相结合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革新,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在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中融入了一些情感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深入发掘教材情感教学内容[4]。
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体会教材文章中的情感,让学生与文章内容同喜同悲,从而培养小学生的情感感知能力,树立正确的三观,为语文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例如,学习到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快乐的节日》时,教师可以结合情感教育,本诗是儿童曲《快乐的节日》的歌词,诗歌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语言生动形象,旋律欢快活泼,多年来一直是小学生爱唱的歌曲之一,诗歌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教师可以以“乐”为主线进行讲解,使学生体会少先队员们欢庆自己节日时快乐、幸福和自豪的心情,以及长大后决心报效祖国的志向。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可以深刻的体会成长之乐、理想之乐,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二)增加师生交流,渗透情感教育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情感教育的关键。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同,对世界的认知存在不同,导致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和沟通表达方式存在差异。小学语文教师不但需要具备专业的教学技能和知识储备,更要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对每一位学生有准确的分析和认知,了解学生们的心理变化[5]。如,有的学生性格内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困惑时,往往会因性格原因不擅长表达,这时需要教师准确抓住该类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以便学生能够及时解惑,避免其因学习困难而失去对语文学科的兴趣。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教师应结合自身的真实情感多角度的指导学生,关注学生的心理活动,增进与学生平等的交流,从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给予学生最好的关心与教育。
(三)营造具有丰富情感因素的语文教学情境
小学时期的学生,思考能力较弱,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处在萌芽的阶段。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有效的渗透情感教育,使学生深刻体会文章的情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为小学语文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科学的营造情感教学情境,能提高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同时,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为学生营造出逼真的场景氛围,使学生更加容易进入教学情境,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实现高效的小学语文情感教学。例如,学习到小学生二年级语文《母亲的恩情》时,教师带领学生唱《世上只有妈妈好》,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关于母爱的视频,使学生充分的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帮助小学生体会母亲的关怀和爱护。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小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能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德育品质。因此,教师要将情感教育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发掘教材中的情感内容,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创设有情感的语文教学情境,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使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罗卫青,李建鹏.小学语文课堂情感教育的开展实践[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14):48.
[2]吴杨亮.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渗透情感教育[J].新课程·小学,2018,(2):233.
[3]袁诗书.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5):176.
[4]刘婕妤.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J].考试周刊,2020,(12):50-51.
[5]于智杰.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J].考试周刊,2020,(17):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