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政治理论课程的主干课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具有重要地位。笔者经过近两年的教学,认为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员的能力素质以及丰富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从而增强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 键 词:教学内容 能力素质 教学方法
十九大报告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成为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而后,2018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政治理论课程的主干课程,形成了对学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对引导学员分清各种理论思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方向具有指导性作用。通过两年的教学,笔者认为还需从三个方面对此门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
一、强化教员培养力度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包含了政治、经济、社会、法治、文化、外交、军事等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内涵丰富,理论深奥。如何使这些理论让学员入心入脑,使学员真正树立起正确的行动指南和思维导向,需要教员具备三个方面的素养:一是政治素养。教员必须政治素养高、政治信仰坚定,能做到率身垂范,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能对学员产生深远影响。二是理论素养。教员要有深厚的政治理论功底,“予人一碗水,自身须有一桶水”, “打铁还需自身硬”,当今世界科技法治日新月异,学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面临着多元化的趋势。教员如果自身政治理论功底不深厚,无法圆融所讲原理,就无法使学员信服理论,教学就失去了应有的效果。三是职业素养。教员须热爱本职工作,只有热爱教育工作,热爱学员,才能扑下身子研究理论,夯实政治理论功底,才能在课堂上圆融自己所讲内容,教好学员。基于此,笔者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教员的培训力度。
一是强化思想政治培训。采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教育,到红色教育基地进行现地教学,观看红色教育影片等方式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坚定教育者的政治立场。
二是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学习原著,学习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十九大精神辅导读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纲要》等理论书籍,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和党史军史新中国史等,增强理论修养。
三是强化教员职业素质培养。首先是做到身体力行,增强对政治理论的敬畏心;其次是加强交流,不断强化和外校的政治理论课教员的交流学习,相互取长补短,增强学术能力和教学能力;最后是强化教学技巧的培养,要不断进行教学比赛,专家听课等,经常开展实践性教学模式,培养政治理论教员的教学技巧,做到让技为教用。
教员要充分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运用各种手段方式,深入浅出,讲清讲透这些理论,除此之外,还需要教员热爱,热心政治理论教育。所以要加强教员队伍的建设,培养出一批追求真理、乐于奉献,学术水平高,教学质量好,热爱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科研的教员队伍。
二、丰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上要注重与时俱进,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学员。自觉地把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把党和政府新出台的方针政策,把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时纳入到课程体系中,让学员在第一时间知晓掌握,使我们的教学内容具有时效性。比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相继提出了“四个全面”“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构想,这些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
教学中,应及时将它纳入相关课程,第一时间系统进教材、生动进课堂、扎实进头脑,做好“三进入”工作。自觉地把本学科以及相关学科的新思想、新理论、新知识及时纳入课程体系中,使教学内容具有前沿性。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一要强调选择性,不能兼收并蓄,良莠不分;二要突出评论性,对于一种新的学术观点,不仅要向学员客观介绍,而且要充分加以评论,不能只介绍不评论,“述而不作”;三要做到权威性,对于理论解读,不能随意,而是要注重权威性,不能把错误的解读传授给学员,做到三尺讲台无杂音。
三、教学方法上要创新
教学方法上强调创新,注重效果,坚持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笔者长期从事政治理论教学,在以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员沿袭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导致学生在教学中参与程度较低,削弱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制约和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中,要根据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和教育的规律,积极推进教学方法的大胆创新,从学生实际出发,不断探索教学的新招、实招。
要充分体现以学员为本的理念,注重学员素质能力的培养,注重学员主体意识和常新思维的弘扬,注重师生互动,注重问题式、启发式、案例式、开放式等多种具体方法和技巧的整合运用和交互运用,注重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的结合,要努力增强授课的感染力的时效性。
创造性地开展实践性教学。可以建立教学基地,到地方公司企业开展现地教学,让学员在观察中体验改革开放发展成果,感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就,从而增强“四个自信”,坚定“四个意识”。
积极开展政治理论研究,努力提高教学科研水平。科研是教学的支撑,没有科研是搞不好教学的。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很多知识点,学员在中学都学过,如果在老生常谈,照本宣科,讲不出新意,肯定不受学员欢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起来,有很多理念观点知识既具有传承性又具有开创性,因此,必须要深入研究。教员只有通过深入扎实的研究,才能在不背离原有理论精神的基础上,把政治性与学术性统一起来,讲出新意,将出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此外,还注重学员科研活动,鼓励扶助学员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教学活动中撰写论文,并按一定比例计入课终成绩,并将学院撰写调查报告和读书心得,择优汇编文集,推荐刊物发表。学员科研积极性和科研能力的提高,反过来又进一步激发了学院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形成学习科研互动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现代教育学原理导论》.2013年9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刘海民主编;
2.《课程与教学论》.2017年12月.高等教育出版社.王本陆主编。
作者简介:
1.夏运长,男,湖南安化人,武警工程大学乌鲁木齐校区政治教研室教员;
2.梁敬唯,女,辽宁阜新人,武警工程大学乌鲁木齐校区政治教研室教员;
3.杨霞,女,新疆木垒人,武警工程大学乌鲁木齐校区政治教研室教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