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篮球作为一个以同场对抗性特征为主的竞技运动项目,对于运动员全面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技战术能力、心理能力,还需要专项体能的储备能力。而专项体能是技战术训练的基础性保证,没有良好的体能储备,直接影响球队的战术配合,球员的技术水平发挥。篮球比赛僵持焦灼阶段,良好的体能表现往往更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关键词:女子篮球;专项体能;调查研究
前言
篮球专项体能训练体系的构建是篮球体能训练体系构建的基础性工程。但是从我国篮球职业化以来专项体能训练都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这也是我国篮球未能实现质的飞越的原因[1]。对于高校女子篮球代表队来说,篮球专项体能训练目前处于欠发展阶段,主要存在缺乏专职的体能教练、思想重视程度不高、训练理念的传统守旧、训练手段与方法简单化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女篮专项体能的发展。
1.成体女篮专项体能训练的实施现状
成体女篮SCBA参赛成绩下滑总体概括为两方面原因:1.外部环境的竞争日益激烈,各高校对篮球运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2.内部环境:从体能方面来讲,成体女篮缺少对专项体能进行集体学习的机会,训练方法与手段未能与时俱进,运动员对训练的枯燥感与无味感增强,导致运动员训练效果欠佳。
1.1第四届SCBA成体女篮参赛队员的基本情况
成体女篮在SCBA比赛中的高空争夺上存在较大的优势,但由于内线队员在快速攻防转换下表现出脚步移动放缓、体力不支,且伴有伤病,因此持续时间不长;在体重与克莱托指数方面,成体女篮部分队员身材单薄,在比赛场上常出现犯规次数增多以及被动的局面;在年龄与训练年限上,成体女篮年龄较小训练年限相差较大,且多数队员是第一次参加此类比赛,因此在比赛中表现出经验不足、失误较多、心理素质差等问题。
1.2第四届SCBA成体女篮专项体能训练的认知现状
通过对成体女篮教练员与运动员的自由访谈中发现,教练员对专项体能认知较为清晰,指出没有良好的体能储备也无法展现出精彩的技战术。但由于缺乏专项体能训练的器材设备、教练班子缺少集体研学的机会、训练方法与手段狃于故辙,因此成体女篮的专项体能未能达到理想的训练效果;成体女篮多数队员对专项体能没有清晰的认识,且对其训练手段了解较少、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2.成体女篮专项体能训练内容的调查
主要从专项力量、速度素质方面进行测试,其测试结果如下:
2.1专项力量测试:据表可知,成体女篮整体上肢力量较好,但部分队员躯干力量与弹跳力较差。例如杠铃片负重下蹲,虽提高了队员的下肢力量,但负重量大时产生的放缓速度与篮球专项要求的快速蹬伸、连续起跳的能力相悖,因此运动员在高空争夺篮板球中表现出屈伸稳定性与弹跳力较差的缺点。
表2-1 第四届SCBA成体女篮参赛队员力量测试
2.2专项速度测试:速度是体能训练的基础,影响着队员在球场上技战术水平的发挥。据表可知成体女篮动作速度与移动速度素质较好,但反应速度不够敏捷,表现为在赛场上抢断次数相对较少。
表2-2第四届SCBA成体女篮参赛运动员速度测试
.png)
(注:一般人反应速度在0.2-0.4s之间,优秀篮球运动员反应速度须在0.15s以内[2])
3第四届SCBA成体女篮专项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
3.1 教练组对专项体能训练的实施策略缺乏科学规划
具体表现为:1.缺少训练周期的整体统筹,缺少备赛期与竞赛期训练内容的分层分级训练区分;2.不同位置运动员各项素质的重要性不同,因此需进行区别对待,而教练组缺少针对运动员的个性化专项体能训练菜单的设计,善于“一刀切”;3.缺乏训练内容的合理规划,田麦久等人在《运动训练学》一书中指出,训练内容的研究主要针对“练什么、练多少、怎样练”这样三个问题而进行[3],因此须明确训练内容,制定相应训练目标;4.缺乏专项体能的年度与月度训练计划,应从总体上、发展上宏观地规划运动员的年度与月度训练过程。
3.2 教练组对专项体能训练的内容与方法未能与时俱进
由于教练组缺少体能训练的专职教练员,所以在训练内容的安排上,训练方法的使用上缺乏理念创新;且教练班子缺乏对专项体能进行集体研学的机会,对专项体能训练手段未能深入研究,导致专项体能训练途径较为单一与枯燥,影响运动员的训练效果。
3.3 运动员的专项体能训练效果欠佳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在进行专项体能训练时,缺乏主动性,进行对抗练习时缺乏自信心;2.运动员缺少专项体能的理论学习,缺乏独立思考能力;3.专项体能训练重要性未受到高度重视。
4提高成体女篮专项体能训练水平的路径思考
4.1 学校层面加强对于成体女篮专项体能训练发展的支持力度
学院应加大对篮球项目的经费投入,增加专项体能训练器材;购买有关专项体能的理论书籍,组织专项体能的学习会议,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学院应招聘女篮专职体能教练,减轻教练员的训练压力,提出更为科学的训练方法与手段。
4.2 增加教练班子在职研学机会,并建立专项体能实时监测体系
增加教练组在职研学的机会,接触新的训练理念;同时建立专项体能实时监测体系,对运动员训练过程与状态进行诊断,了解训练的进展情况,指出在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重难点问题,帮助教练员做出科学决策,创新出符合运动员切身需求的方案,实现专项体能训练的随动调整和群体提升。
4.3 加强运动员专项体能理论学习能力,提高专项体能训练效果
应定时组织会议学习,加强运动员专项体能理论的学习能力;高度重视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运动员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
5结语
篮球作为集体性的对抗项目,技战术水平的发挥对比赛结果尤为重要,而良好的专项体能是技战术水平发挥的基础。因此在专项体能训练中,教练员应遵从女子篮球运动员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地、系统地对运动员展开训练,狠抓落实每一个训练项目,确保运动员在高强度、激烈凶悍的运动场上合理运用技战术并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专项体能优势,拿下比赛的胜利。
参考文献:
[1]潘政彬.论构建竞技体能训练思维范式的基本理念与实践逻辑[J].山东体育科技,2018,40(05):24-29.
[2]杜照军.篮球运动专项体能特征探究[J].少林与太极(中州体育),2009(02):36-40.
[3]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人民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张雨函(1999-01-27),女,汉族,籍贯:四川广安,学历:本科,研究方向:专项体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