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路径依赖”是培养想象力的基石

发表时间:2020/6/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5期   作者:武改慧
[导读] 想象力、创新、创意等一直都是我们不断追求新事物的关键性问题,想象力是创造的内核动力
        摘  要:想象力、创新、创意等一直都是我们不断追求新事物的关键性问题,想象力是创造的内核动力,创新思维成为了当今社会的宝贵财富,第一个想到好点子的人出名的机会就越大,就像历史的发展一样,历史永远会记住发明者而不是复制者。任何概念的突破都需要想象,而想象力是可塑的!
关键词:想象力 路径依赖 开发 训练
        想象力可以通过不断地练习而变得更加敏感和有力,教育的本质也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加入每个人不同的见解和创新从而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事物,而想象力又是从个人不断的反思中习得。
一、路径依赖
        路径依赖又译又译为路径依赖性,它的特定含义是指人类社会中的技术演进或制度变迁均有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即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还是“坏”)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第一个使“路径依赖”理论声名远播的是道格拉斯·诺斯,由于用“路径依赖”理论成功地阐释了经济制度的演进,道格拉斯·诺斯于1993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1.选择的路径依赖
        诺斯认为“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在人们的生活选择和思维习惯方面也有很大的体现,?人们过去做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及未来可能的选择,不管第一种选择是好的还是坏的,都严重影响接下来的诸多选择。当你把自己限定在某一状态时,其实也放弃了很多其他的可能性,很多选择一旦进入锁定状态,想要脱身真的很难。
2.思维的路径依赖
        人们判断推理的过程常受到可获得的记忆的影响,倾向于认为比较容易想起的事情比不容易想起的事情更常见。无论你是谁,你做的决策,都在受可获得性信息的影响,受它左右。从“理由驱动”转换到“目的驱动”。在面对不同选择方案的时候,应该从最终结果的期望考虑,而不仅仅考虑我对什么熟悉,或者其他的什么理由。为了实现得到那样的结果,我们现在需要做什么,如何调整,如何规划,如何寻求帮助。
3.路径依赖的可预测性
        在一定程度上说,人们过去形成的习惯、做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乃至未来的习惯和可能的选择。诺斯根据经济制度的转变对正在进行制度变革将要呈现的演进趋势的预测;俗话说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战场中要明白敌方之前的作战规律从而做出相应的对战策略;俗语中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更是根据之前的一切去预测之后的发展。


       
二、对培养想象力的理解
        在《心理学》中杜威将想象力定义为“将一个观念具体体现在某个特定的形式或心像中的理智操作”。对杜威来说,想象力不是用来去“发明不真实、不现实的或虚幻的东西。”“相反,它是一种与其说是编造不现实的东西不如说是领会没有呈现在感官面前的东西的能力。”           
1.想象、思像与心像
        我们要善于将想象、思像和心像这三个概念区分开来。想象就是心理学上所论述的想象,是一种自发的心理活动,是自人类有思想以来就有的;而思像指的是将所有的用脑活动尽可能地转变为以图像、画面,包括声像、影像等各种感官转化成的“像”来进行。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逼迫自己进行的思想和心理活动。它本身就包含着训练的意思;而心像当然是心灵图像的意思,经常用为名词。指的是人的思想意识中各种各样的图像。
2.想象力的产生
        想象力是从感觉中生发出来的,更准确地来说是受感觉的引导,而不是知觉或记忆的引导,想象包含记忆,但它有超出记忆的东西。想象力的本质是自发的、无拘无束的玩耍,它只受自我的兴趣、情感和灵感的控制。
3.想象力根植于经验
        如果没有经验,想象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杜威在杨百翰学院做了一场论想象力的讲座中将想象力定义为“对曾经呈现在感官面前的任何事物形成心理图像的能力”。在《我们如何思维》中也谈到:健全的想象力处理的不是不健全的东西,而是对被暗示到东西的内心领会。想象力的练习不是在纯粹幻想的、理想化的世界里翱翔,而是扩展和充实现实的东西的一种方法。
三、路径依赖与心像
        在一定程度,心像的产生会依赖与之前的心像产生的思维路径,若每次想象力的开发都按照之前产生心像的路径继续发展,则每次想到的都是固定的套路,想象力则会变成一种有特定模具的复制品,也就不能称之为想象,更加会偏向于一种模式化的管理大脑,管理心像。
        跳出路径依赖,尝试不同方位的路径引导,将成为培养想象力的基石。


[1][法]萨特.想象心理学[M].褚朔维,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2][美]杜威.杜威全集·早期著作(1882-1898)·第五卷:1895-1898[M].杨小微,罗德红,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美]杜威.杜威全集·中期著作(1899-1924)·第九卷:民主与教育(1916)[M].俞吾金,孔慧,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梁君.杜威论想象力及其培养[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9
作者简介:武改慧(1994,04-),女,汉族,籍贯:山西忻州人,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8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设计学(视觉传达),研究方向:新媒体艺术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