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6/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5期   作者:王奥林
[导读] 大学辅导员的主要是具有稳定的心理特征,个人魅力和人文情感
        摘要:大学辅导员的主要是具有稳定的心理特征,个人魅力和人文情感,指导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了解学生的异常心理,并应该具备为异常情况提供保护和干预。师生关系基于其学生的心理特征;通过小组活动向学生提供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可以在大学课堂上选择心理成员来获得学生的心理动力。健康教育将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人才。
        关键词:大学生;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1文献标识码:A
        1高校辅导员承担着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光荣使命
对于个别大学生而言,大学阶段是人才成长的重要时期。与高中相比,离开家庭进入新的环境可以减轻学习压力。每天都有很多额外的时间,有些学生还没走出高中阶段的压力,沮丧的心理和情绪将完全爆发。因此,大学生需要循序渐进地改变自己的角色,以崭新的面貌迎接美好的未来。大学生肩负着振兴民族的使命,心理健康关系到国家及其希望和未来。对于学校来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学校政治和学习环境的稳定,校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学生的心理问题就像定时炸弹,将学生们的生活带到了一定的安全风险。
因此,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发布了八份心理健康教育文件,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发展。近年来,高校的心理危机已经大规模发展,大多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常是由兼职辅导员进行的,任务艰苦而艰巨。讲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并与他们沟通以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然后接受有针对性的培训。高校辅导员不仅可以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保持学生的心理健康,还可以提供必要的指导,从学生的角度感受学生在生活,情感和职业上面临的困难。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实现大学教育的目标。
        2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健康”一词具有许多含义,包括人们的身心健康。近年来,我们生活的环境不断变化,人们的价值观和沟通方式也在变化;本研究中的大学生在新时代也面临独特的心理问题。近年来,每年都会继续发生心理危机事件,这给学生和父母造成了频繁且不可逆转的损失,并在教育方面造成了特殊的危机。大学生是人生发展中最重要的一步,他们正在逐渐成熟并形成一个完美的人格,他们需要能够对职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做出准确的判断。但是,青春期是一个敏感的时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他们没有接触社会对象,没有纪律,情绪波动也很大。面对学习,就业和生活的压力,学生容易出现精神压力,甚至重度也将患有精神病。有些学生感到沮丧时会感到不知所措,沮丧和悲观,有些学生会做出剧烈的反应,不与他人交流,并且行为不合理,有些认真的学生会选择自杀。
        3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具体要求
辅导员在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和矛盾。因此,大学辅导员必须具备更稳定的辅导技能和技巧,以良好的方式跟随学生,坦诚相见,满足具有稳定的心理特征,性格魅力和人文情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
首先,辅导员作为学生生活老师,必须从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成长需求,了解学生的心理感受,并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高校辅导员行为和人格的吸引力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教师需要照顾学生,爱护学生,思考和鼓励学生,并形成思想上的互动交流。
其次,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深刻影响,大多数辅导员不得不在道德素质和组织纪律方面处理学生的问题,而应忽略对学生心理观点的分析。教育思想和观念,不断变化的现有理解,所有学生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观察和检查,因此,我们必须注意提高学生的潜力和稳定他们的性格。同时,辅导员需要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并获得更多的心理咨询方法和技能。及时发现问题,积极面对和解决问题,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持续,积极学习心理书籍,通过系统学习心理内容来提高心理专业水平。将理性的心理知识结构应用于实际工作。


        4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对应策略
        4.1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异常心理
辅导员需要了解不同学生的性格特征,他们的成长经历和生活条件的差异以及面对不同危机的各种表演。例如,辅导员应观察学生在学校的行为和情感是否异常,并了解学生是否面临异常的行为,例如重大家庭事件。一旦学生表现异常,他们将被视为观察的重点,注意学生的言行,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为异常情况提供保护和干预,以及在出现问题时进行干预必须及时报告。它为危机发生前的学生心理提供了指导,并在危机发生前将他们扼杀在摇篮中。
        4.2要掌握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策略
希望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做一位合格的辅导员,要了解他们成长所需的要素,获得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确定指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策略,并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首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实际的教育和指导过程中了解不同学生的个性和特点。例如,有些学生自信而慷慨,有些则自卑而怯懦。在工作过程中,教师必须深入研究学生的心理活动,掌握学生的个性发展,并分析心理活动以及其他学生的人格特质。现代大学生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大多学生基本上是家庭中唯一的孩子,从小就成为家里的小皇帝或公主,但这些学生也面临着自己的问题和压力。例如,大学费用相对昂贵。贫困家庭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大学生自身也面临着艰巨的就业压力。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时,会产生很多心理压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心理问题。
其次,大学辅导员需要单独授课。根据其他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将帮助他们尽可能地解决他们的心理困难。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将心理问题与思想道德问题联系起来,并运用思想道德观念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因此,辅导员必须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并使用教育各种方法来对待其他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学生的问题并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最后,我们将通过小组活动为大学生提供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辅导员必须进行小组活动,作为教育学生的主要方式,这些教学方法也可以用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培训课程。例如,有些学生没有足够的协作技能,辅导员必须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拔河比赛,以提高他们的合作精神。学生增加交流和沟通,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以增进学生的人际关系。通过小组活动的发展,学生会感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团队的体会,并培养学生的品格。
        4.3利用多种平台,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将采用各种交流方法,辅导员需要学习如何使用各种交流平台,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并实现共同的讨论和学习氛围。如果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其主要内容是普及和传播学生教育,因此辅导员必须做好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学校需要充分利用广播,互联网和报纸等多媒体技术来促进和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同时,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各种课外活动,各种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而可以规划自己的生活,提高心理承受力。增进学生与辅导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学生成长。
        5结论
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受到了教育界各部门的重视和支持,而21世纪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已经成为德育的新内容。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注意学生的心理活动,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为学生营造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是我们的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邱琳.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分析[J].青春岁月,2018(17).
[2]石晓帆.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初探[J].当代旅游,2018(17).
[3]安志权,石晓帆.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及策略研究[J].福建茶叶,2019(4).
[4]陈慧玲.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方法探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19).
[5]郭佳.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