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活动开展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和实施策略

发表时间:2020/6/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5期   作者:赵小云
[导读] 学前教育是融合了幼儿的成长特点设计的教学模式
        摘要:学前教育是融合了幼儿的成长特点设计的教学模式,这个阶段的孩子更多的需要基于游戏进行教育,我们秉承“生活教育”的理论指导为主要方针,对区域活动进行优化处理,以幼儿的心理特点为基础,探索活动内容设定、材料选择以及游戏的组织参考等,为区域活动氛围制定方案,意在帮助幼儿在玩中学,提高幼儿的智力和能力。
关键词:幼儿;区域活动;实施策略;教育创新
        学前阶段的教育方式更多的是以活动为主,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正处于好奇探索阶段,他们对于区域活动更感兴趣,但是我们的区域活动教育方式不能以老师的命令为主导,而是需要不断根据幼儿的心理变化过程为依据,注重幼儿自身的内在动机,让幼儿在活动中不断探索,加强教育引导和自主学习,为孩子创造一个轻松、愉悦、自由、开放的环境[1]。
一、幼儿区域活动的应用影响因素
(一)区域活动的综合影响因素
        教育本身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其中教师、环境、幼儿自身是三个主要方面,在学前教育中“环境”对于幼儿的影响更大,但是“环境”同样也是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的最有效资源,同过教育环境的创设和开发,可以让幼儿在活动和学习过程中了解更多的知识,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幼儿园作为教育的第一教育前线,需要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健康、丰富、有益成长的环境,这个阶段的孩子正是智力启蒙的起始阶段,环境中的任何细节提升都会直接影响幼儿的未来发展[2]。
(二)区域活动的生活因素
        上文中我们已经提到生活化教育是我们现代学前教育的主导策略,那么如何在幼儿园中为孩子创造生活化的场景就显得尤为重要。生活化的环境需要我们在细节中不断挖掘,让其渗透到幼儿园中的点点滴滴,幼儿的认知能力不强,需要教师不断加以引导,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积累经验、感悟体验,从而达到激发幼儿的自主学习兴趣,鼓励孩子们主动探索,并以幼儿为教育主体,让其自由选择符合自己能力和爱好的游戏方式,让教育更加人性化,促进幼儿的全面型发展。
(三)区域活动的游戏因素
        幼儿阶段的孩子的模仿能力和学习能力非常强,在实践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孩子的变化和成长可谓“日新月异”,因此我们的环境化创设不能一成不变,而是要根据幼儿的变化做出改变。在刚开始的创设阶段,建议所有老师参与进来,根据大家的观察和经验进行商讨和布置,并着手开始创设区域活动环境,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幼儿们已经非常熟悉了这个环境,那么我们就需要对区域活动进行变化,此时再由所有教师带领所有幼儿们进行一同讨论,虽然孩子的表达能力不强,但是他们也可以发表自己的喜好建议,以幼儿为主体,注重其兴趣和偏好,然后重新进行区域规划[3]。
二、幼儿区域活动的创设路径
(一)强调区域活动的生活性
        虽然我们是以区域活动教育为主,但是区域活动中要渗透生活化教育,在生活化的游戏中帮助幼儿获取更多的经验,保证活动的趣味性,让孩子的愉悦的氛围中进行游戏、感受到快乐,这样才能让幼儿一直充满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幼儿园区域活动氛围上更多考虑内容和形式的呼应,要基于孩子们所熟悉的生活经验,在活动中可以与自己的生活有所联想,并在游戏中有所感悟,让经验促进活动的快乐,同样也要让活动促进生活经验的增长,这也是我们强调幼儿活动生活性原因[4]。


(二)区域活动要贴近实际
        区域活动首先要从幼儿的身边事物进行分析,在成人社会中我们的生活需要在一个框架内进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社会的运转需要规则和秩序,让孩子们认识到规则与秩序的重要性,可以增加他们的生活经验,从而提高生活能力,因此我们也建议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创设更多基于当前我们社会活动中获取灵感。例如我们可以根据幼儿园的条件架构养殖区、交通区等。植物养殖主要是让幼儿们了解自然界的植物生长规律,认识到我们的食物来源,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帮助孩子更多的接触自然环境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交通区则是我们根据当前城市的道路规划进行的游戏策略,帮助幼儿认识到交通规律、识别交通灯岗、初步认识交通规则,并可以让孩子们进行故事情节扮演,交通警察如何执法、路人如何遵守规则等等[5]。
(三)区域活动的材料选择路径
        区域活动内容可以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材料的使用同样也要接近生活,我们的材料要对幼儿思维有一定的启发,而且材料要与内容、场景相符合。目前市面上很多孩子的玩具都做的惟妙惟肖,特别是高分子聚合物的出现,使得玩具的仿真性更强,虽然这种材料颜色更加艳丽、对孩子的吸引力也更强,但是并不是我们教育的最佳选择。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认识世界,而这种仿真材料只是给孩子构建了一个虚拟世界,如果一直在这种“高仿”游戏世界中活动,很容易让孩子迷失,对于现实世界的认识更加模糊,因此我们建议在材料的选择上尽量要倾向于生活化材料、在材料中让幼儿认识真实的世界,并以此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联想力,这对于幼儿今后的创造能力提升有很大帮助。
(四)活化区域活动的类型
        幼儿区域活动种类非常丰富,但是需要老师不断的探究和寻找,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两大类。首先是自然材料,天然的树枝、花朵、羽毛、青草等等都是我们自然界中常见的物品,这些物品可以和我们的美术、涂鸦、手工制品活动相结合,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利用自然界的物品创造他们的作品。其次是生活中的废弃材料,例如CD盘、饮料瓶、废旧轮胎等等,这些东西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能被视为垃圾,但是我们在进行消毒清理的情况下完全可以用于艺术创作,饮料瓶可以作为盆栽的容器、CD盘可以作为“飞碟”的创作模型、轮胎适合于幼儿们进行涂鸦然后变成运动的道具。自然界的产物加上生活的废弃物,可以帮助孩子认识物品,同时也能变废为宝,发挥幼儿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激发孩子们的审美和艺术潜能。
结语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是幼儿成长阶段的重要教育环节,我们需要以科学的方式了解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身体与心理成长特点,帮助孩子认识生活环境、了解世界规律。区域活动是学前教育的主要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区域活动要注重生活化的氛围创设,老师要将生活中的自然规律和生活法则与游戏相融合,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游戏环境中不断地积累知识和经验,提升幼儿的生活能力,并着力打造提升智力、锻炼能力的幼儿园平台。
参考文献:
[1]林月里.刍议幼儿区域活动干预策略[J].家长(上旬刊),2020(2):171,173.
[2]赵庆安.论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园区域活动[J].新智慧,2020(6):44.
[3]孙萍萍.基于区域活动提升幼儿合作能力[J].教育,2020(13):70.
[4]陆丽.幼儿区域活动与农村自然资源运用[J].教育,2020(10):39.
[5]刘花花.音乐区域活动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J].新智慧,2020(2):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