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健康目标
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知道必要的安全保证常识,学习保护自己;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核心经验,是指对儿童理解和掌握某一学科领域知识和技能至关重要的概念或技能,用来帮助教师确立数学教育的目标和重点;
摘要:在幼儿教育的五大领域中,健康教育是最重要的一块内容。幼儿园室内运动对于锻炼幼儿体能、促进幼儿身体健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需要教师结合幼儿身心发育特点,采取多样化的健康教育方法,促进幼儿在强健体能、开发智力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室内运动;幼儿园;开展
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为了保障幼儿安全,使得幼儿体育活动主要在室内进行。在健康核心经验下,通过科学、有效地开展幼儿园室内体育活动,促进幼儿达到健康教育的各项目标,是教师需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究的。同时,在开展室内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幼儿身心安全及活动需求,科学合理做好室内活动空间布置,以及材料的有效利用,为幼儿室内体育活动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一、幼儿园室内运动开展现状
(一)缺乏健全科学的室内活动制度
受教育理念的制约,不少幼儿园没有对幼儿室内活动给予充分重视,导致幼儿室内活动缺乏科学、系统的安排,更多地表现为随意性。因此,也没有制定规范的室内活动制度。教师以幼儿室内体育活动,目标只是保证幼儿身体的安全,却忽视了通过开发活动区域促进幼儿身体锻炼及智力开发,导致幼儿活动质量不高,也缺乏对幼儿的安全意识的培养。
(二)未能全面消除室内的安全隐患
幼儿因年龄小,在活动中缺乏一定的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导致幼儿在参与室内体育活动的过程中磕绊现象时有发生。需要教师重视幼儿,这就需要对幼儿的安全问题进行重视。虽然室内环境并不复杂,但是室内空间具有局限性,如果对孩子没有进行合理的安排,很可能造成幼儿在某一区域的集中玩闹现象,进而引发不必要的安全问题。
(三)幼儿正常的体育活动时间受限
根据《幼儿园工作章程》的内容,对于幼儿的活动时间有明确的要求,需要保证幼儿每一天有两个小时或两个小时以上的活动时间。但是,目前阶段,大多数幼儿园的幼儿活动时间不足两个小时,那么孩子真正的活动时间可能少之又少。由于孩子没有进行足够的体育锻炼,这让孩子在放学之后,停留在室外活动的时间增加,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
(四)家长对幼儿健康教育意识淡薄
经济水平的提高,家长更多的是关注孩子的学习,只是重视孩子的学习态度,让老师更多的关注孩子的认字、算数能力上的教育,从而忽视了对孩子的体能锻炼,加上现在大多数家庭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孩子在幼儿园发生磕磕碰碰问题,只是一味地追究孩子的责任,这让老师对孩子的室内活动的开展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二、谈在健康核心经验下有效开展幼儿园室内体育活动
(一)合理利用室内空间
幼儿的室内运动,传统上局限在走廊、教室、餐厅的部分空间,这对幼儿活动区域来说,规模比较小,难以确保孩子的运动量,对此就需要幼儿老师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合理利用空间,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进行相关的活动设计,将教室、走廊、楼梯、餐厅等有效的安排,为幼儿制定相关的活动方案。例如,把教室和室外的走廊进行设计,成为孩子的“蛙跳”场地,在运动时把室内的桌子和椅子合理的归置,从而增加了幼儿的活动场地,幼儿进行锻炼的场地扩大了,整个“蛙跳”场地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让幼儿的运动量达到了保证。
(二)巧妙归置室内材料
幼儿室内活动的空间被安排出来,那么对空间的设计,需要借助室内材料进行相应的归置。不同高低的椅子、椅子、硬纸箱等材料,对这些室内材料进行科学的组合,从而组成幼儿的体育锻炼机械和工具。在进行室内环境布置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和老师一起进行创造,将不同材料进行有效整合,创造出孩子感兴趣的玩法。
一是巧妙组合桌椅橱柜。对室内常见的桌椅橱柜设施,可以借助一定的情境,让它们进行有关的结合,增加幼儿活动的欲望。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运动状态,对这些室内设施进行相关的调整,游乐设施的不断更新,可以让幼儿尝试不同的玩法,有利于引起孩子对体育锻炼的新鲜感。
二是设计多样化。幼儿室内空间的设施利用,为了丰富幼儿运动的内容,这就需要对室内运动空间不再是简单的创设场景,更多的是对立体空间的模拟,这就需要对室内设施的布置注意其层次感,这需要专业人员进行设计,根据孩子的年龄设置相应的玩乐设施。幼儿在这样充满立体感的空间里进行室内活动,让孩子对体能锻炼更灵活而丰富,进而提高了幼儿的参与自主性和积极性。
(三)创设孩子活动情境
幼儿室内空间的利用,室内设施的巧妙利用,这就需要对孩子的活动进行相应的创设,从而弥补孩子室外玩乐的遗憾。例如,考虑不同孩子的动作特征,进行拉拉绳、跳竹竿等游戏,保证幼儿运动的协调性发展,达到孩子身体素质的全面锻炼,让幼儿在玩乐中,自主互相协调,以口号为令,锻炼了自己的平衡性,增进了幼儿之间的情感,让室内活动更加的有趣,满足了在室外活动的趣味。
(四)强化教师对幼儿引导
1.关注孩子安全,不干预孩子玩乐。老师给幼儿足够的时间玩乐,这就需要老师站在一边,观察孩子的运动,注意那些潜在的安全隐患,发现之后要进行口头上的强调,必要时采取一定的防御设施。这样可以让孩子放心地玩,让幼儿信任老师,确保了孩子体育锻炼的兴致。2.作为运动的引导、激励者。当然,在幼儿室内运动过程中,老师不仅仅要作为幼儿的引导者,还要充当鼓励者的身份。针对那些性格内向,对游乐设施不熟悉的孩子,我们要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鼓励孩子去玩,可以和孩子建立相关的信任,让孩子尝试不同的室内玩乐设施,从而让孩子对体育锻炼感兴趣,这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胆量,进而对体质锻炼有了兴趣。
综上所述,室内运动在幼儿园中的有效开展,需要老师合理利用空间,巧妙运用室内材料进行归置,从而创设有利于孩子锻炼的场景,加上老师的适时引导,进而满足了幼儿的体育运动量,调动孩子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兴趣,这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达到对幼儿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丽冰.浅谈幼儿园室内运动空间有效利用的实践与思考[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24):394-395.
[2]林艳.幼儿园有效开展室内运动的策略探究[J].求知导刊,2016,(15):59.273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