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实施中的有效观察

发表时间:2020/6/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5期   作者:姚燕玲
[导读] 区域游戏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
        摘要:区域游戏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区域游戏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幼儿在其中能够自由、快乐的探索、学习、发挥,在这一开放性的教育活动下幼儿的行为、举止、需要都呈现在教师眼前,教师若能在有效观察中对这些教育资源加以挖掘,就能够提高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的教育价值,在有效观察中促进幼儿在“快乐中成长”。文章也将结合案例探析幼儿教师如何在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中实施有效观察,以整合经验提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 区域游戏 有效观察
        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蒙抬利梭曾说“唯有通过观察和指导,才能够真正了解孩子内在的需要和个别差异”。可以说观察是幼儿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方式,有效且正确的观察不仅能够丰富幼儿教育活动,更对幼儿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区域活动时幼儿通过操作材料、表现行为获得游戏体验与知识的自主性活动。在区域活动中幼儿会无意识的展露出自身需要、自身行为,这些便是幼儿教师观察的重点。那么如何在区域活动中实施有效观察呢?具体方法如下:
        一、观察幼儿需要,巧妙使用材料,增添游戏兴趣
        这里所提到的幼儿的需要,包括幼儿对材料的需要、对成功的需要、对游戏趣味性的需要以及幼儿对同伴的需要。教师应当在进行幼儿观察活动中及时了解幼儿这些方面的需要,在满足幼儿需要的同时巧妙的运用材料、运用语言来协调区域游戏,确保游戏顺利进行。
        案例1:在生活馆里孩子们十分热闹,孩子们要一起做水果沙拉。有的孩子洗水果,有的孩子则去切水果,还有的孩子负责搅拌酸奶···但在游戏过程中老师发现成成在一旁看着,不参与其中。我仔细观察成成发现成成望着大家,双手不自觉的扭动,但并没有走上前去。就这一观察,我悄悄的走近成成,有温柔的语气询问成成,为什么不和他们一起玩?成成说,自己不知道过去做什么。我仔细思考了一下,做酸奶的步骤十分简单,需要的孩子人数不多,一部分孩子没法参与到游戏中。因此我调整了材料,又为孩子添加了一些其他种类的水果,还为孩子添加了“蔬菜沙拉”材料,成成也走向了制作台,和孩子们一起投入沙拉制作中,脸上露出了快乐的笑容。
        这一案例明确告诉教师应当在观察过程中满足幼儿的需要,要做好如下工作:一方面教师应当在开展区域游戏活动时确保材料的丰富和可二次利用。二次利用的意思是教师所提供的材料应当具有可开发色彩,让孩子能够在区域游戏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应用材料。同时教师应当保证所提供材料不易过难,否则在应用过程中很容易导致幼儿出现挫败感;另一方面教师要及时在观察幼儿需要的过程中适当的根据幼儿的需要进行教学行为的调控,如增添材料、开辟新的游戏区等,这都能够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在有效的观察中满足幼儿需要,做好观察工作。
        二、观察幼儿行为,把握教育契机,有效改变行为
        幼儿在区域游戏活动中会不自觉的展现自己的行为、语言、情绪等,这些都是教师观察的重点内容。且幼儿的行为。语言所表现得不恰当之处也是教师教育的契机,需要教师充分把握。这就要求教师在观察过程中应当将观察的重点放在幼儿的行为和语言表现上,及时发现幼儿之间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在有效观察的基础上予以正确的指导。
        案例2:在构建区开展“搭房子”活动时,我发现小朋友月月总是会在其他小朋友快搭好房子的时候去打破他们的房子,然后月月与其他小朋友之间就会爆发相对激烈的争吵。我观察月月的这种行为,发现月月总喜欢“搞破坏”。于是我在有效观察的基础上想要充分了解月月这一行为出现的原因,我与月月的家长进行了沟通。发现月月家长十分繁忙,在家中很少陪伴月月。于是我思考月月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行为,是想要获取关注。为了改变月月这种行为,我变化了“搭房子”游戏活动,要求三人一组搭房子。在小组合作下月月和其他小朋友们相互合作、彼此交流,没有再出现破坏别人作品的行为。


        这一案例告诉幼儿教师应当在进行区域游戏观察过程中既要观察幼儿的行为,又要追溯幼儿行为背后的故事。只有真正了解幼儿行为出现的原因,针对幼儿的行为进行有效的“趋利避害”,这样才能够通过有效的观察的基础上及时发挥指导作用改变幼儿的行为,从而引导幼儿健康投入区域游戏活动中。
        三、倾听幼儿心声,及时作出响应,激励幼儿活动
        在观察幼儿过程中幼儿教师应当及时倾听幼儿的心声,对幼儿的行为活动作出回应,及时的激励和认可幼儿。尤其是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他们很希望得到别人的夸奖和赞赏,老师对他们的回应是他们进行区域游戏活动的“动力源”。且幼儿教师应当注意采用“强化”与“负强化”的方式激励幼儿进行游戏活动,在鼓励幼儿、认可幼儿、激励幼儿中不断提升幼儿的区域游戏兴趣,从而锻炼幼儿坚持、探索、思考等良好品质。
        案例3:在艺术区,孩子们打算一起上演一出“舞台剧”。孩子们纷纷找寻自己的角色,有的孩子想要跳舞,有的孩子想要做演员,还有的孩子想要弹琴、有的孩子要唱歌···当莉莉拿起话筒准备唱歌时,我对莉莉说“唱歌声音要大哦”,莉莉却害怕自己唱的声音小,反而不敢继续唱了。这时我便思考了我的指导方法是否有误缺,在反思中发现我过于严肃,没有对幼儿进行认可和鼓励。于是我没有再进行直接的指导,而是通过观察发现幼儿在舞台剧上的不同表现。等舞台剧结束后,我先为幼儿的表演大声鼓掌,然后夸赞孩子们表演的十分完美,针对不同的孩子我还进行了特殊的表扬。如针对莉莉我采用强化和负强化的方式,我对莉莉说“你的歌声太动听了!老师很喜欢”、“但是老师离得有点远,你的声音有点小,老师没听清,你可以大声为老师再唱一遍吗?”莉莉在我的认可与鼓励下大声的又唱了一遍歌曲,既改掉了自己扭捏的表演姿态,又在我的回应之下更投入的进行了区域活动之中。
        该案例也明确告诉教师应当在观察过程中倾听幼儿的心声,且应当在观察过程中通过文字语言和肢体语言的方式对幼儿的区域活动作出回应,有效的观察与适当的回应才能够促使幼儿区域活动的价值充分发挥。
        四、采用多元方法,根据观察需要,做好观察记录
        当然,区域活动观察的方法多种多样。这意味着在开展区域游戏观察活动时教师除了要注意上述观察重点之外还要针对自己的观察需要采用不同的观察方法,且要将观察活动记录在观察记录本中。教师也可利用手机、相机等,及时记录幼儿的行为活动,确保观察到位。目前常见的幼儿区域活动观察方法有以下三种,需要幼儿教师充分认识,并且根据观察需要加以应用:
        首先是扫描式观察,即在区域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对游戏现场进行全方面的把控,了解幼儿整体在区域游戏中的游戏体验和基本游戏方式;其次是蹲点式观察,即教师应当根据区域游戏的复杂程度选择某一具体的游戏区域作为唯一观察点,采用蹲守的方式了解该区域内幼儿游戏发生的事实,并且对事实进行有效记录;其三是跟踪式观察,即教师要选择某一特定的游戏小群体或某一位幼儿,对其全程游戏活动进行跟踪观察和记录。不同的观察方法有着不同的作用,教师应当根据具体的观察需要有选择的采用不同的观察方法,以确保区域游戏的观察有效性。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幼儿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在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中有效观察的必要性。要采用多样化的观察方式,观察幼儿的需要、幼儿的行为,倾听幼儿的心声,在全面了解幼儿、全面把控区域游戏活动中挖掘教育契机,实施有效的调控策略,以渗透教育内容,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梦杰.幼儿园区域游戏的观察与分析[J].动漫界:幼教365,2016(16):85-86
[2]熊优良.幼儿园区域游戏的观察与指导策略[J].学园,2015(36):124-125
[3]张珍丽.浅谈幼儿园区域游戏的观察与调整[J].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2019(01):253-253
[4]林秀媛.幼儿园区域游戏观察与指导[J].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2019(04):247-2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