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0/6/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5期   作者:唐雅洁
[导读] 社会领域教学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要:社会领域教学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成长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以发展幼儿的情感和社会性为目标,关注幼儿的情感发展和社会行为表现,实则上是对人的教育。但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目前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工作在实际推进中存在重重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开展形式化、教学内容单一化等方面。文章也通过从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在开展中出现的问题展开探究,以从强化认识、丰富内容、创新形式等多方面解决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现存问题,发挥其教育价值促进幼儿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 社会领域教育 问题 对策
        《幼儿园社会领域叫于精要:关键经验与活动指导》中明确阐述了幼儿园社会领域叫于的重要性,并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开展社会领域教育提供了理念指导。
        目前广大幼儿园能够积极认识到社会领域教育的重要性,且将其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社会领域活动现状呈乐观发展态势。但同样,受诸多方面因素影响,如教育开展形式化、教学内容单一化等,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工作时效性并不高。因此要想真正发挥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有效性,幼儿教师就必须正确认识目前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对策推进社会领域教育工作进一步发展。
        一、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存在的问题
    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两点,包括教学方法单一化、教学内容单一化;
1、教学方法单一化
        通过对下表一进行分析,能够明显看出大多数教师在进行社会领域教学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大多是理论式讲解方法,教育形式化存在,没有开展切实的实践游戏活动,教学但缺少体验、缺少深度。












表1 社会领域教育方法单一化
2、教学内容单一化
目前幼儿园社会领域的教学内容包括生活技能、生活习惯、社会规则以及交
际礼仪,但其教学内容决不仅限于这几个方面。它还包括生命教育、自然法则等。但由于幼儿教师在落实开展社会领域教育工作时存在错误认知,在教学中所选择的教学内容相对单一。
    如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健康,语言,社会教材中,其所涵盖的内容啊大多是生活技能、生活习惯、交通法规等,如目录中的《斑马线》、《小心烫伤》、《活动中的小卫士》等课题,其内容不够全面,缺少礼仪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个性品质培养等。
        二、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有效对策
        正是因为上述所说,目前幼儿园社会领域在实际开展中存在重重问题。因此教师才要针对性的找寻对策,从以下几个角度落实开展社会领域教育工作。
        1.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强化教师教育意识
        幼儿教师作为落实开展社会领域教育的第一人,教师必须深化自身认知,从自身专业发展、认知层次做好社会领域教育工作准备。说先教师应当在教育教学观念上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要加强对社会领域教育目标的学习与理解,并且要从社会领域的实践活动深化对社会领域活动目标的全面型认识;其次幼儿教师应当加强自身社会领域知识和实践型知识的储备。要确保自身的教育教学活动能够支撑社会领域教育工作的开展,要定期对教学活动进行适当的反思,以完善自身不足,提高自身社会领域教育专业能力;
        当然,为了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幼儿园应当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应当积极开设通培训工作、实践工作等为幼儿教师社会领域教育专业发展提供机会,这样才能够从幼儿师资层面做好教育准备工作。
        2.丰富社会领域教育内容,教育结合生活实际
        在开展幼儿社会领域教育工作时教师应当尽可能的丰富其教育内容,要确保教育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一方面,社会领域教育内容不仅限于生活技能、生活习惯、社会规则以及交际礼仪,还包括生命教育、自然法则、个人品德修养等内容。另一方面,所开展的教育内容应当与幼儿的生活实际相结合,确保幼儿能够在社会领域学习中获得自我的全方面发展。
    如在开展引导幼儿如何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各类家电时,除了要引导学生人士各种家电之外,教师还应当教会学生如何正确的使用家电,在其中渗透安全知识普及教育、生命教育、生活技能教育,丰富教育内容,从而达到“以点带面”的教学目的,联系幼儿生活实际,从内容层次提高社会领域教育有效性。
        3.创新社会领域教育方法,开辟教育空间场地
        幼儿教师应当在落实开展社会领域教育工作时结合幼儿的发展规律和成长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幼儿阶段的孩子好玩好动,情绪发展直接,幼儿教师可以把握这一特点,开展情境教育、游戏教育等。这些教学方式关注幼儿的个人体验,也能够让幼儿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会领域教育中,深化教学效果。
        如在开展“请到我家来做客”教学活动时,为了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交往能力,渗透交际礼仪教育以及个人品德修养教育等。幼儿教师可以开展情景模拟教学发,为幼儿创设“家”的情境,让部分幼儿成为“小主人”,部分幼儿成为“来访者”,为幼儿准备餐具、零食等,让幼儿们在“做客情境”进一步体验社会领域教育内容。这样的教育形式更容易被幼儿所接受,也更有效。
        当然社会领域教育的场地并不仅仅局限于幼儿园区内,幼儿教师应当根据具体的社会领域教育内容开辟教育新场所、新空间,联系社会与自然,丰富教育场地,为落实开展社会领域教育提供场所支持,从教育空间层面提高社会领域教育有效性。
        三、结束语
    总之,虽然目前我国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在推进开展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但其总体发展趋势是向上的。幼儿教师应当把握其总体发展趋势,正确认识教育问题,在针对性采用一系列方法解决问题中增强幼儿社会领域教育,在深化教学、促进幼儿发展中保障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欧阳章萍.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山海经:教育前沿,2019(08):290-290
[2]鲍明兰.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