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长期以来,农村中小学由于受到资金、资源、教育理念等原因,音乐教学质量堪忧,音乐教师缺乏,音乐设备不足,这给中小学农村音乐教育带来了很大的阻力。虽然现在为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农村学校增添了许多教学设备,但和大城市相比,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处于严重落后状态,因此如何加强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和创新,成为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关键,应该从思想、人才等方面来逐步推动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顺利改革。
【关键词】农村;音乐教育;改革;创新
一、音乐教育的作用
(一)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音乐的实质就是一种审美,音乐的审美能力就是一种发现美和认识美的能力,想要提高这种审美能力,必须要把音乐课堂教学作为主要内容,良好的音乐教育能够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表现力和鉴赏能力。
(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音乐能够给人灵感和创造想象力,加强音乐教育,会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和拓展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
(三)推动学生素质教育发展
音乐能够陶冶人的情操,现代教育强调全面素质发展,音乐蕴含着情操,对学生能够起到激励的作用,同时音乐教育素质教育也是密切相关的,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二、研究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意义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目前存在很多问题,这对于农村学生的基本教育构成了很大的挑战,教育要以个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因此加强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对于完善学生整体素质具有促进作用,这个问题亟需解决,因此具有现实意义。
其次,农村作为基础教育的薄弱环节,历年来都受到国家的重视,因此国家采取了不同的政策来支持和帮助农村小学教育工作的开展,但是目前来看,还是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而研究农村中小学教育改革也同样为国家政府、社会以及学校带来全新的思考,如何才能真真多个做好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工作,这也需要全社会共同协力,才能真正做好音乐教育工作。
三是为农村教育改革提供思考和借鉴,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是小学教育的一部分,其实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农村中小学教育层面的问题,而当前农村中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很严重,城市和农村本来就存在两极分化,再加上教育的严重失衡,在一定程度上会继续加深这种城乡不平衡的发展状态,教育本该成为农村学子转变命运的通道,但是事实上,教育质量的整体差距让这条道路变得很艰难,
三、中小学农村音乐教育现状
(一)音乐教学观念落后
在多数农村中小学中,语文数学等主要学科的成绩是其对师生评价的主要标准,因此为了追求升学率,优生率等学校和教师、学生都仅仅关注这些主要的考试科目,而忽略了音乐、美术等这些所谓的"偏门"科目,甚至有些学校干脆敷衍了事。学校方面不重视,对于音乐教学的各种投入很少,很多活动基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开展,这严重抑制了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师资力量匮乏
农村处于经济发展的偏远地带,近年来,国家大力号召教师去农村,但是工资水平、编制等原因,使得农村师资力量严重短缺。这就导致了许多教师一人身兼数职,既教语文、也教音乐,甚至还担任其他课程老师,且不说在教学质量上很难有保证,在教学人员安排上更是捉襟见肘。同时,在农村中小学中,学校甚至是老师在教学理念上出现偏差,认为音乐这门课程不像语数外等"主考课程",大都采取无所谓的态度、各种占课,某些地方的学校甚至抛弃了音乐课。
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我国中小学约有近90多万所,但是音乐教师才10多万人,即使按照一比一来配备小学音乐教师,也很难达到基本要求,更何况一个音乐教师很难保障整个学校的音乐教学,因此音乐教师严重缺乏,这也是限制农村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的原因之一。
(三)教师综合素质偏低
在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室中,真正是专业出身的教师比例很少,多数都是其他非专业的民办教师,缺乏一定的音乐专业理论知识,更不用说音乐教学质量了,能把一首歌完全不错的教唱下来就不错了。一方面,农校中小学音乐教师缺少专业培训和交流学习,城市学校的音乐教师开展定期的培训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质量必然低下。
另一方面,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教学理念陈旧,缺乏创新意识,当然这也和缺少培训有关,由于长期的旧思维模式,音乐教师的那种僵化的教学方式很难得到改变,没有对音乐教学的创新理念,因循守旧。
(四)学生音乐功底不高
农村教学资源的严重滞后,再加上专职音乐教师人数不足等原因,导致的结果就是中小学的音乐学习效果很差。只是学到了一些简单的音乐歌唱,对音乐的系统理论学习和音乐工具的运用基本上属于空白,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教学质量低下,而中小学生的音乐教育也难以获得成功。
四、改革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对策和建议
(一)加大队伍建设,改善音乐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
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起到了主导性、关键性作用,对学生的音乐教学有很大的影响,作为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要进行全方位发展,不仅要提高自身文化素质,还要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水平。作为政府要出台政策,重视音乐教育,对这部分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进行专业技术的培训,提升音乐教师的专业水平素养,鼓励专业音乐教师到农村中去。
(二)管理部门加强力度,对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要提高
一位著名音乐教育家贺绿汀说过:"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关系到整个后代的文化修养、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的大事,决不能可有可无、等闲视之。"各个管理部门应当明确要求和目标,定期检查和指导学校音乐教学工作,学校自身也要配合管理部门的工作,严禁以追求升学的名义而抛弃音乐课程教学。作为音乐教师更要自身作则,严格按照课程要求来进行教学,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
(三)利用新兴媒体和现代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课堂模式 教学
音乐教育并不是简单的歌唱教育,它是一种系统的教学过程,还包括音乐欣赏、音乐实践等形式的活动。在现代教育背景下,过去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了,我们必须要改变教学模式,比如奥尔夫声势教学法、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等等,转变过去古板的教学模式,让农村中小学音乐课程紧跟新时代。
(四)结合乡村特色,创新音乐教学
一是结合当地农村音乐特色,理解民俗音乐文化。农村有很多具备本土特色的乡土音乐,包括一些民谣、戏曲等,让学生能够从生活中熟悉的音乐入手,提高对音乐的敏感性.这样既能学习到中华优秀传统音乐,也能够让学生结合本土乡村音乐文化学习,还能增强学生的民族音乐意识。
二是利用农村现有的各种自然资源,引导学生的审美认识。。中小学的音乐教学主题多以大自然景观或者生活中的事为主,而乡村中的池塘、田野等都是直接的素材来源,农村音乐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元素,将其融入到音乐教学之中,这样能够让学生发现我们身边的美,提高学生对的审美情趣。
三是开展校园艺术活动,营造音乐创作氛围。艺术活动的开展是现在农村中小学非常缺乏的,因此学校要加强重视,可以定期组织一些相关活动,比如校园歌舞队、表演队活动等,学校要加强重视,定期组织一些相关活动,培养学生兴趣和爱好,让学生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和表演天赋,增加校园音乐气氛,对音乐教学能起到促进作用。
总结
教育是国家的未来保障,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关系到未来国家音乐教育的成败,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必须需要加以完善。国家要重视农村音乐教育,增加资金投入,引导教师投入到农村音乐教学之中。从事教育的工作者也需要关心和支持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工作,更新观念,不断探索才能找出一条适合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的创新之路,使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成为真正的素质教育。相信在国家和社会的支持下,我国农村中小学未来的音乐教育发展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管锥编(第二册)[M].中华书局,1979.
[2]《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1年第1-2期.
[3]《云南艺术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
[4] 《音乐研究》,1985年第2期.
[5]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2014.
[6]艺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