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材中音乐图谱研究——以人音版教材为例

发表时间:2020/6/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5期   作者:林婷
[导读] 小学音乐对于小学生属于一门抽象的艺术学科,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使小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的魅力
        摘要:小学音乐对于小学生属于一门抽象的艺术学科,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使小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的魅力,提升学生的音乐体验,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成为小学音乐教师思考和研究的问题。音乐图谱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教学工具,能将抽象的音乐教学变得更加直观和形象,也大大地激发了小学生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本篇以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为例,对小学音乐课堂中的音乐图谱教学的策略进行研究,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实现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素养目标。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图谱;研究策略;
        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中的音乐图谱内容丰富多彩、生动形象。而在实际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这些形象、鲜明的 音乐图谱,让小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融入音乐,音乐图谱成为小学生学习音乐的良好载体。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善于巧妙地运用音乐图谱,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活力,充分激发小学生音乐学习的乐趣,有效调动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音乐素养。
        一、音乐图谱的概述
        所谓的音乐图谱是指乐谱和曲谱也称为音乐结构图。音乐图谱是将音乐以图画的形式呈现给小学生,是一种小学音乐教学的辅助方式。音乐图谱包含了音乐内容相关的音乐要素,包括旋律、节奏、音高等,是用颜色、线条、形状和符号等表现音乐的旋律、节奏、高低和长短等要素的表现形式,表现的不是某一个具体的音,而是整体的构成音乐的动机和旋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利用音乐图谱实施教学,能有效帮助小学生理解音乐要素的特点,例如音乐中的节奏、旋律等,使小学生更好的识别音乐,感知音乐,调动小学生学习音乐主动性。
        二、小学音乐教材教学中音乐图谱的有效策略研究
        (一)运用音乐图谱,感知音乐元素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引导小学生感受音的长短、高低和强弱是音乐教学最基本的内容,也是让小学生踏进音乐音乐世界的第一步。灵活运用音乐图谱能更加直观、形象生动的将抽象的音乐要素进行充分展现,如同给无形的音乐插上一对有形的翅膀,让小学生更加真切的感受音乐的魅力,同时也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案例1:人音版一年级上册的一课《其多列》。人音版一二年级的音乐教材中,音乐图谱较多,这一课设计的教材内容包括两种音乐图谱:一类是体态图谱,用“跑”表示八分节奏,用“站”表示四分节奏。另一类是线条图谱,用线条来表示音的高低状态。在小学音乐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利用音乐图谱,让小学生通过观察体态图谱来读节奏,画着旋律图谱来演唱歌曲。音乐教师引导小学生观察教材中运用的形象图谱,识别音的强弱和长短。红绸飘动代表长音,乒乓球跳动代表短音,老虎的叫声代表强音,猫的叫声代表弱音。生动形象的音乐图谱给小学生带来了直观的音乐认知,音乐教师也可引导学生边听着音符边模仿音乐图谱的动作。长音做舞红绸的动作,短音做打乒乓的动作,强音做老虎吼叫的动作,弱音做猫叫的动作,使小学生的音乐感知充满乐趣。像这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巧用音乐图谱,指导歌曲演唱
        音乐图谱包括线条、符号、色彩,也包括意境图谱。

小学音乐教师需要认真研究音乐图谱的含义,然后巧妙地运用到教材歌曲的演唱教学中。一些音乐图谱可以表现出歌曲的内容及意境。
        案例2: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美好的夜:小宝宝睡着了》一课。本课有两幅音乐图谱。第一幅音乐图谱的画面是皎洁的月光和飘动的云朵,安静的晚上小宝宝在摇篮里睡着,露着甜美的笑容。这幅音乐图谱表现出的歌曲情绪是宁静柔和的,也展现着歌曲应当是连贯的、轻柔的唱法。第二幅音乐图谱的画面是猫妈妈将小猫咪拥在怀里哼着歌曲。这是一种温馨母爱的情感表达,引导小学生充分理解母爱的伟大。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这两幅音乐图谱,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演唱本首歌曲。
        (三)妙用音乐图谱,引导音乐欣赏
        小学音乐课中的音乐欣赏课对于小学生的音乐学习也是很重要的。由于音乐欣赏是一门相对抽象的音乐课程,因此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课程要考虑小学生的认知水平特点,从小学生的兴趣出发,积极引导小学生逐渐学会感知音乐,理解音乐。而研究表明,视觉效果对于小学生的音乐感知是具有强化效果的。因此,小学音乐教师要巧妙运用音乐图谱,让小学生将视觉和听觉的艺术结合起来,促进小学生深刻地理解音乐的魅力。
        小学音乐教师也可以通过对比音乐图谱或者画图谱,或者根据音乐图谱表演的方式引导小学生感知音乐的立体形象。像这样以音乐图谱为辅助教学方式引导小学生倾听音乐,感知音乐,培养小学生对音乐的的体验,激发小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强大的表现力,鼓励小学生用自己最易理解的图形或颜色来表达音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参与到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
        (四)灵活运用音乐图谱,指导打击乐演奏
        灵活运用音乐图谱有助于小学生对音乐内容的整体音响结构掌握,达到培养小学生的音色感。小学音乐教师在熟知音乐教学内容之后,灵活运用音乐图谱,将自身对音乐教学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以及乐器本身的音色特征等,通过利用音乐图谱,将听觉的感受转换成视觉的表象,把音乐教学内容形象化、简单化,这种联想类比的教学方式有效促进学生打击乐演奏的效果。
       
        结束语
        音乐图谱在小学音乐教材中有重要的展示,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巧妙灵活地运用音乐图谱,可以将抽象化的音乐呈现出更加生动、形象的形式,也可以更好地对音乐内容的节奏、旋律以及表达音乐情感。教师运用有效的音乐图谱教学研究策略,丰富小学生的音乐知识,提升小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促进小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吴琼.小学音乐教学中图谱教学的巧妙运用[J].新课程导学,2018(27).
        [2]屠丽. 图谱在音乐教学中的合理应用[J]. 小学教学参考,2018(33).
        [3] 耿继勤. 让音乐与图画串个门儿:浅谈图谱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音乐教育,2015(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