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以厦门市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系统为依托,对厦门市同安区初一年学生体育学业水平进行测试与评价,对测试结果以及影响学生学业水平的学生自身因素和身心发展因素进行分析,探索初中生体育能力培养方式,有效提升初中生身心发展水平,进一步发展初中生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体育;学业质量;身心发展水平;核心素养;
1.研究背景及指导思想
学生学业质量是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指标,课堂教学情况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在初中阶段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次监控依据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念与要求,按照《厦门市2019年度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检查指南》提出的初一年级体育学科评价内容和标准,创新监测内容与评价方法,了解厦门市同安区总体、城区与农村、各类学校的学生学业质量达到课程标准的情况及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可能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体育学科教学质量的建议。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依据《厦门市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统计资料》(2018-2019年度),监测样本: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从初一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50名学生,学校初一年级学生数少于50人,以实际人数为准;其中,有效学生数为2811人,有效教师数为25人,有效学生占厦门市同安区初中生当年度初一年级学生总数的33.30% 。
2.2研究工具
身心发展水平框架:体育知识(问卷)、体育能力(现场测试)、心理健康。
2.3分析方法
本研究采取SPSS20.0统计软件,主要通过检验、相关分析来实现。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体育健康笔试结果与分析
.png)
说明:从总体来看,“基础理论知识(竞赛规则)”维度得分率为68.32%,处于合格水平,“健康常识(生理卫生)”维度得分率为67.44%,处于合格水平,“政策法规”维度得分率为74.11%处于良好水平,“运动损伤与处理”维度得分率为78.33%,处于良好水平,“体育热点知识”维度得分率为74.98%,处于良好水平,“运动安全知识”维度得分率为87.73%,处于优秀水平。
3.2各项身心发展水平监测结果与分析
当前,情绪问题已成为初中学心理健康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如何认识、感知自己的情绪,并且能够有效地调节自己的情绪,是当前初中学生迫切需要具备的一种能力,也是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
表三 情绪发展水平总体结果表(总分)
.png)
说明:同安区参加此次身心发展水平的情绪发展水平测试,应考人数2811人,实考人数2802人,参考率97.44%,平均分为4.697分,全市平均分为4.62分,区比市高0.077分。
.png)
表四 □积极情绪得分
学生的情绪状态得分最高为9分,最低为1分,得分越高表示日常生活中体会到的积极情绪越多,消极情绪越少,5分表示情绪状态中立,积极情绪得分越高表示日常生活中体验到的积极情绪越多。同安区学生的情绪状态得分6.634分,区比市高0.007分。其中积极情绪得分为6.046分,区比市高0.0035分。
3.3.1身心相关因素
.png)
图五 体育锻炼
说明:同安区在“变暴躁”选项占比1.2%,高于市平均0.10个百分点,“变活跃”选项占比9.6%,与市均值相等,“变坚强”选项占比17.5%,低于市平均0.3个百分点,“身体更强”选项占比30.3%,高于市平均1.0个百分点,“身体更弱”选项占比0.2%,低于市平均0.1个百分点,“有合作精神”选项占比10.6%,高于市平均0.6个百分点,“有集体荣誉感”选项占比9.6%,与市平均相等,“有耐力”选项占比10.9%,低于市平均0.4个百分点,“有毅力”选项占比11.3%,低于市平均0.8个百分点。
3.3.2体育方法
.png)
表六体育学科教学方法比较图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否能针对学科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讲授,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果。本项最高分为9分,最低分为1分。分数越高,表示教学方法越符合学科要求。同安区体育学科教学行为的得分为8.14,低于市平均值。
3. 主要检测结果与建议
3.1主要优势
3.1.1在学业发展方面,同安区初一年级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测试成绩优秀率为10%,良好率为50%,达到《厦门市义务教育初中质量检测评价标准》要求中的合格水平。其中,笔试中的“体育热点知识”、“政策法规”、“运动损伤与处理”和“安全知识”等几个维度得分率均高于市级得分率,处于良好水平。
3.1.2在学生的情绪发展水平上,学生情绪状态良好(6.634分),仅有一所学校的积极情绪感受低于5分,其余均高于5分。
3.1.3在学业负担方面,同安区学生的作业达标率均高于市均值,学生的学业负担指数略低于市均值,负担相对轻。同时,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比率较市均值高,并且意愿也较强,表明同安区学生课外生活较为丰富。
3.2主要不足
3.2.1在体育发展水平方面,在笔试结果中,同安区仅有两所学校得分高于市、区均值,其中“基础理论知识”和“健康常识(生理卫生)”维度得分率仅达到合格水平。
3.2.2在体育学科教与学情况分析中,同安区初一年级学生运动习惯和项目普适性推广不理想,体育教学行为的得分为8.14分,低于全市平均值,又所学校低于区平均水平。
3.3改进建议
3.3.1推进区域均衡发展。加强薄弱学校的师资配置,增强对各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训、指导、及教育教学质量监测的力度,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逐步缩小学校之间教育教学质量的差异。
3.3.2关注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重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感受和情绪。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要尊重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3.3.3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益。加强教学研究,进一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益。要重视落实新课标提出的“四基”目标,尤其是关注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项目组.北京市2011年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分析与评价反馈系统研究报告国工.
[2]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北京市2013年 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分析与评价反馈系统研究报告[M.北京: 北京出版社,2014.
[3]参考文献:本文系2018年度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课题《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生体育能力培养的实践究》(编号:MJYKT2018-134)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