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堂教学策略成效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发表时间:2020/6/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5期   作者: 陈清玉
[导读] 本课题紧扣课程改革理念,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
        摘要:本课题紧扣课程改革理念,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运用行动研究法,通过对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小学生体育学习水平的科学评价与课堂教学效果的研究,探索构建小学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模式及操作策略。
关键词:体育课堂;教学策略;成效研究
        1.研究目的
        本课题紧扣新课程改革相关理念,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对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小学生体育学习水平和能力的科学评价与课堂教学效果的研究,探索构建小学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模式及操作策略,从而促进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式,达到提升专业水平、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2.研究方法
        本课题以行动研究为主,兼用文献检索法、综合调查法、个案研究法等。
        2.1行动研究法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自我反思、实践、总结,使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紧密地结合,最终形成系统的课堂有效教学策略体系。
        2.2文献检索法
        综合分析影响小学课堂教学的因素,了解最新课堂教改成果信息,提升研究的理论水平。
        2.3综合调查法
        综合运用各种调查方法(问卷、座谈等),有计划、分阶段地展开课堂教学效益的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当前学科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征求良好的课堂教学策略。
        2.4个案研究法
        根据学科特点,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分项研究,分层次进行相关对比、分析,不断发现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总结个案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学科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
        3.结果与分析
        3.1研究过程
        本课题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课题立项准备阶段,主要是了解有效教学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前期调查研究,成立体育学科子课题研究小组,制定体育学科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的主要是开展课题研究实验的研讨活动,包括教师培训、教学实践、专题研讨、阶段小结、撰写论文、课题中期论证等。
        第三阶段的主要是整理课题研究的资料,进行课题研究的分析总结,撰写课题研究报告,申请课题鉴定,汇编优秀论文、案例等专集,进行课题结题工作。
        3.2研究成果评析
        两年多来,课题组立足有效教学,不断总结经验,更新教学理念,经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在教与学上都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
        3.2.1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通过课题研究,教师对课堂有效教学的内涵和意义、方法和途径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我校体育老师开设区级以上公开课3节,在省、市、区级各类比赛中获奖达 16人次,其中3位教师获市级说课、片断教学竞赛一等奖。撰写的教学论文、教学案例在CN刊物发表8篇。
        3.2.2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自主意识得到了明显的转变,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逐步形成,学生正在由被动学习逐渐向主动学习转变,由师生间的单向性活动转变为双向性互动、增大了课堂信息量。从而加强学生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自主学习,学习的潜能得到了激发,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3.2.3通过课题研究形成的几点有效教学策略
        3.2.3.1有效备课的策略
        如何上好课,首要的是备好课。调查结果显示,体育课堂教学的低效性表现在课前准备上主要是教学设计不够精心。因此,在备课中要做到细致、新颖、具有操作性,我们的做法是:在备课时采用个人分单元负责制,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上报自己主备的单元,教师先写出自己的教学设计,并在组内说课,分析自己的备课思路,讲明教学设计意图,再由全组共同探讨,使教案渐趋完善。然后,在统一基本思路的情况下,全组教师均以此教案为蓝本,进行教学活动,并及时进行教后的反馈交流,对此教案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典型课例,对其进行深入地挖掘和探讨,形成精品课。
        3.2.3.2有效上课的策略
        通过课题研究,我们认为实现有效上课的策略大致有:
        有效创设情境策略: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对正在学的内容感到好奇,富有挑战性,这是确保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是教学成功的重要标志。
        有效讲解示范策略:教师有效的讲解示范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能够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创造性的学练,不断调控教学程序,实现教学目标。            
        有效练习策略: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一是要根据练习的目的与功能选择练习的时机与形式;二是要教会学生练习。练习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指导,教给他们各种练习的方法,使其学会练习;三是要适量适度,循序渐进。
        3.2.3.3有效的课堂评价的策略
        首先激励要适时。激励在最需要的时候才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当学生取得好成绩时,表扬能让他再接再厉;当学生面临困境时,表扬如一针强心剂,让他振作起来。其次激励要适度。把握好表扬的分寸,表扬不仅是对学生的肯定与鼓励,同时也是向其他同学树立榜样。表扬要做到言如其实、恰如其分。最后激励要讲策略。激励性评价并不是一味地追求肯定,而是提倡否定时应讲究语言艺术,更多地给予学生鼓励,创设一种心理安全的教学氛围。我们的做法是分层评价:其特点是评价者承认了学生的差异性,并依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制定了不同标准的评价。通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标准的评价模式使学生得到了公平的评价,树立了信心。经过实践尝试又将评价方式的调整为学生自评、组评和师评三个评价途径。同时加以“课堂学生行为记录卡”和“学生体育成长记录袋”两种课堂管理策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初步构建了小学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操作模式。经过课堂实际的具体运作,表明该模式是有效、可行的,具备可操作性与可推广性。
        4.1.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和创新体育课堂教学方法,构建有利于增进学生健康锻炼习惯与健康生活方式培养的体育课堂活动机制、组织策略、评价方式,为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4.1.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树立教师“有效教学”意识,使教师主动成为行动研究者,在教学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促变,在变化中提升。从而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4.2建议
        4.2.1重点突出教后反思。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后及时撰写教学反思,从而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和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教师向学习型和研究型教师过渡。
        4.2.2积极开展互学活动。积极开展多种层面、多种形式的同伴互助活动,加强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发挥集体的智慧。
        4.2.3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积极构建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自主学练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参考文献
[1] 余立峰.体育课堂有效教学行为解析[J].中国学校体育.2015.2.
[2] 吴健.新课标下的有效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J].中国学校体育.2017.7.
[3] 龚正伟.体育教学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