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以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正成为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而信息技术在教师工作中已经成为了一项不可或缺的工具。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因此,如何有效地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已经成为各个学校当前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研究结果将对提高中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中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指的是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育教学所应具备的教师专业能力。何克抗在《关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一文中,将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定义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是任何学校、任何学科的老师都必须具有的,也就是“如何教”的能力,它相当于医生的“如何治病”的能力、律师“如何帮人打官司”的能力。孟令欣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策略研究——基于教师教育一体化视野》一文中指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是教师应该能够利用教育技术方式方法解决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从而为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服务,这要求教师既要具备综合性的理论知识,还要有相应的实践技能。闫寒冰教授在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解读中提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中小学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改进其工作效能、促进学生学习成效与能力发展,以及支持其自身持续发展的专业能力。这说明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对教师的来说,不再侧重于理论知识,更侧重于实践应用层面,并着眼于未来发展,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发展,这体现出了观念上的转变。2014年我国教育部研究制定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能力标准》”)。《能力标准》是根据我国中小学校信息技术实际条件的不同、师生信息技术应用情境的差异,从基本要求和发展性要求两个层面对教师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做出说明。
二、中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提升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投入越来越多,各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中职教育发展的政策和计划来促进中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并对中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给以指引和指导: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提高教学、决策、管理、科研和教育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逐步形成服务决策、服务战线和服务社会的中等职业教育数字化公共信息资源服务体系,用信息化引领中等职业教育现代化。在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是建设教育信息化的保障。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因素,是信息化社会教师能力发展所必备的专业要求。在这种形式下,我国在近几个年来颁布了一系列政策与法规,从而来促进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我国教育部于2018年4月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并首次提出了“三全两高一大”的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教育信息化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和促进教育制度变革的重要因素,因此,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将指引未来教育信息化发展方向。教师是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中流砥柱,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是关键,从而更好地保障我国教育信息化进入一个融合与创新的新阶段。
三、中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策略
(一)客观因素
1.重视信息技术培训
教师应用好信息技术,首先要做好信息技术的培训工作。学校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活动,组织部分教师利用寒暑假时间到校外参与国培省培等信息化教学项目,学习先进的信息化教学理念和技术。邀请信息化教学的相关专家到学校开展讲座,并要求全体教师参与学习。教师通过培训了解了相关理论和学习途径,可以通过自主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素养,并将其应用到平时的教学中去,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进而提升自身的信息化应用能力。
2.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
校园信息化建设是教师更好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基础。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即使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如果学校没有相应的软件和硬件做保障,就好比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校要加大校园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创造良好的信息化环境,鼓励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常规教学。
3.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
对教师进行工作绩效考核的过程中,应当将信息技术能力作为考核的重点内容之一,重点考察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方式和达到的教学效果,考核结果与教师的薪酬待遇、职务晋升等挂钩。通过建立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与教学质量考核挂钩制度,能够有效地激发教师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对于中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迅速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参与信息化类比赛
从2013年能力提升工程颁布以来,教育部举办了信息化教学能力大赛、各学会举办微课评选等活动,学校可以通过建立有效的比赛奖励机制来激发教师参与上述比赛的积极性,号召更多教师参与到信息化教学改革中来。通过大赛真正的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目的,这一方式对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参与比赛的教师在设计、制作和准备比赛中得到锻炼和提升。这种比赛氛围同时也会促进技术好的老师与技术差的老师之间互相交流,形成辐射作用。通过参加比赛,每位教师的能力都或多或少得到提升。
(二)主观因素
1.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意识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介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专业课堂中教学的危险性、操作不可视性等问题,被中职教师所广泛认可和接受。中职教师应该清楚的认识到自身的个体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整个职业教育的质量和发展水平,每位教师都应该是信息化教学能手,要具备应用信息技术的知识和能力,将软、硬件转化为有效的教学工具。
2.加强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
作为中职教师,我们更需要探索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取长补短的新途径,最大限度利用网上信息,进行筛选、整理、提炼,为我所用。中职教师应该加强学习先进的信息化教学理念和技术,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博采众长,多方面吸取新知识,丰富自身知识储备,具备职业教育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只有这样,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才能保证教学质量,做一名信息时代合格的中职教师。
参考文献
何克抗.关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J].中国远程教育,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