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导致电子商务人才的大量紧缺,而中等职业学校在人才培养上却严重滞后,究其原因在于课程体系的设置不合理。本文在分析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存在问题与不足,针对以就业为目的的学生,设计合理的课程体系,依据具体的电商就业岗位进行中职电子商务课程体系的优化,重视学生岗位技能的学习,增加专业实践培养模块,完善电子商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中职;电子商务;岗位需求;专业实践
一、中职电子商务人才就业现状
近些年全球超过半数企业开始涉足发展电子商务。在如此经济环境下,电商毕业的学生理论上应该供不应求,但是事实上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在对口就业效果上并不是很理想,尤其中职学生的就业情况与电子商务发展的大好前景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些中职电子商务毕业生普遍无法直接上岗, 对口就业率远远低于职高其他专业的就业率。以我校电商专业为例,2010年至2017年我校共毕业213个学生。其中143人毕业后没有从事过和电子商务有关的任何工作,占比达到67.14%。54人毕业后从事过和电子商务有关的工作,但现在已经离职从事其他工作,这部分人占比25.35%。只有16人一直从事电子商务有关的工作,占比7.51%。尽管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但为何学生对口就业率如此之低,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上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难以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
二、电子商务限选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中职电子商务主要服务于本地企业,并为本地企业贡献后备人才。而电商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学校课程体系建设。面对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供需矛盾,如果课程体系设置的不合理必会严重影响本地电子商务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事实情况是,多数学校培养的电商毕业生不能满足企业的用人需要。针对现有的电子商务的课程体系主要存在四方面问题:
1、课程定位不明确
中职电子商务的学生一般分为两类,一类学生以升学为主,他们的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考大学,毕业的方向也是在于升学。另一类的学生主要是以技能学习为主,毕业的方向在于直接就业。两类学生的学习的目的不同,方向不同,然而现在多数的中职学校没有针对这两类的学生设计与之对应的课程体系,依然是采用单一的以理论为主的课程体系。按现在的趋势,多数学校采用的是以升学为主的课程体系,然而这套课程体系主要的目的是服务于单考单招,虽然有一些技能课,但是针对性不强,这就导致部分不参加的单考单招的学生无法有效的学到与就业岗位相对应的实际技能。这也是企业找不到合适人才的原因之一。
2、课程内容陈旧
电子商务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且发展的速度相比于其他学科都要迅速, 对于学校而言,中职的学生应该服务于本地经济,从事中低端的电商岗位,例如客服,文案编辑等等。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与岗位对应的各种技能。但事实上,目前各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中普遍存在课程内容陈旧问题,与现实脱节,不符合企业的基本岗位需求。以我校之前《电子商务基础》这门课为例,这门课的教材第一版是在2000年,到现在已经过了17年,内容老旧,严重过时。然而现在仍然还有很多学校在用。
3、缺乏技能实操课程
中职学生相对于其他的普高的学生,学习的能力相对薄弱,尤其对理论的知识,接受能力较差,相比而言中职的学生更喜欢动手操作,然而现今多数的学校的课程体系都偏理论,实操部分较少。这就导致多数学生上课不认真,感觉学不到实际的东西。
4、所学技能无法对接实际岗位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商业模式,从发展趋势来看,它的外延在不断扩展,这就导致它的岗位需求在不断的变化,要想满足企业的岗位需要,电商专业的学生就必须掌握相应的岗位技能。同时也要求学校的的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这些技能。然而事实情况并非如此,一般的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中都会开设实操技能课,帮助学生掌握技能,但是多数院校的技能课所教授的技能和现今的岗位要求完全不相符,学生毕业后无法直接就业。
三、电子商务课程体系方案设计
1、企业岗位调研
在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下,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开始“触电”电子商务,进入电商领域。而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主要来自于企业。因此在设计电子商务课程体系的过程中首要解决就是了解企业对于人才的具体岗位需求。采用网上调查法以及访谈法获取企业具体的岗位。
(1)通过网上调查的方式登录“玉环人力资源网”“智联招聘”“台州招聘网”“前程无忧”“58同城”五家网站对其中涉及电子商务专业的企业发出的招聘岗位信息和要求进行搜索记录。
(2)实地走访调研企业,通过和员工以及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的访谈获取企业岗位信息。本地可选择:梦工场、亿联阀门城、台州星星电子商务产业园等。
2、企业岗位技能分析
不同的岗位对应不同的技能,通过调研分析出一般企电子商务业具备哪些技能岗位,解析岗位工作者所具备的各方面能力。一个岗位对从业工作人员的要求是多方面的,涉及到核心工作要素(核心技能),基本工作要素(基本技能)、延伸工作要素(延伸技能)。例如针对客服,核心的工作要素指的是客服人员打字速度快,反应灵敏,沟通能力强,对客户有耐心。基本工作要素指的是客服人员的工作态度和职业操守。延伸工作要素指的是客服人员具备其他特殊的能力,例如会外语等。在统计分析时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从相关企业员工那里获取信息。
3、构建电子商务课程体系
(1)课程体系建设目标
课程体系建设目标能够体现出中职教育最基本的特色,课程建设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应结合学校自身的优势和特长,以就业岗位要求为导向,按照现代电子商务企业应用一线工作的需要来确定培养目标,使课程教学更具针对性,因此结合学校情况将培养电子商务实用型人才设定为本次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
(2)电子商务专业理论课程体系构建
电子商务专业知识体系涉及4个专业领域,包括经济、管理、信息科学、电子商务等;电子商务专业理论课程体系主要由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限选课两部分组成;专业必修课主要是基于电子商务专业最基本的技能认识和培养;专业限选课以专业岗位领域能力培养为目的,侧重与一些实践课程相衔接。专业限选课程主要包括四个方向:客服方向、美工方向、营销方向、运营方向。每个学校可以根据自己学校专业的发展,选择一道两个方向进行深入培养。表1为课程模块课时及学分表。
表1 课程模块课时及学分表
.png)
(3)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践教学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电子商务技术人才培养的关键。使用实践性教学使学生可以能够直接感受电子商务的商业化应用过程,正好弥补教材存在的缺陷。开设实践课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创造能力,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不同的实践方式让学生找到感兴趣的知识点,并加以掌握。
实践教学主要是针对现实的岗位,帮助学生真实学会企业岗位所对应的技能。所以它面向的是企业职业岗位群。课程的核心是专业技术能力。主要的呈现形式是上机操作、专业实训、社会实践、竞赛对抗等多种形式。表2为专业实践模块。其中天行健软件主要针对美工方向,对应PC端电商平台店铺的装修岗位,训练学生的美工技能;博导前程软件功能较全面,包括三方面的岗位实训,营销方向:微博营销实操、微信营销实操,培养学生的移动营销岗位技能;客服方向:培养学生的客服技能,例如:打字速度,客户的沟通能力,处理投诉及突发情况的实战技巧。美工方向:主要针对移动端的电商平台装修岗位,培养学生移动端的美工技能。商品拍摄实操主要是培养学生拍照及照片处理的能力以及相机使用的技巧。仓储实训对应商品运营方向,主要是训练学生货位管理、出入库管理,库存监控与管理等仓储岗位技能;i博导在线实习主要针对营销和运营方向;“玉环中职一号店”运营演练是综合性的技能运用实操平台。在真实的的市场环境下开展全方位的商业活动,训练学生各方面技能的融合性运用。
表2 专业实践模块
.png)
四、总结
不同课程对应不同技能,任何的技能都是实际在电商企业中存在的。在调研的前提下获取企业岗位信息,分析具体岗位的技能要求和职业能力。从而明确学生所要学习的方向和内容,同时进行合理对应的课程设置,建立完善的一套课程体系,让每个学生毕业后都具备相应的行业竞争力,能实际服务于对口电商企业。促进本地电商发展,为本地经济贡献一份力。
五、参考文献
[1]沈莉芳.方守湖.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电子商务人才职业软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4
[2]张树波.以就业为导向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教高职研究,2014
[3]黄兴富.基于需求调研的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究[D],2014
[4]彭 玲.基于企业需求视角的电子商务人才能力构成体系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
[5]杨兴凯.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实践[J].电子商务,2014
[6]王法辉.从市场发展机制探讨电子商务教学的发展趋势[J].电子商务,2015
[7]黄强新.基于DACUM职业分析法构建以核心职业能力为轴心的中职课程体系--以广西商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为例[J].教育观察,2016
[8]蔡雪芬.基于宁波电子商务行业调研的中职专业建设的策略探究[J].新课程学习,2012
[9]梁海波.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群建设初探[J].电子商务,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