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德育对学生的成人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从小抓起。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对于小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道德生活;法在身边;实践探索
新课程理念认为,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开展生活化的教学,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就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学而言,由于该门课程涉及的内容如社会知识,道德规范、生活常识等等,大多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这也就决定了该门课程的生活性相较于其他课程而言更为突出.为此,在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学中,教师更要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优化自己的教学方式,开展生活化的教学.那么,具体而言,在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学中,如何开展生活化的教学呢? 现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就此问题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转变教学理念,让学生有效学习教会学生学习要比传授知识更重要,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之后就会提升学习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可爱的动物”时,教师和学生一起在角色扮演中演一演、讲一讲、唱一唱、说一说,与学生玩成一片,既让学生了解了熟悉小动物的特点,又懂得了爱护小动物的时候也要保护自己,唤醒了学生保护动物的责任感。环境布置——教学内容的体验点学生的信息大多来源于视觉渠道,良好的学习文化环境能够促进学生身心愉快的成长。在教学“生活需要小创意”时,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感受科学的无穷魅力,鼓励学生想象,学习创意生活的知识和技能。在实际教学时,教师首先让学生在创客教室用3D打印笔制作笔筒,既学习了3D打印知识,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动手创造,争当小创客的品德。有的学生绘制创意画,有的学生设计未来房子,有的学生设计未来汽车,还有的学生动手设计小吊床……在动脑、动手操作中,学生发现只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动手,就会有创造。
二、重视教学的设计与安排小学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教学课程,其实一直都存在,只不过是在传统应试教育下,长期被忽视。
在开展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将生活中的知识,比如说一些小窍门、小常识,或者是做人做事的道理等寓于其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师传达信息的影响,进而在自己的生活中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形成一定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态度.而生活实践式的教学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和组织学生直接参与实践的方式,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进而促进学生生活能力的提高.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将两种方法一起使用,通过生活指导和生 活实践,充分发挥道德与法制的生活教育意义。
三、要善于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小学道德和法治教学和其他学科比起来,更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自由度。
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时,此单元的学习共有4节课,是为了帮助学生身心愉快地完成从幼儿学习到小学学习的过渡,有身心的准备,有技能的准备。在第1课时教学时,笔者定下这样的目标:学会整理书包,认识教材,互帮互助,树立“我是小学生”的自豪感,消除紧张感,这样的目标清晰,脱离了空洞的定位。灵动的艺术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情境,将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给学生留下自主、自护、自理、自为、自悟的空间。例如,在教学教材“花儿草儿真美丽”时,此节课侧重于培养学生欣赏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从而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命美丽的生活情趣,以及最基本的公民责任感。但是,低年级学生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如何实现这些目标,可以做如下尝试:学校里有一个美丽的花园,每到春暖花开时,各种花竞相开放,引来了蝴蝶,招来了蜜蜂,也吸引了学生在花园里追逐嬉戏。
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是来自实践,最终也将指导实践。因此,在进行小学道德和法治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将教学的课堂拓展到实践中去,让小学生在切身参与中去感受,去体验,这样他们才会真正的明白这些知识的真正意义。
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中的“上学路上”时,笔者带领学生走上马路,参加“今天我是小交警”的活动,跟着交警叔叔观察“不同的上学路”,情境体验“这样安全吗?”切实感悟“交通信号要知道”。通过生活体验,学生知道了闯红灯要罚款,交警叔叔严格执法的背后是保护我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并因此获得感悟:遵守规则通行不但是遵纪守法的行为,也是爱的回报,更是文明素养的体现。
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现代化教育理念当中非常强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需要将学生的位置明确化,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够给学生更多的情感体验,才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此成为全面发展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才能够更好地教授知识,让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过程中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成为的栋梁之才,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综上所述,小学道德和法治教学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着手,从生活中挖掘学习的内容和素材,让他们在实践中去接受教育,强化小学生的法治观念,帮助他们形成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使他们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之才。在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让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通过将教学内容生活化,把学生引向广博的生活世界中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蔡秀蓉.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20(03):93-94.
[2]郭娟.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分析[J].才智,2019(27):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