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教师顺应全球化时代的改革浪潮、参与线上课堂的全部教学过程、合作学生完成教学内容、贡献力量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参与确定线上学习的学习内容、专注线上课堂的整个教学过程、规律线上学习的学习进度、交互逐步完成知识的深度学习,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一般的语言知识与技能、更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线上课堂教学。
[关键词] 大学英语;线上课堂;主导;主体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明确提出:“新的教学模式……应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尤其要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一般的语言知识与技能,更加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的转变。”①从教师的主体地位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从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到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面对这种种革命性的变化和教学改革的新要求,如何顺应、参与、合作、贡献,则是每个大学英语教师必须面对的四大基本问题。②
一、教师主导
1.教师顺应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要求我们为高校大学生提供优质外语教育。大学英语课程对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学习英语有助于学生树立世界眼光,培养国际意识,提高人文素养,同时为知识创新、潜能发挥和全面发展提供一个基本工具,为迎应全球化时代的挑战和机遇做好准备。③在国家大环境的影响下,每个大学英语教师必须顺应改革浪潮,不断学习不断进步,随着改革的发展而进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前就可以明确线上课堂的历史、发展及未来,对于线上课堂的所有状况了然于胸。
“停课不停学”这一号召引发了高等教育领域前所未有的大变革。一些知名大学推出了大量优质的免费线上课程,学生可以不受时空、学籍、专业、年级等各方面的限制,选择感兴趣的课程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得有大格局,通盘考虑,敏锐地获知有哪些可用的线上资源,哪些资源可以适用于哪步教学过程。教师顺应潮流,引导学生在丰富的资源中做出最有效的选择。
2.教师参与
在顺应潮流引导学生做出选择之后,每个大学英语教师必须参与其中。在参与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研究如何从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为线上教学模式,以及反思自身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教师的参与可以避免线上课堂成为直播课,甚至是录播课,线上课堂不能让学生仅仅听或仅仅看。这样的线上课堂是满堂灌,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接收知识,甚至是无聊地完成课堂。
不是每一个大学英语教师都需要制作直播或是录播课程。结合已有的线上资源,如现成的线上慕课、出版社平台的电子章节等,教师可以将合适的资源“拿来”,穿插于自己的线上课堂。同时,教师也可以和这些线上慕课、学习系统或是电子教材合作,不仅仅是单纯的生搬硬套,而是因地制宜地嫁接。经过教师整合或加工过的线上资源,能够最大程度上适合学生,满足学生的需要,是真正适合线上课堂的教学资源。当下,各类软件或是APP便于每个大学英语教师制作自己的视频。通过录课的方式,教师不仅仅丰富了自身线上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也可以为整个线上课堂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教师的录课可以充分考虑到授课对象的知识背景、水平、特点及接受程度,让线上课堂的教学最大效率化。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线上课堂,无论是教学目标的规划、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手段的选择,还是教学评价的操作,教师应该参与到线上课堂的全部教学过程。
3.教师合作
教师要利用好“对于学生学情充分了解”这一优势,良好地驾驭已有的线上资源,或是自我设计形成录课资源。同时,在线上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因为时空的限制而“目中无人”。教师应该时刻保持强烈的授课对象意识,即使是在看不到学生、对着空气授课的情形下,也必须如此。教师要积极主动与学生合作,引领学生进入学习内容。教师可以依据对学生的了解,引导学生完成教学内容的任务点。
特别是,在学生观看视频之后,教师能够即时进行线上指导,检测学生对于线上资源的掌握情况,以及解决学生对于线上资源所存有的疑问。在线上指导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尽可能以诚恳的态度、耐心友好地与学生交流,让学生能感受到线上课堂的愉悦。
4.教师贡献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线上课堂结束后还可以继续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教师可以跟踪线上课堂的学习情况,通过布置作业检测线上课堂的学习效果,通过与学生交谈明确线上课堂的问题所在,通过不断修改教学模式以达到线上课堂的学习效率最大化。
教师对线上课堂的务实贡献是线上课堂构建与实施的最大保障。在线上课堂前期,教师是参与者,把控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在线上课堂过程,教师是指导者,引导学生完成教学内容;在线上课堂后期,教师是咨询者,帮助学生完成教学评价。
教师可以实时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度,记录学生的学习进程。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充分把控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反馈。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条件、学习情况和学习要求进行适合的线上教学,只有适合学生的线上教学才是最好的,才是真正有利于教学的有效手段。
二、学生主体
在网络学习空间中,学习者的学习投入表现为学习者的参与、专注、规律和交互四个维度。④
1.学生参与
在进行线上课堂前,教师明确任务要求,可以自行开发一些小任务。小任务可以内容简单、难度系数低,也可以提前考虑学生完成小任务的时间,设定时间限制。教师对于学生任务完成情况的检测目的,不是在于考核,而是在于参与。学生在线上课堂的过程中能始终积极参与,就能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教师设定的教学内容,同时也能建立完成任务的成就感。教师可以布置学习任务,安排学生进行单词、词组、句型、篇章等基础性学习。通过这些基础性学习,学生可以比较完整地了解教学内容,尤其是发现自身的问题所在。完成基础性学习后,学生将自身的问题归为单词、词组、句型、篇章等类型反馈给教师。教师收集了所有学生的问题类型之后进行整理,然后再确定线上课堂的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内容必定会适合教学对象,因为教学对象本身——学生——参与了教学内容的确定。
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以发展独立学习的能力,学生可以根据已有的知识快进、暂停,甚至是倒退,以充分消化和掌握学习任务。
2.学生专注
确定了教学内容之后,教师的教学方式得依据线上课堂的特征予以调整,不仅仅是考虑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一点。电子产品的丰富性也让学生的专注力明显下降,教师可以通过发布教学任务等方式不时刺激学生,保持学习对于线上课堂的兴趣点。
教师不仅仅应该避免满堂讲,而且应该避免讲太多,因为教师只有通过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才能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互动,才能不在长时间的讲解过程中“丢失”学生。教师可以提前制作视频课程,然后将录制的课程或是下载的大视频上传至平台,学生可以在线上课堂的前期或是过程中自行观看。教师也可以通过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实时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或是依据学生在线上课堂前期的学习情况反馈而有针对性地重点讲解学生的疑惑点。线上讨论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的学习在讨论的过程中也将得到加强”。⑤为避免线上课堂成为直播课,甚至是录播课,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参与课堂,而不是被动地接收课堂信息。教师组织活动,把控教学节奏,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组织学生线上互动交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于教学内容和任务的完成情况监测线上教学进度。
教师尽量采用操作简单的教学手段,如微信群。教师尽量让“提升学生自我学习能力”这一目标可操作化:学生在线上课堂的前期完成教师提前布置的任务、反馈疑惑点,然后完成教师在线上课堂过程中的检测。在学生完成线上教学检测的过程中,教师尽量让学生采用文字或是语音输入的方式,可以既检测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掌握,又可以确认学生的拼写或是表达,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线上课堂后期,教师依据线上教学的主观感受和平台的客观统计进行学习情况的有效分析,从而反馈线上教学质量。基于对线上课堂的准确分析,教师可以准确对学生进行知识辅导,恰当对学生进行认知帮助,适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激励。
3.学生规律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强调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创设主动学习环境与条件,“使教学过程实现由关注‘教的目的’向关注‘学的需要’转变,形成以教师引导和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为主要特征的教学常态”。⑥
教师可以将传统课堂过程中讲解单词、讲解词组、讲解表达、讲解语意等基础性教学提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在线上课堂的前期完成,然后反馈给教师基础性知识的难点或是疑惑点,便于教师在线上课堂的过程中予以讲解。同样,传统教学的听、说、读、写、译中,听、读、写、译这四个部分可以在线上课堂的前期或是后期进行。若教师觉得有实时测试的必要,可以针对必要的技巧性讲解进行针对性的操练,但没有反复或是多次性操练的必要,这样可能会降低线上课堂的效率。线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不应该用来引导学生输入,而应该用来检测学生的输出,教师可以依据不同的活动采用文字或是语音输出的方式。在线上课堂的后期,教师也应该加强或是引导对学生输出的检测,可以是针对课堂内容的总结性写作,也可以是延展性的写作。多样化的检测方式有利于提升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和创造力。
教师的线上课堂必须明确学生的学习时间,特别是时间节点。毕竟是线上课堂,学生的自律性很关键。为确保学习任务的完成,教师可以明确时间节点,详尽学习内容的完成进度,既让学生对于学习内容有可操作性,也让教师对于学习情况有可了解性。教师明确学生对于课后作业、补充练习及测试等的完成时间节点,课后作业有利于巩固学生对于规定内容的学习,补充练习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于补充内容的运用,测试有利于学生准确自我评价和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师明确了时间节点,学生就能对于教师的教学期待有充分的了解。教与学就有了提高语言知识水平和提升语言运用能力的可能。教师可以实时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度,记录学生的学习进程。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充分把控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反馈。学生的线上学习就有了规律性。
4.学生交互
在线交互,不论是学习者与学习资料的交互,学习者与教师的交互,还是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交互,都能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⑦学习者与学习资料的交互可以安排在线上课堂前,学习者与教师的交互可以安排在线上课堂中,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交互既可以安排在线上课堂中,也可以安排在线上课堂后——这是学习者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线上交互可以有多种形式,通常表现为发言、回复、上传作业等。
互动活动可以是个人活动,可以是双人活动,可以是小组活动,也可以是班级活动。个人活动可以是选择、一句话问答或是学生发起提问,采用文字或是语音输入的方式皆可。双人活动可以是情景对话,可以是换位思考,可以是相互评价。小组活动可以是话题讨论,也可以是任务的分布处理或是协同合作。班级活动可以是话题讨论的群策群力,可以是对其他活动形式的集体评价,可以是依据其他同学的反馈对自身学习状况和程度的实时感受和评价。
学生互助以发展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通过建立小组讨论加强学生之间的交互,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同龄人的学习状态及学习效果,更大程度地取得进步。教师主导性地构建线上课堂,学生必定能发展自主和互助学习的能力。
学生的有效学习可以是提前完成教师发布的学习材料、积极参与教师组织的线上活动、保质保量完成教师要求的课后作业。通过线上学习,学生逐步完成知识的深度学习。教师线上教学的效果评价就是基于线上资源的有效教学,最简单的结果就是:教师教会了学生,至少是大部分学生。学生线上学习的效果评价就是基于线上资源的有效学习,最简单的结果就是:学生学会了。总而言之,线上课堂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Z].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2] Tour, E. Digital mindsets: Teachers’ technology use in personal life and teaching [J]. Language Learning & Technology, 2015 (19): 124-139.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人民出版社.2010.
[4] FulFord, C. P. & S. Zhang. Perceptions of interaction: The critical predictor in distance education [J].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1993(3).
[5] Murphy, K. L., Smith, P. J. & E. Stacey. Teaching Presence in Computer Conferencing: Lesson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and Australia [C]. Paper presented a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s in Education: Washington, 2002.
[6] 王守仁.《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要点解读[J].《外语界》,2016 (03):2-10.
[7] Trentin, G. The quality-interactivity relationship in distance education [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00(1).
[作者简介]贾迎花(1976-),女,上海政法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外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