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 分析在诊断学实训课中开展心肺听诊标准化模拟教学系统的应用效果。方法 共200名临床医学系学生,以随机双盲法,分成甲组(传统听诊教学)和乙组(心肺听诊标准化模拟教学系统),各100名。分析两组应用效果。结果 同甲组相比,乙组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高(P<0.05)。结论 在诊断学实训课中,应用心肺听诊标准化模拟教学系统,效果显著,值得推荐。
[关键词]:诊断学实训课;心肺听诊标准化模拟教学系统;应用效果
前言:在诊断学实训课中,心肺听诊占据着重要地位,可以解决患者配合困难、床边教学典型病例不足等问题[1]。就目前来看,因缺乏典型病例,医患关系紧张,临床医学生人数较多等,引起教学资源严重匮乏[2]。由此,开展心肺听诊标准化模拟教学系统,让理论联系实际,明显提高医学生的心肺听诊能力,教学效果显著。介于此,本文以临床医学系学生为例,应用心肺听诊标准化模拟教学系统,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校2017级临床医学系学生200名,以随机双盲法,分成甲组和乙组,各100名。其中甲组,男56名,女44名;年龄20~24岁,平均年龄(22.56±0.56)岁。乙组,男54名,女46名;年龄20~24岁,平均年龄(22.48±0.48)岁。对比两组上述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均衡可比(P>0.05)。
1.2方法
甲组-传统听诊教学,即:主要以老师讲解,医学生听课记笔记,并结合播放音频等。
乙组-心肺听诊标准化模拟教学系统,即:(1)心肺模拟听诊系统,主要由电脑和心肺听诊模拟仪(模拟人)组成。模拟人上身伴有多个听诊部位,并装有扬声器,经电脑控制播放病例项,医学生可使用模拟人身上的电磁听诊器听诊。模拟人可模拟的心肺听诊主要包括:肺泡呼吸音、啰音、支气管呼吸音、正常心音、额外心音等。(2)教学过程:a.教学前,开展例会和集体备课,提出教学方案,确保练习到常见病和高发病的重要阳性体征;b.授课时,教师向医学生介绍听诊内容和目标,并对听诊重点内容进行强调。同时,告知医学生听诊要点、重要性及意义。如:于肺部听诊中,重点强调需反复仔细听诊多个部位、听诊多个呼吸周期及啰音附近的肺呼吸音等特征,并且全方位对比。在心脏听诊中,重点强调各听诊区的鉴别要点、影响因素、临床意义等,如:定位、听诊顺序、重点杂音。c.模拟人练习:指导医学生进行心肺听诊,刺激听觉器官,提高其直观感性认知。另外,只有学生在正确的部位听诊,方可听见声音,利于提高学生听诊规范性。同时,在心肺听诊时,教师在旁辅导,解决问题。心肺听诊实验室24h开放,医学生可只有选择练习听诊时间,重复多次进行听诊练习。
1.3观察指标
考核成绩比较,由同一教师制定理论知识考卷并阅卷,100分,分数高,掌握程度好。实践知识考核,将重点掌握内容,制定成签,医学生任意抽取2个进行实践,同一教师进行评分,共100分。
教学满意度比较,自拟教学满意度量表评定教学满意度,100分,其中非常满意80~100分;满意60~79分;不满意0~59分。教学满意度为前两项之和。
1.4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s)表示,计数资料(%)表示,前者、后者分别予以t检验、2检验;统计学软件SPSS25.0,P<0.05,表明数据有差异。
2结果
2.1考核成绩比较
同甲组相比,乙组考核成绩高(P<0.05),见表1。
表 1考核成绩比较(±s,分)
.png)
2.2教学满意度比较
甲组,非常满意56名,满意33名,不满意11名,教学满意度为89.00%。乙组,非常满意72名,满意16名,不满意2名,教学满意度为98.00%。同甲组相比,乙组教学满意度高(2=6.664,P=0.010)。
3讨论
在传统听诊教学中,主要是通过讲授理论、辅以录像、视频等进行心肺听诊讲解,缺乏直观形象性,出现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等现象[3]。而采用心肺听诊标准化教学系统,开展直观、形象的教学,学者只有在模拟人正确的听诊部位进行听诊方可听见声音,更贴近临床。而且模拟人语音库庞大,涵盖了所有正常或异常的心肺音,更好的解决患者配合困难、典型病例不足等现象。且该系统具有多种操作模式,且具有可控性和重复操作性,由教师控制整个系统,放音和听诊同步进行,并经适当讲解,提高医学生的理性和感性认识,教学效果更好。故在本次研究中,乙组的考核成绩和教学满意度高于甲组(P<0.05)。表明,心肺听诊标准化模拟教学系统显著优于传统听诊教学,极大的提高教学效果。医学生能够自觉投入临床实践中,自觉成为学习主体,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虽然心肺听诊标准化模拟教学系统优势明显,但教学中仍存在问题,如:部分学生认为模拟人只是学习工具,无自主性,无法配合操作,不能进行沟通,与临床实际存在差距,兴趣不足。
综上所述,在诊断学实训课中,应用心肺听诊标准化模拟教学系统,效果显著,值得推荐。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探究心肺听诊标准化模拟教学系统在诊断学实训课中的其他作用,以期为临床提供更丰富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吴士礼,黄宇理,宣玲,等.电子模拟心脏听诊系统在优化医学生心脏听诊教学中的评价[J].淮海医药,2019,37(01):108-109.
[2]毕琳琳,陈明,干学东,等.临床病理生理及治疗模式下心脏听诊教学改革[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8,32(02):202-205.
[3]荣季冬,王冬梅,石蓓.多元化教学模式在诊断学心肺听诊实验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8):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