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物流专业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困境与路径

发表时间:2020/6/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5期   作者:袁仲慧
[导读] 物流专业是我国近年来的新兴专业,其招生规模日益扩大、专业发展欣欣向荣
        摘要:物流专业是我国近年来的新兴专业,其招生规模日益扩大、专业发展欣欣向荣。但同样面对更多的物流专业学生,社会对于物流人才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在注重“知识性”人才的基础上更需求“综合型”人才,对物流人才的思想道德、职业道德要求较高。这也决定了高校物流专业必须重视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要采用合适方法、合适手段开展思想教育,解决目前物流专业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存在的困境,在探析思政教育新路径中提高高校物流管理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物流专业;大学生;思想教育;困境;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会议上明确提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为响应习总书记要求,在物流专业开展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工作,高校物流专业教师就必须把握物流专业特点、联系大学生实际情况,在教育教学各环节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但目前物流专业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开展并不顺利,需要物流专业教师加以重视,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物流专业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困境
1.忽略思想教育重要性,教育内容脱离专业
大部分学校在开展专业课程教学时更关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传递专业知
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重视度不够,在实际开展教育工作中没有彻底贯彻国家的教育思想与要求。即使一些学校在物流专业中渗透了思想教育,但教育内容脱离学生实际,与学生实际思想结合不到位,形式化色彩严重。
2.“课程思政”难落实,专业思政衔接不高
目前在高校物流专业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落实中并没有切实开展“课程思
政”,即将思政教育与物流专业学习联系在一起。大部分物流专业教师对思政教育的内容理解相对狭隘,将其理解为“毛泽东思想概论”、“道德教育”等,没有找到思政教育与物流管理专业知识的融合点,导致思政教育与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割裂存在。
3.思想教育方法单一化,缺乏趣味与针对性
高效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在实施思想教育工作时最常采用的方法即为说教式
方法,这样的方式不容易被打学生所接受,且缺乏趣味性和针对性。尤其是教师没有将思想教育与学生的实际活动对接,没有“因人而异”的进行特殊化教育,也导致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困难重重,难以进行。
        二、高校物流专业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路径
        教师要想提升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有效性,就必须基于上述困境展开探析,针对性的找寻合适的方式方法,以求落实思想教育工作,更好地培养为社会需要的、具有高素质的复合型物流专业人才。
        1.强化认识、摆正观念,在物流专业中有效融入思想教育
        物流专业教师作为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的第一人,教师必须真真正正的认识到教师的职责不仅“教书”,更“育人”。从教师层次教师必须深化自身认识,将立德树人作为开展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中心环节,尽可能的将思想教育工作贯穿于物流专业教学的全过程,在推进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中推进思想教育与物流专业教学相融合。


        当然这对教师而言也是一种挑战,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身认知,提高师德水平和授课水平。要注意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究物流专业与思想教育之间的联系,通过参与培训工作、调研活动提升自我,为在物流专业中融入思想教育做好师资准备工作。同样教师也应当发奉行“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注意自己对学生的榜样引导作用,在教学中约束自我、发展自我,这样才能够利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和教化学生,才能够在开展物理专业课程时实现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2.积极探索、找寻联系,探究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融合点
        高校物流专业教师应当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探索物流专业各门课程中的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之间的融合点,尽可能地挖掘专业知识背后的隐藏内容,同时联系物流管理行业情况、融入物流管理行业典型案例,在物流专业课程教学的实际活动中渗透思政教育,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如在物流专业开展《物流管理概论》课程时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发现专
业课程与思政教育之间的融合点,具体如下:
        (1)物流系统:将物流系统与企业组织相联系,增强学生协作性;
        (2)物流就业人数及社会需求:引导学生树立就业目标、认真学习,开展就业教育,强化学生就业思想;
        (3)物流业发展情况:引导学生认识现代化社会,了解我国发展历程,利用“一带一路”等案例深化学生对行业认识,增添学生民族自豪感;
        (4)仓储、配送、运输等业务:利用“京东无人仓”、“搬运机器人”等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3.变化方法、多元教学,增添物流专业思想教育趣味色彩
        当然在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中落实开展思想教育要求教师要注意方式方法的选择,要尽可能的确保方法的多元化、趣味化。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发展逐渐成熟,他们很抵触教师的说教、批评,教师采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方式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且学生对思想教育理论的接受程度远远低于对思想教育实例,因此教师应当在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中精心选择教育实例,辅助思想教育顺利开展。
        常用的思想教育方法包括在物流专业课堂上教师采用新式教学方法,如利用小组合作引导学生进行物流专业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如利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将物流知识与专业生活结合,学以致用。还包括教师在物流专业开设的多项活动,如物流专业技能竞赛考察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这都能够创新物流专业思想教育的方法,能够提高思想教育的有效性。
        三、结束语
        四、总而言之,要想培养出为社会需要的物流专业人才,高校物流专业教育工作者就必须重视思想教育工作,要秉持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戏而求索”的探索精神审视高校物流专业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困境,基于困境找寻新路径,“绝处逢生”中落实思想教育工作,实现对物流专业人才的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孙芳,宋逸成.基于实践育人的物流专业大学生责任教育,2014(01) :141-141
[2]曹晔.“微时代”物流专业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践路径研究[J].物流科技,2016(10):152-1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