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动力负压护创敷料在深Ⅱ度烧伤创面中应用效果观察及护理

发表时间:2020/6/9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6期   作者:陈美华 王星星 姆海然木·帕尔哈提
[导读] 评析对深Ⅱ度烧伤患者在创面护理过程中使用微动力负压护创敷料对患者创面治疗的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评析对深Ⅱ度烧伤患者在创面护理过程中使用微动力负压护创敷料对患者创面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此研究的深Ⅱ度烧伤患者选取时间为2018.1-2020.1,随机取84例,分为2组,一组是使用常规换药的对照组(n=42),另一组是采用微动力负压护创敷料的实验组(n=42),评价创面治疗情况。结果:采用微动力负压护创敷料的实验组患者创面愈合效果优于使用常规换药的对照组(P<0.05);实验组换药次数较少(P<0.05);愈合用时较短(P<0.05)。结论:对深Ⅱ度烧伤患者使用微动力负压护创敷料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能够得到病人认可,值得推广。
         【关键词】微动力;负压护创敷料;深Ⅱ度烧伤;创面;效果观察;护理

         深Ⅱ度烧伤患者皮肤受损严重,会对患者真皮层造成严重损伤,但部分真皮层会有残留,主要表现为皮肤受损部位出现水疱,且水疱下面会有粘稠液体,压迫时会变白,患者会感受到剧烈疼痛[1-2]。利用聚乙烯醇制成的微动力负压护创敷料可弥补传统换药纱布不能吸收渗液的效果,还能起到较好的负压效果,且该敷料成本相对较低[3]。本文探究对深Ⅱ度烧伤患者使用微动力负压护创敷料对患者创面愈合效果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时间在2018.1-2020.1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深Ⅱ度烧伤患者84例,所有患者病历齐全且局部烧烧面积不超过100cm2,按敷料换药方式不同平均分为人数各为42例的对照组和实验组。排除治疗、护理及用药依从性差、存在言语沟通障碍的患者,排除有出血性疾病、血液疾病、传染病、肿瘤、消化系统疾病、过敏、先天性免疫系统病的患者,排除全身存在严重感染的患者,所选患者或其家属知晓护理方式并能积极配合护理工作进行。实验组平均(41.3±2.3)岁,男22例,女20例;对照组平均(41.8±3.5)岁,男21例,女21例。资料无差异(P>0.05),能够用于研究比对。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深Ⅱ度烧伤患者常规换药措施[4]。对患者烧伤部位行止血与清创处理,然后使用3%的H2O2和0.9%的NaCl溶液对患者创面进行冲洗,之后在上面涂抹聚维酮碘乳膏,根据患者烧烧面积确定使用剂量,每平方厘米使用0.2g左右,然后使用无菌纱布对患者涂药部位进行覆盖并用胶带行固定处理,每隔1d换药1次。实验组采用微动力负压护创敷料:前期处理同对照组一致,然后根据患者烧伤面积确定微动力负压护创敷料的形状和大小,确保创面能被完全覆盖,然后使用半透膜进行密封处理,采用指压法判断敷料饱和程度,根据创面渗液程度确定换药时间。每次换药时均对患者伤口进行检查,将多余的液体分泌物除去,对伤口进行清洁后再次行敷料换药操作。


1.3疗效观察和评价
1.3.1根据患者伤口周围皮肤愈合程度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等级,评价治疗总有效率。
1.3.2记录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即患者创面完全上皮化所用最短时间。记录患者接受治疗到创面完全愈合期间换药次数。
1.4统计学方法
SPSS 19.0处理数据,创面愈合情况统计结果用n(%)表述,患者满意度用(士s)和t检验, P<0.05,有意义。
2结果
1.3.1患者创面愈合总有效率比较
         与接受常规换药的对照组相比,采用微动力负压护创敷料的实验组深Ⅱ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效果更好。实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24%(40/42)和76.19%(32/42),差异可用于比较(卡方值6.2222,P值0.0126)。
1.3.2创面愈合时间与换药次数评价
实验组与对照组深Ⅱ度烧伤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d)分别为(15.36±4.14)和(20.39±5.79),差异有明显意义(P=0.0000,t=4.5798)。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换药次数(n)分别为(8.36±3.14)和(12.39±3.79),差异有明显意义(P=0.0000,t=5.3065)。

3讨论
深Ⅱ度烧伤创面存在较多坏死组织和渗液,病菌在这种环境下可快速繁殖,若不能及时换药处理,易造成感染[5]。对深Ⅱ度烧伤患者进行创面处理的方式不当会加剧皮肤创面创伤程度。负压封闭引流术对于除去皮肤渗液,避免患者出现感染具有较大帮助,本文使用的微动力负压护创敷料正是基于这一原理制备的敷料,对于患者创面恢复有较大帮助。结果表明,与使用传统换药相比,对深Ⅱ度烧伤患者使用微动力负压护创敷料对于提升创面愈合效果有较大帮助(P<0.05);实验组患者创面愈合用时较短(P<0.05),换药次数较少(P<0.05),表明对深Ⅱ度烧伤患者使用微动力负压护创敷料的优越性。
         综上所述,对深Ⅱ度烧伤患者采用微动力负压护创敷料对于患者创面在较短时间内恢复有较大帮助,患者换药次数大幅度减少,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邝广梅,陈瀚熙,黄伟玲,等.微动力负压护创敷料在深Ⅱ度烧伤创面中应用效果观察及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19(6):17-20.
[2]王庆伟.湿性护创敷料在小儿烧伤创面中的应用效果[J].贵州医药,2019(6):288-290.
[3]周燕.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Ⅱ度烧伤患者创面的应用及手术室护理体会[J].健康之路,2018(3):137-139.
[4]孟进松.改良的负压吸引技术结合生长因子冲洗在小儿上肢深Ⅱ度烧伤创面的应用[J].中国合理用药探索,2019(8):151-152.
[5]李峰,迟云飞,胡泉,etal.伤后早期微创削痂治疗小儿躯干及四肢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效果[J].中华烧伤杂志,2018,34(10):714-7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