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措施和效果

发表时间:2020/6/9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6期   作者:陈璐
[导读] 研究对胃癌术后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措施和临床应用效果
         【摘要】 目的 研究对胃癌术后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措施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4月期间,我院就诊的60例胃癌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抽签分组法,分成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肠胃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实施有效护理干预,能促进肠胃功能恢复,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关键词】胃癌;肠内营养支持;护理措施;效果
         胃癌是消化内科常见疾病,随着病情发展将损害消化系统、肝肾及呼吸系统功能,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应尽快进行手术治疗,控制病情发展,但是由于手术治疗会消化大量能量,故术后应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补充营养[1]。因此,本文选取60例胃癌患者进行研究,探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护理措施和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4月期间,我院就诊的60例胃癌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抽签分组法,分成对照组30例,男女比例20:10,年龄43~85岁,平均年龄(68.14±3.14)岁;观察组30例,男女比例22:8,年龄45~84岁,平均年龄(68.74±3.41)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临床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具体内容如下:详细向患者介绍早期肠内营养支持重要性,提升治疗配合度。且在此过程中密切观察是否发生不良反应。
         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具体内容包括:
         ①心理干预。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详细向患者讲解营养支持好处及可能产生副作用等,让其做好心理准备。同时,耐心倾听患者提出问题,准确回答疑问。消除患者心中顾虑,提升治疗效果。
         ②营养管护理。在活动或翻身过程中,可能会触碰营养管,导致脱落发生。护理人员应将鼻肠管及胃管使用胶布进行固定,避免发生脱落。在输入营养液前,将患者头部抬起30°,再使用注射器将残余营养液抽出。若观察抽出液体为黄色,说明处于空肠状态,此时可输注营养液。输注过程中,指导患者保持卧位,输注结束后维持当前体位30min,避免反流或误吸发生。若观察营养管出现堵塞情况,使用热水进行冲洗或使用注射液将其抽回。
         ③营养液护理。在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前,应根据患者肠胃情况选择营养液浓度,避免使用浓度过高营养液,出现不适情况。在输入过程中还应控制流速,通常流速控制在20~30ml/h最宜。每天最大营养液输入量为1500ml。在输液过程中,应加热输液温度,控制在35℃最宜,避免温度过低诱发并发症,温度过低损伤肠粘膜。
         ④并发症护理。术后肠胃功能较差情况下,在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会出现腹胀情况,此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腹胀发生。每天早晚进行口腔清洁,保持口腔干净,预防口腔感染。痰液分泌较多者,使用雾化,帮助排痰,预防肺部感染发生。咽喉出现疼痛,采用冰敷方法,缓解疼痛。
1.3 疗效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肠胃功能恢复情况,包括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2.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肠胃功能恢复情况比较(,h)

3 讨论
         胃癌是指上皮细胞癌变,在胃里形成肿块。早期胃癌主要临床症状为进食困难,进食疼痛、呕吐,少部分患者出现黑便、呕血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为此,当出现临床症状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改善临床症状,提升生活质量。
         现阶段,临床针对胃癌主要采用手术治疗。但是手术治疗过程中将消耗大量机体能量,因此术后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补充营养元素。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中不仅能有效刺激胃肠道系统,还将提升肠道内血液流速,促进肠胃功能恢复。颜叔敏[2]研究发现,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给予护理干预,能加快肠胃功能恢复,提升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因此,本文选取60例胃癌患者进行研究,并与吴海霞[3]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在护理过程中,首先进行心理护理,使其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护理,接下来进行营养管和营养液护理,预防管道脱落和营养液浓度过高、温度不宜诱发并发症发生,最后进行并发症护理,提升预后效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与研究完全一致,说明,对胃癌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刺激胃肠道功能恢复,提升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实施有效护理干预,能促进肠胃功能恢复,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胡杨.探讨胰腺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效果及护理措施[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07):199-201.
[2]颜叔敏.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路径及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19):123-125.
[3]吴海霞.综合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效果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24):167-1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