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的心脏康复护理措施分析朱瑶瑶1 陈广香2

发表时间:2020/6/9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6期   作者:朱瑶瑶1 陈广香2
[导读] 探析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的心脏康复护理措施。

       【摘要】:目的:探析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的心脏康复护理措施。方法:纳入从2018年11月到2019年11月入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共90例,再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患者数量相同,并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实验组采取心脏康复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在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后的护理满意度与治疗有效率。结果:经过对两组患者的数据分析可知,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与护理满意度都要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数据的差异具备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数据的探究可知,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的心脏康复护理措施在临床上应用效果好,可以加快患者的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心脏康复护理

         在心血管疾病中,急性心肌梗塞属于其中的一种,其发病危及,发病后患者病情严重,患者的心肌组织发生病变与坏死之后,常常会出现心率失常或者是休克的情况,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1]。因此,患者在发病之后,需要及时的接受救治,控制病情,不让其出现进展,最大限度避免梗死面积扩大[2]。在治疗后,还要及时的给予患者康复护理措施,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结合患者自身的恢复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康复模式,加快患者的康复[3-4]。基于此,文章以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为例,对护理模式进行了探讨,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方法
1.1患者基本资料情况
         纳入从2018年11月到2019年11月入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共90例,再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有45例患者。实验组中,男性患者共26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年龄在50到80岁之间,平均的年龄在(61.5±9.1)岁之间,患者的病程为1-3个月,平均病程为(3.4±1.5)月。对照组中,男性患者共25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年龄在53岁到81岁之间,平均的年龄在(64.7±8.1)岁之间,患者的病程为2-6个月,平均病程为(4.3±2.2)个月。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数据,结果不具备差异性,P>0.05。
1.2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参与实验均确诊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2)患者与家属都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参与调研;
         排除标准:(1)患者长期处于卧床状态无法参与调研;(2)排除其他恶性肿瘤疾病、患者有严重的精神疾病无法参与试验。
1.3方法
         对照组:对本组心肌梗塞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包括饮食护理、运动护理、入院宣教等。
         实验组:对实验组患者实施五级法早期活动方式。第一级为早期活动,对心肌梗塞患者采取急救治疗之后,患者的病情会得到一定的控制与缓解,还需要密切的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与控制,注意保持卧床休息,不要进行剧烈的活动,保证房间的湿度与温度适宜。第二级为早期活动,患者在接受持续的治疗3-4天之后,患者需要保持卧床休息,让患者采取半卧位,护理人员可以为患者调整姿势与体位。第三级也为早期活动其,在为患者治疗5-6天左右后,患者可以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尝试自己洗脸、吃放等,简单的活动,在饮食方面,要注意为患者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保证患者的营养均衡。第四级,同样为早期活动,患者在治疗后的7-8天左右,可以在床上进行简单的活动,比如说四肢的伸曲,要保证循序渐进,活动幅度不要过大。第五级,则为患者在接受9-10天治疗后,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下床进行活动,逐渐增加活动时间,保证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平稳。
1.4观察指标
         分别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与治疗有效率。评价患者在治疗后的标准,疗效标准分成非常有效、有效、显效、无效四种,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护理满意度概率为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概率之和。
1.5统计学
         本文采用SPSS21.0版本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计数型指标通过例(n\%)进行表示、再通过x2进行检验,计量型的指标用均数±标准差(±s)进行描述、采用t检验。P<0.05表示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结果存在明显差异性。
2 结果
         2.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实验组中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内容请见表1。
         表1: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n/%)

         2.2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患者对于治疗的满意度明显要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内容请见表1。
         表1: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n/%,例)

        
         3 讨论
         对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采取护理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五级法对于早期的活动心脏病康复有着良好效果,提升了患者康复的概率[5]。
         此次试验结果显示:对比之后发现,实验组患者的在治疗有效率与护理满意度方面都要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备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的心脏康复护理措施在对患者的康复方面,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江林,张丽,杨娜, 等.浅析心脏康复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的措施[J].健康大视野,2019,(23):238,237.
[2]罗锦兰.心脏康复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的措施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9):67.
[3]左玉琴.心脏康复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的措施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34):284-285.
[4]张静.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的心脏康复护理措施及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3):48.
[5]张静.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的心脏康复护理措施及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003(013):P.48-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