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探讨强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是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18年2019年收治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强化护理方案。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x2=10.443,P=0.001)。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梗死血管再通率、住院时间、生存率均优于对照组。急诊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z=-2.209,P=0.027)。结论是加强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治疗中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集束化;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
一、操作方法
1.操作资料
选择2018-2019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心脏病学会2015年版《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诊治指南》相关诊断标准;② 病程不超过12小时,心功能Killip分为Ⅰ、Ⅱ级;③无心源性休克或严重心律失常;④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治疗方案并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②心源性休克或严重心律失常,或肝肾等其他严重疾病;③有慢性心脏病史或心脏手术史。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39~69岁,平均(51.38±4.58)岁;前壁心肌梗死19例,下壁心肌梗死15例,前壁心肌梗死6例,后壁心肌梗死5例;KillipⅠ级23例,Ⅱ级22例;高血压27例,糖尿病13例高血脂13例,脂肪10例。观察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39~70岁,平均(51.52±5.02)岁;前壁心肌梗死20例,下壁心肌梗死13例,前壁心肌梗死7例,后壁心肌梗死5例;KillipⅠ级心肌梗死24例,Ⅱ级心肌梗死21例;高血压25例,其中糖尿病14例,高脂血症11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心肌梗死部位、心功能Killip分级及合并疾病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
2.操作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急救。接收病人后,尽快确认病情,准备好治疗药物和器械。请心内科会诊完善辅助检查,吸氧,建立静脉通路,连接心电图监护,根据医生的评价和指令给予相应的药物干预,为进一步治疗做好准备。观察组常规急救方案按集中护理方案执行。
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正态分布的测量数据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数据用百分数表示,采用x2和校正后的x2检验,等级数据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差异有P<0.05。
二、操作结果
1.两组并发症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44%(2/45),低于对照组33.33%(1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443,P=0.001)。见下表。
2.两组救治对比
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梗死血管再通次数、住院时间、存活病例数均优于对照组。
三、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血管科常见的临床急症,致残率和死亡率高,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质量和安全。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逐渐由中年向青年发展。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发布的2015年版《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诊治指南》强调,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应尽量缩短梗死动脉从发病到开通的时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急诊医护人员能快速判断患者病情,有效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观察群中的脉律不齐,心律不全,副作用的频率低于对照群。建议簇护理,特别是预测性护理簇减少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基于结合以往临床经验的基于证据的医疗概念,集群护理有助于护士处理患者的治疗,并采取预测性的护理措施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观察群的止痛时间,再沟通率,住院时间,生存率比对照群好。这表明AMI患者可以通过集中治疗接受更好的治疗。而且,它将集中于患者,确保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够正确有效地接受治疗,结合医院目前的状况,调整所有医疗部门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尽快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可以接受考试。观察群的患者在急救群中比对照群更满意。急性心肌梗塞的紧急治疗中的集束化护理证明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足度可以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永红.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急性心梗患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6):153-155,159.
[2]张玲.集束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的应用[J].保健文汇,2019,(2):83-84.
[3]郑淑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72h内实施集束化护理对患者预后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2):63,87.
[4]朱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14):207-208.
[5]陈珊珊.集束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乡村医药,2017,24(16):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