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在游离皮瓣修复手指创面术后预防血管危象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6/9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6期   作者:董文婷 张荣荣 王茜
[导读] 针对游离皮瓣修复手指创面术患者在恢复中展开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预防血管危象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摘要:目的 针对游离皮瓣修复手指创面术患者在恢复中展开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预防血管危象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 按照对比护理的方式展开本次研究,所纳入患者共计70例,在本院2019年1月至12月所接诊,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取组中35例,恢复中展开常规护理,即对照组,余下35例则需要将预见性护理加以运用,即观察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结合对两组在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心理状态,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0.05。结论 将预见性护理运用到游离皮瓣修复手指创面术患者恢复过程中,能够实现对血管危象的有效预防,帮助患者恢复。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游离皮瓣修复手指创面术;血管危象
         断指在当前工业生产速度持续加快的情况下一直存在有较高的发生率,在对患者生理造成较大影响的同时更会促使其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随着游离皮瓣修复手指创面术的不断完善,临床对于该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已经在绝大程度上得到提升,但多数患者在术后恢复中容易出现血管危象[1]。为实现对该并发症的有效预防,我院就将预见性护理干预运用到该部分患者护理中,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对比护理的方式展开本次研究,所纳入患者共计70例,在本院2019年1月至12月所接诊,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取组中35例,恢复中展开常规护理,即对照组,余下35例则需要将预见性护理加以运用,即观察组。对照组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在36—58岁间,均值为(42.38±1.83)。而观察组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在34—62岁间,均值为(48.12±1.09)。对比以上数据,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在护理中各方面护理干预工作都按照常规模式进行展开,术前由护理人员为患者讲解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术后则需要针对患者手术部位变化情况仔细进行观察,并分析是否存在有感染等症状,并做好对应心理疏导工作。而观察组则需要将预见性护理干预加以运用,护理对策如下:(1)心理指导。该部分患者在恢复中多伴随存在有较大的心理压力,表现为紧张、焦虑或者抑郁等。护理人员则需要在手术后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结合患者内心的具体情况展开针对性心理疏导,引导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病症。此外,可以为患者讲解部分治愈病例,增加患者的信心[2]。(2)环境护理。环境护理在预防血管危象中同样存在有重要作用。需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2度左右,对应湿度则控制在70%。尽量为患者提供安静的住院环境,各方面护理干预工作均需要按照无菌护理流程进行展开。(3)体位护理。一般患者在术后需要卧床治疗,需告知患者卧床治疗的作用与意义。需将患侧肢体略微抬升,一般高于心脏水平20cm左右,达到改善静脉回流的作用,降低局部水肿的发生。且在卧床期间需要做好患者体位更换指导工作。(4)疼痛护理。术后疼痛属于该部分患者最为常见的现象,护理人员则需告知患者出现术后疼痛属于正常现象,可指导患者通过对自身注意力进行转移的方式,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3]。(5)并发症预防。感染属于患者在恢复中较为常见的现象,护理人员需对病房内微生物数量严格进行控制,定时对空气进行消毒。且需要预防患者出现腹压增高的情况,若患者用力排便、用力进行咳嗽等均会促使血流速度进一步增加,导致血管受到刺激,增加血管危象的发生率。
         1.3 观察指标
         研究中需对两组血管危象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心理状态(以SDS量表评估)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与两组有关数据都借助SPSS19.0进行处理,百分数对计数数据表示,卡方检测,计量数据以均值±标准差表示,t检测,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统计可知,观察组术后2例出现血管危象,而对照组则为8例,对比P=0.002,t=7.728。在SDS评分上,观察组为(33.82±1.83),对照组则为(45.82±1.09),对比P=0.001,t=12.873。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同样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下表1。
         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3 讨论
         通过手术进行连接、重建的血管在患者恢复的过程中出现血液运行障碍属于血管危象的主要表现。游离皮瓣修复手指创面术在临床一直保持有较高的发生率,且在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该部分患者的临床数量正以较快的速度在增加。且多数患者在恢复过程中,容易出现血管危象,将对患者恢复造成不利影响[4]。为促使该部分患者得到有效恢复,更需要做好对应护理干预工作。
         预见性护理侧重结合患者病症的具体情况,分析患者在恢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前给与针对性预防干预,达到对常见并发症进行预防的效果。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我院就将该护理模式运用到观察组患者的恢复过程中,结合观察可以发现,在该护理方案的作用下,可以实现对血管危象发生率的有效控制,为患者迅速康复奠定基础。
         综合研究,在对游离皮瓣修复手指创面术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可以将预见性护理干预加以运用,帮助患者进行恢复。
         参考文献:
         [1]黄小英, 伏雪纯. 游离股前外皮瓣移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影响因素分析与预防干预措施[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5(16):68-69.
         [2]李贵香. 分析游离皮瓣移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原因及护理研究进展[J]. 家庭医药, 2018,34(12):12.
         [3]梁妮, 李伟霞. 红外线热成像在游离皮瓣移植术后皮瓣血液循环监测中的应用进展[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 4(10):214-217.
         [4]董文静, 庄雷岚, 卞薇薇. 自制皮瓣颜色比色卡在游离皮瓣术后观察中的应用[J].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18, 41(6):601-6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