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6/9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6期   作者:邓庆
[导读] 分析综合护理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以调查单位2019年2月至2019年8月接收的70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为调查对象,按照平均随机分配的原则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施行综合护理模式。以两组患者两周后的血糖的控制水平、肺结核病灶转归率、痰检结核杆菌转阴率的对比结果为评判标准。 结果: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施行综合护理模式之后,其血糖控制水平明显由于对照组,肺结核病灶转归率以及痰检结核杆菌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施行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综合护理;糖尿病;肺结核
0.引言
         糖尿病和肺结核两种病之间的联系极为紧密,糖尿病患者更易感染肺结核,肺结核会对糖尿病的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有诱导作用,目前临床医学中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非常常见,且因为患者自身体内代谢紊乱,抵抗力较低,往往伴随各种并发症,所以在治疗护理方面也有较大的难度。本次试验对70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进行对比实验,发现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现将相关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调查单位2019年2月至2019年8月接收的70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为调查对象,按照平均随机分配的原则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模式,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范围为56~65岁;观察组施行综合护理模式,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范围为58~66岁。两组患者结核类型、临床治疗方法以及其他一般资料无较大差异,试验结果具有对比意义。
1.1.1排除标准
         心肝肾功能有严重障碍;资料不全者。
1.1.2选择标准
         经过严格的临床检查确定患有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症状;肺结核为首次感染。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包括:
1.2.1健康宣教
         在患者初次入院时就主动进行糖尿病及肺结核相关知识的告知,向患者进行发病原因、发病机制的讲解,告知患者可能会出现的相关症状,临床治疗中会用到的治疗方法,要对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强调,叮嘱患者规律作息,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同患者交流时要保持耐心,以亲和的态度同患者交流。
1.2.2心理护理
         因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治疗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治疗过程中极易出现病情反复的情况,患者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对治疗存在抗拒心理,甚至不配合治疗,这对患者的康复是极为不利的。

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同患者积极沟通,主动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患者出现不良情绪的原因,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同患者的交流,向患者讲解成功治疗的案例,提升患者治疗的自信心,保证治疗配合的依从性。
1.2.3饮食护理
         因为糖尿病与肺结核均属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日常活动量等情况针对性地制定饮食方案,以保证食物质量,营养搭配均衡为原则,在选择食物的过程中,可选择营养价值高、淀粉含量少的食物,或者是粗纤维较多的高热量、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最大限度地降低高血压或低血糖出现的风险。在叮嘱患者以少食多餐的方式,定时、定量进餐,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此外定期检查患者的血糖情况并进行记录,以便责任医师能够及时根据患者的情况作出应对。
1.2.4用药护理
         在患者开始使用药物之前,主动告知患者有关药物的知识,对有可能出现的副作用要提前告知,特别是服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要重点强调。严格遵循抗结核药物的治疗原则,严格按照药物配伍使用禁忌进行配药,在日常护理中加强肝肾功能、胸片检测,为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时的应对提供科学依据。
1.3评判标准
         以两组患者两周后的血糖的控制水平(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肺结核病灶吸收转归率、痰检结核杆菌转阴率的对比结果为评判标准。
2.结果
         两周后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值8.10±2.13mmol/L、餐后2h血糖值10.13±1.54mmol/L、肺结核病灶转归率为62.8%(22/35)、痰检结核杆菌转阴率57.1%(20/35);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值6.17±1.43mmol/L、餐后2h血糖值在8.33±1.38mmol/L、肺结核病灶转归率为85.7%(30/35)、痰检结核杆菌转阴率77.1%(27/35)。结果显示观察组血糖控制水平、肺结核病灶吸收转归率、痰检结核杆菌转阴率均优于对照组。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造成机体的代谢紊乱、免疫力下降,同时极易诱发肺结核,而且肺结核传染性、耐药性均高于非糖尿病患者,两种疾病互相影响导致病情发展迅速、治疗效果难以显现。常规护理方式中忽视了对患者心理、药物使用、饮食控制、血糖监测等方面的指导,导致治疗效果难以显现,所以应该及时改进护理方案,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本次试验表明,施行综合护理模式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血糖控制水平、 肺结核病灶吸收转归率、痰检结核杆菌转阴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模式,治疗过程中能够减少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证明综合护理有助于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4.参考文献
[1]樊荣.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2):23-24,69.
[2]邹兰花,黄燕花.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治疗的影响作用[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9,36(5):94,封3.
[3]魏军.对78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的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5):235-2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