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方案对PFD患者的盆底肌肉功能恢复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6/9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6期   作者:何捷
[导读] 分析综合护理方案对PFD(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的盆底肌肉功能恢复的影响。

         【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方案对PFD(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的盆底肌肉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对我院的78例PFD患者进行了观察,患者在2018年1月~2020年3月期间入组,所有患者均在我院进行电刺激治疗、盆底肌肉锻炼等,按照入院时间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方案,对比两组的盆底肌肉功能恢复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盆底肌肉评级3级及以上患者76.92%(30例),2级患者2级患者23.08%(9例),数据较之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数据是94.87%(37例),对照组是76.92%(30例),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综合护理方案可以有效提升PFD患者盆底肌肉功能恢复效果,获得较好的患者满意度,值得使用。
         【关键词】综合护理方案;PFD患者;盆底肌肉功能恢复;护理满意度
         盆底肌肉作为支撑膀胱、阴道、直肠肌肉、直肠韧带、子宫等相关组织的重要结构,其功能减退会导致患者出现漏尿、盆腔脏器脱垂以及相关的妇科疾病[1]。目前,电刺激和盆底肌肉锻炼是主要的治疗方式,但这一过程比较漫长,容易导致患者失去治疗信心,产生不良情绪,故需要采取良好的护理措施[2]。基于此,文章分析了综合护理方案对PFD患者的盆底肌肉功能恢复的影响,并选取了2018年1月~2020年3月期间入组的78例PFD患者进行观察,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对我院的78例PFD患者进行了观察,患者在2018年1月~2020年3月期间入组,所有患者均在我院进行电刺激治疗、盆底肌肉锻炼等,按照入院时间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方案,每组39例患者。观察组年龄在24~41岁之间,平均年龄(28.2±1.4)岁,包含经产妇20例,初产妇19例;对照组年龄在24~40岁之间,平均年龄(28.3±1.6)岁,包含经产妇22例,初产妇17例。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均因阴道分娩导致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两组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检验提示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采取常规护理方式,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康复锻炼,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定期进行盆底肌肉功能评估,合理调整训练方式等。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方案,详细内容如下所述。
1.2.1健康宣教
         治疗前,向患者讲解PFD相关发病机制、症状表现、电刺激治疗原理和方式、治疗目的、盆底肌肉训练方式等,并向患者展示盆底肌肉解剖学结构,介绍该疾病的危害性,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和认知度。
1.2.2心理干预
   PFD疾病所引起的漏尿情况对患者心理带来了严重的打击,同时,也将对患者性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可能引起焦虑、抑郁、自卑等情绪,在主诉病情时,患者往往因害羞隐瞒真实病情。故,需要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告知患者病不讳医的道理,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治疗理念,并倾听患者的倾诉,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充分的尊重和心理支持,保护患者隐私。
1.2.3治疗干预
         治疗期间,为患者创造舒适干净的环境,定期开放通风,保持空气舒适度。禁止患者食用辛辣刺激食物;叮嘱患者每天对阴部进行清洁。治疗前遵医嘱检查疤痕状态、盆底肌肉功能等。治疗时,指导患者行仰卧位,安抚患者脱去下衣,显露外阴,清洁外阴皮屑,连接电治疗仪,缓慢将治疗头置入阴道。治疗过程中,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感,并安抚患者情绪。
1.3观察指标
         参照WHO提出的标准将盆底肌肉功能分为0~4级,0级为最低级,代表盆底肌肉功能较差,4级为最高级,表示盆底肌肉功能正常。由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做出评估,满意度=(很满意+较满意)/39*100%。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使用SPSS22.0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以X2和t值检验,P<0.05表示研究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盆底肌肉恢复效果分析
         观察组患者盆底肌肉评级3级及以上患者、2级患者占比较之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表1:两组患者的盆底肌肉恢复比较(n/%)

2.2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分析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数据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
         表2: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

3、讨论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在女性群体中比较常见,该疾病一般是由于分娩因素导致的。女性在分娩过程中,盆腔开放,会导致盆底肌肉松弛、功能减退。而临床中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方式比较多样化,例如微波治疗、电刺激治疗、康复训练等等[3]。本次我院对患者采用了电刺激和康复训练方式治疗,具有无痛、无创的优势,几乎不会产生明显的不适感,患者耐受性较好。但由于治疗周期较长,许多患者在治疗期间逐渐失去耐心,产生了不良情绪,降低了治疗疗效。
         综合护理方案从健康宣教、心理护理、治疗护理等三个方面入手,能够加深患者对疾病和治疗的认知度,提升了康复决心,同时也稳定了患者的治疗情绪,对于深化治疗疗效具有积极作用。故,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盆底肌肉恢复效果更为理想,取得的患者满意度也更高。
         综上所述:PFD患者在治疗期间容易滋生不良情绪,为确保疗效,需采取综合干预方案,促进患者盆底肌肉功能的恢复,让患者更为满意。
参考文献:
[1]张丽华,常晓红,范亚丽, 等.综合护理方案对PFD患者的盆底肌肉功能恢复的影响[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7,36(9):3572-3576. 
[2]李方秀.产后盆底康复锻炼对预防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作用[J].健康必读,2019,(35):246.
[3]李洁,侯睿,梁熠, 等.产后6~8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9,54(8):1241-12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