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学生心灵,打开学生心扉 ——浅谈高中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

发表时间:2020/6/1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6期   作者:唐从刚1 王淑英2
[导读] 高中生处于德育的重要关键时期,鉴于此,本论从高中德育现状问题分析入手
        【摘要】高中生处于德育的重要关键时期,鉴于此,本论从高中德育现状问题分析入手,阐明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进而针对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的目标、任务、模式等方面给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中教育;班主任;德育管理
0.引言
        高中教育阶段是学生身心发育、发展的关键时期,相比较而言,更易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综合素质教育是高中生教育的重要环节,德育是综合素质教育中的关键节点:既是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又是综合素质教育的整体状况检测的试金石,在综合素质教育中占有主导地位。德者,内得于心,外得于行。既要专业知识过硬,又要思想品德高尚,故抓住德育管理,便抓住了综合素质教育的“牛鼻子”。
1.高中德育的重要意义与现状
1.1高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对此问题,并无异见,正如学者指出的那样,一般包括以下几点:首先,高中德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然要求。其二,高中德育具有助推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功能。因在国家层面,德育是实现我国德育目标的基础和保障。其三,高中德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德育能够突出育人功能,坚持以人文本,对学生健康成长、未来发展、心理成长影响重大深远。尽管德育内涵有广狭之分,但都包括了国家、社会、个人这三个层面,故应在高中德育管理工作中,有效承接并妥善管理,实现德育整体管理工作全方位、无死角,发挥德育对于国家、集体、个人的应有功能。
1.2高中德育管理工作现状
        结合德育工作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存在三方面的问题:第一,观念认识上存在模糊地带。对我国确立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认识不够深刻,理解不够深入,践行不够到位。导致:错误认为德育并非高中教育主业;对德育管理工作用力偏少,关注度不够;个别教师对自身德育功能定位不准,德育导师功能发挥有限,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德育日常管理,等等。第二,德育工作方法不完善。主要表现为德育形式较为单一,且有知识灌输的影子。结合高中学生心理特点开展德育针对性不强、力度不够。没有充分把握德育管理中“内因是变化的根本”这一根本原则。第三,外部影响干扰复杂。较以往不同,信息化社会中,高中生获取信息进而接触多元社会价值观念的几率大大增加,其中往往潜藏着诸多不良影响,较大程度上干扰了德育工作。
2.发挥德育导师作用,做好高中生德育管理工作
2.1突出班主任德育导师的功能
        诚然,任何教师都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但综合考虑教学任务、学生学习压力等种种因素,班主任往往承担对学生的日常管理职能,相对于其他授课教师而言,更易于开展对学生的日常德育教育工作,是德育课堂教学之外,德育教育渗透的最佳主体。因此,应突出发挥班主任德育导师功能。

由此,班主任应提升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心理培养等相关知识能力水平,改进德育工作方法,重视启发式教育,强化课堂教学与日常渗透德育相结合,注重师德仪表和日常言行,切实承担和有效发挥心灵导师的作用。
2.2加强日常德育管理三个引导
        如前所述,在目前德育课堂教学中,存在形式单一的问题,因授课宣讲内容相对难以被高中生理解和把握,导致尽管教师授课内容质量较高,但学生仍感觉到思想政治课宏大空乏、缺乏说服力,进而很难使学生在内心深处产生共鸣和认同。这便需要班主任结合其他教师或自身课堂德育教育内容,在班级日常管理中加强三个引导:一是加强爱国主义理念引导,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加强正确政治方向的引导,帮助学生坚定政治理念,立志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三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德育引导中,除加强自觉自律教育、民主法制观念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之外,还有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教育。
2.3完善德育管理工作方法
        紧紧围绕德育教育生活化、综合化、开放性等特点,以高中生现实生活环境为主要德育教育载体,让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力求在德育中要体现多重价值,给于学生因认知能力不足而彷徨及敏感心理足够的关切,尊重学生现有生活经验,避免生硬德育方式。引导中,要注意面向学生,同时扩展至整个社会,让学生在封闭的教科书中走向充满美好的现实世界。德育管理中,除发挥班主任导师作用之外,还要强调学生的实践性和活动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热情,形成德育教学与情感体验的良性互动,切实做到教学相长。
2.4采取多元化德育管理模式
        在教育主体上,要树立人人有责理念,加强家庭与学校的配合,广泛吸纳德育教育力量,有效沟通,改变周围人“教育是学校的事”的不正确认识。促进形成齐抓共管、相互信任、共同德育、共同关注学生成长的良好氛围。在德育内容与形式方面,要切实做到认知与实践相结合,强化体验式德育教学。在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集体德育与个别化管理等关系中,要正确处理引导与自主发展、总体方向一致与个别化差异、集体行为对个别行为影响等关系,根据学生身心特点,既要强化德育引导,又要注意不能让学生感受到被强迫、命令;既要着眼学生整体德育发展情况,又要包容个别化差异,确保德育管理工作不漏一人。
3.小结
        对高中生的德育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正因如此,班主任在具体德育管理工作中,要突出心灵导师管理主体的地位和作用,并注重不断提升个人德育管理工作能力水平。加强德育引导,完善德育方法,争取各方配合,将每一名学生都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1]包宗芳.林业技术创新对促进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性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8(22):143-143
[2]杨帆.探究林业技术创新在现代林业发展中的重要性[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9(09):35-36
[3]王莉.林业技术创新在现代林业发展中的重要性[J].农村实用技术,2019(10):84-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