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认真做是把事情做完,用心做才能把事情做好。无论是我们完成生活中的事情,教育学生,都是一样的,需得用心,只有用心了,我们才能感觉到幸福,学生才能感觉到真诚。所以,作为新时代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才德育教育中,我们都应该做一个“有心人”,用心去教书,用心去管理。下文就从一名小学班主任的视角,谈一谈如何落实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心
前言
韩愈在《师说》中这样写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兼任高年级班主任的教师,摆在我们面前的不仅仅是“授业解惑”和“传道”,更有育人工作。而如何实现育人呢?德育当仁不让,位居首位,只有落实了德育工作,在班级管理中不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行为习惯教育,教育工作才算得上踏入教书育人之列。无论是在信息闭塞的过去,还是技术发达的今天,德育工作永不落实,德育教育之重要性不容置喙。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开展德育教育必不可少,他们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发展的关键时期,德育教育的有效性直接决定着他们人格的完善、道德品质的优劣。
也正源于此,我们小学班主任必须深刻意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积极落实德育教育,用心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下文本人先简要谈一谈小学高年级德育工作的积极意义,重点论述如何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落实德育工作。
1 小学高年级开展德育工作的必要性?
第一,德育工作应当从娃娃抓起,这是符合人的发展规律的,也是符合教育改革现状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处于形成独立思考能力和价值观发展的关键时期,只有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关注其行为习惯,才能培养出符合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
第二,在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德育教育是凝聚民族力量,发扬民族传统的重要手段,是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时代新人的必然前提,是帮助学生抵制腐朽思想,教会学生自我约束的必然选择。
第三,加强德育教育也是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必然趋势。我们已经处于全球化时代背景中,面对西方各国文化和思想的交融,小学生极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干扰,容易别新生事物误导,而加强德育教育是增强学民族自信,提高学生思想认知的重要形式,德育教育之重要性不言而喻。
2 小学班主任如何用“心”做好德育工作
2.1 用心呵护,落实班主任德育工作
作为小学班主任,我们首先应该有一颗大爱之心,去关爱每一位学生,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对此,我们班主任至少应该做到如下几方面:一是要努力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有人说小学生不懂事,什么都不懂,我们只需要告诉他们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就可以。但本人完全不认同这一看法。小学生也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小学生也希望被尊重,被平等对待。所以,我们班主任要认清自己的角色,学会和小学生平等交流,让师生关系真正和谐。在跟学生谈心时班主任应摆脱“教育者”角色,深切关心地倾听、平等地交谈,为学生提供情绪、思想及个性心理品质的分析,调动他们自身内在的力量进行自我疏导,自教、自律、自强。二是要换位思考,以父母之心爱学生。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鱼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班主任都应像父母那样疼爱自己的学生,关心他们的生活。三是注重班集体文化建设。班集体不仅是实施教育管理的场所,也是师生追求发展的利益共同体,更应是学生获得激励和赏识、满足和愉悦的“精神家园”。精心引导学生设计班训、班歌,布置班级板报和墙报,让教室“每一面墙都会说话”,使广大学生在自己的家园中实现自我教育、自主发展。
?
2.2 用心倾听,了解学生发展需要
当代小学生大多还是独生子女,父母有时会因为忙于日常工作而忽略了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导致有的孩子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流,更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本人班上有位学生性格不算内向,虽然平常寡言少语,但上课有一个坏毛病,总喜欢去扯前排学生的头发,或者用铅笔“戳”前排学生。一开始,本人会在上课时提醒他,以眼神暗示他不要这样做,他多以嬉皮笑脸的形式回应我,但一直都没改掉这一坏习惯。为了帮助他改变这一问题,本人针对他做了一次家访,了解到他的父母离异,现在跟着爸爸生活,爸爸长期早出晚归,白天工作,晚上还要出去打麻将,很少过问过他学习,长期的被忽略导致他这些坏习惯。针对此,本人利用课后时间和他做了一次深度交流,让他悄悄地告诉我为什么要“那样做”,并且给他承诺不会把他的想法告诉其他人,愿意替他保守秘密。在温柔劝导下,他终于开口说出来了自己的内心的想法,仅仅是想得到其他人的关注。
至此以后,我成了他的“树洞”,他也更愿意和其他同学交流,改掉了坏习惯。
如果把教师比做园丁的话,那么用来灌溉的应当是教师的心血,只要用心去关爱学生,化作一缕阳光照进他们的心田,他们一定会迎着阳光茁壮成长。?
2.3 用心表扬,让学生拥有自信
小学生都是喜欢被表扬,被肯定的,这是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所决定的。表扬是班主任做好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也是转化后进生的动力。在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实践中,本人惯用激励法,增强他们的自信。比如每一次和孩子的父母沟通时,本人都会先表扬孩子,肯定孩子表现好的地方,然后才是委婉地指出孩子的问题。这样既可以给孩子面子,也让家长知道自己孩子的问题。比如及时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哪怕只是一件小事,也可以成为表扬他们的“借口”。例如“xxx今天没有迟到,表现得非常好。”“xxx同学这次考试有进步,再接再厉在!”“xxx同学习惯真的很好,不仅每天坚持课外阅读,读书笔记也做得非常工整!”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话语,但却是对学生真实表现的肯定和鼓励,是用心在表扬学生,而不是毫无根据地敷衍。如此用心地表扬自然也能够真正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让学生爱听,爱学。
2.4 用心解惑,让学生拥有自愈能力?
学生就像初升的太阳,他们崭新的生命旺盛向上,充满力量。但高年级学生心智逐渐向成熟过渡,也容易产生各种矛盾心理,如果我们教师不合理引导,则可能产生心理危机。比如考试失败、同伴交往障碍、家庭环境等等,这些都可能让学生变得焦虑。针对此,本人认为我们新时代班主任应该做好学生的“心理医生”,用心帮助学生解疑答惑,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问题。为此,本人经常在班上开展专题活动,比如“昨天的我 今天的我 明天的我”主题活动,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又如“学会感恩”主题班会,帮助学生树立反哺意识;再比如“我的坏毛病”主题班会,引导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正视自我,找到自己的问题,从而敢于去面对自己的缺点,改掉自己的坏毛病。通过丰富多彩的班会活动,给学生一个倾诉自己情感,表达自己心声的平台,教会学生勇敢,哪怕考试失败,也不必害怕,不要自责,勇敢去面对,只要肯努力,下次定会更好。让这种自信和自强在学生心中萌芽。实践证明,我们教师用心引导,帮助学生疏导心理障碍,学生是具有自愈能力的。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育是一项事业,事业的成功取决于教师的奉献。作为新时期班级管理者,我们应该具备奉献精神,奉献自己的爱心、真心,用“心”去管理,用“心”去爱学生。
参考文献:
[1] 魏丽雯. 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探索[J]. 学子:理论版,2015(20).?
[2] 张丽岩.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提升的意义和策略[J]. 吉林教育:综合,2016(11):85-85.?
[3]焦淑红.浅谈小学高年级教学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J].长江丛刊,2018,2.?
[4]石雪琴.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