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营造高效政治课堂氛围

发表时间:2020/6/1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7期   作者:韩真 醋晓康 付小辉
[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课堂低效问题,课堂教学关系到高中政治教学的质量,所以值得我们进行反思和总结。
        关键词:高效课堂  课堂氛围   反思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就是教师,学生只是学生,教师仅担当教书的职责,学生的任务只是学习知识。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彼此孤立、机械,教师很难判断其教学效果,学生很难反映自己的困惑,体现不出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往往导致教师为传授知识而传授知识,学生为识记知识而被动听。现实中的“书呆子”不绝于耳,也势必造成教师和学生拉长战线,加重负担,教学效率可想而知。而打造高效课堂,要求师生在教学活动中适时地转换彼此的角色,做到该为师时做教师,该为“生”时做学生;学生做到该为生时做学生,该为“师”时当老师。彼此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及时地转换角色,共同参与,合作探究,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高效课堂教学应使学生“爱学习”和“会学习”。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
        高中政治课教学“减负新政”及政治课堂教学的现状都呼唤高效课堂教学。同时,这也是学生和家长的期盼。打造高中政治高效课堂需要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如何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呢?从课堂教学过程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优化备课,精心备课,为提高课堂效率作保障。
    备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备课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课堂效率的高低。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功夫,备课的过程不仅要吃透教材,明确教法,还要设计合理、有效的情境引入,这样,才能确保课堂教学高效的进行。高中政治课需要两备。一备教材。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依据,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教师要充分地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就必须了解并熟悉教材,把教材“吃透”。一定要在备课过程中把握好教材的体系结构,明确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还要综观全局,抓住主线。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我非常注重知识的总结和框架的梳理、整合,高考考什么,怎么考,做到心中有数,并将四本书的考点以问答题的形式印发给学生,这样就会节省时间,做到有的放矢。二备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宗旨。高中生正处在青春期,课堂上跃跃欲试,逆反心强,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课堂上要真正能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使新课程的理念真正落实到每一天的课堂上来,备课要做到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等情况,做到“以学论教”和“因材施教”。
        二、精编导学案 
        “导学案”具有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学什么,如何学,学到什么程度,在“导学案”中都有表述。高中政治学科的导学案至少有这样几个部分:课标要求、知识点拨、学习自评,拓展延伸。我校学生基础较差,学习能力不强,在编制导学案时,我地点放得较低,知识点拨这块,我通常把书本主要内容以填空题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掌握基础知识。高中政治时事性较强,在导学案中我选取最新时政材料,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丰富的素材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和纽带。学习自评部分,我通常是选取十道选择题,两道主观题,题目以基础题为主,适度选取典型的高考题。拓展延伸部分,主要是让学生合作探究,往往是选取热点问题让学生分析讨论。
        三、合理安排课堂教学 
        第一,课前预习要做好。良好的预习效果是学生搞好学习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学生的预习,教师就不可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但就目前而言,许多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淡薄,学习依赖性较强,教师把预习学案发到学生手中,很多学生不去主动预习,只是被动的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那么对这部分学生而言,其学习效果是比较差的,这就形成了教师是教学的主宰,教师讲学生听,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的思维收到极大的压抑,从而有可能失去了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完成预习学案,同时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预习学案,同时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预习学案,使学生由学习的自发行为到自觉的行为转变。
        第二,时间安排要合理。学生思维的最佳时间是上课后前5分钟到20分钟, 所以课堂教学要提高效率就要把握时间分配。根据不同课程安排教学过程,调整教学方法,争取在最佳时间解决重点问题。在提出问题后都要等一等,让学生尽力思考,而不是等着老师说出答案,让学生主动的学习,对老师来说就是最好的教学方式。
        第三,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开展探究性学习。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解放孩子的手,让他能干;解放孩子的口,让他能说;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能想;解放孩子的眼让他能看;解放孩子的时间,让他做自己想做的事;解放孩子的空间,让他接触大社会、大自然。”这段话告诉教师要推进素质教育,打造高效课堂需解放学生,必须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一起合作探究。为此,师生要共同创设共同探究的教学环境。“合作探究”教学形式有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改善传统的师生单项交流的方式,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种教学方式可通过师生合作,多项互动的交流,增加每个学生语言实践和自我表现的机会,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启迪、互相帮助,以解决各种问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第四,优化课堂练习,提高教学效果。优化课堂练习,必须在“巧”字上做文章,做到分层设计、开放思维、形式多样,可以是课前,也可以是课后,可以是填空,也可以是问答,时间不超过十分钟。检测后可以由教师改,也可以是组长改,可以全部改,也可以抽改,但一定要有成绩。题目难度不能太大,以基础性知识为主。只有及时进行检测,才能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专注度,提炼出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第五,及时进行课后教学反思。美国学者波斯纳曾提出了教师成长的规律:经验+反思=成长。要打造高效的政治课堂同样离不开教学反思。开展反思性教学,是新鄂城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保证。经过不断的教学反思,使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升华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续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作为政治课教师也应如此,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要勤于和善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发现存在的问题,才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使打造高效政治课堂不会变成空话。
        其一,要反思课堂教学是否做到了师生互动,所讲内容是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即要经常反思讲课时所举例子是否贴切、恰当、通俗易懂。
        其二,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选择了恰当的表达方式。同一教学内容可有多种多样的表达方式,应反思是否选择了更好更易于为学生所接受的那一种。
        其三,要经常反思本节课是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是否开展了探究性的学习。如果这节课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能大胆进行探究,则这节课就是成功的。反之则是失败的。
        四、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情趣和学习的兴趣 
        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和要素。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形式和教学方式变得灵活多样,彻底改变了过去单凋死板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环节有机结合,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通过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感染学生,更重要的是可以使课堂教学活动生动有趣,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喜欢学习,爱上学习,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生情趣和学习兴趣。 
        总之,高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教学实践模式。打造优质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所以,尽管打造高效的高中政治课课堂的方法和手段各有不同,但只要我们每个高中政治教师能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能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开展探究性的学习,使学生在主动参与探究学习的同时学有所用,学有所得,就必定能打造出一个使学生乐学、会学、会考的高效政治课堂。
作者简介:
韩真,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河南省正阳县,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中教一级,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醋晓康,(1980年8月8号),性别,男,民族,汉族,籍贯(陕西省扶风县),学历,本科,职称,中教一级,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付小辉、(1982年4月1号),性别,男,民族,汉族,籍贯(河南省驻马店市),学历,本科,职称,中教一级,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